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6352发布日期:2019-07-10 09:5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



背景技术:

弹簧减震器是一种用于在对一些需要保护的机械上使用的一种保护装置,具体的功能是减小外来力给予装置的巨大冲击力,如果减震器太软,机械设备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机械设备减振器主要有弹簧减振器或液压减振器等,采用液压减振器虽然可以很好的满足平稳要求,但液压减振器普遍造价偏高,增加了设备成本。

但是现有的弹簧减震器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弹簧减震器虽然能够将需要进行保护的装置进行简单的减震保护,但是由于外来力的冲击力较大,因此减震弹簧经常会出现由于外力冲击力导致的偏斜的情况,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弹簧减振器还存在以下问题:1、产品外观容易锈蚀;2、产品没有抗震功能,安全性不高;3、传统的弹簧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不理想,无法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防爆功能强的防爆弹簧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里面的规则排列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以及阻尼结构,所述减震弹簧与阻尼结构交错排列,所述减震装置在两个方向上均呈轴对称设置,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的两侧面上部设有“U”型防挚凹槽,上盖和下盖的内面分别设有防爆装置,减震器底面上设置有胶垫,增加胶垫可防止减震器滑动和移位,增加使用状态的稳定性。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防爆装置为与上盖和下盖大小一致、厚度为10-20mm的铁板。上盖和下盖的内面增加铁板,增加了弹簧减震器的防爆功能。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减震弹簧四个一组呈四方形排列,位于最外侧一组的减震弹簧中间设有螺栓限位装置。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螺栓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内面上的螺栓和安装在下盖内面上的“U”型限位栓,所述螺栓穿过限位栓上的孔,在限位栓内部通过螺帽固定。螺栓限位装置限制了螺栓上下浮动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减震器的浮动范围,以免浮动太大导致减震器的损坏。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U”型限位栓的高度略高于下盖深度,所述螺栓的长度与“U”型限位栓的长度相同;所述螺栓位于限位栓上表面的高度,限位栓自由末端距离限位栓下表面的距离以及防挚凹槽的高度三者相同。螺栓限位装置限制了螺栓上下浮动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减震器的浮动范围,以免浮动太大导致减震器的损坏,提高了弹簧的抗疲劳性能,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限位栓与螺帽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增加橡胶垫,有助于减少减震器在弹簧回弹时回弹力。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阻尼结构里面设有汽滤网,汽滤网的设置,进一步消除共振和余振,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下盖的两侧面上部设有“U”型防挚凹槽,凹槽末端呈水平卡接板,所述上盖呈倒置“U”型,上盖的末端呈水平扣接板,所述上盖的水平扣接板扣在下盖凹槽末端水平卡接板的外侧。此结构的卡接方式,上盖与下盖活动连接,有助于增加减震器的抗震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增加防滑防移位胶垫,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状态稳定性;上盖和下盖的内面增加铁板,增加了弹簧减震器的防爆功能;滤波网的设置,进一步消除共振和余振,提高减震效果;限位栓与螺帽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增加橡胶垫,有助于减少减震器在弹簧回弹时回弹力,提高了减震器的稳定性,上下盖的卡接扣合方式,上盖与下盖活动连接,有助于增加减震器的抗震性能。弹簧减震装置及阻尼结构呈两方向的对称排列,极大提高减振效率和使用寿命,螺栓限位装置限制了螺栓上下浮动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减震器的浮动范围,以免浮动太大导致减震器的损坏,提高了弹簧的抗疲劳性能,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减震器限位螺栓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减震器限位螺栓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震弹簧;2、阻尼结构;3、上盖;4、下盖;5、防爆装置;6、胶垫;7、螺栓;8、限位栓;9、螺帽;10、防挚凹槽;11、卡接板;12、扣接板,1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里面的规则排列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1以及阻尼结构2,减震弹簧1与阻尼结构2交错排列,减震装置在两个方向上均呈轴对称设置,外壳包括上盖3和下盖4,上盖3和下盖4的内面分别设有防爆装置5,减震器底面上设置有胶垫6,增加胶垫可防止减震器滑动和移位,增加使用状态的稳定性。防爆装置为与上盖和下盖大小一致、厚度为10-20mm的铁板,上盖和下盖的内面增加铁板,增加了弹簧减震器的防爆功能。减震弹簧1四个一组呈四方形排列,位于最外侧一组的减震弹簧1中间设有螺栓限位装置。螺栓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内面上的螺栓7和安装在下盖内面上的“U”型限位栓8,所述螺栓7穿过限位栓8上的孔,在限位栓8内部通过螺帽9固定。螺栓限位装置限制了螺栓上下浮动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减震器的浮动范围,以免浮动太大导致减震器的损坏。阻尼结构里面设有汽滤网(未标出),汽滤网的设置,进一步消除共振和余振,提高减震效果。下盖的两侧面上部设有“U”型防挚凹槽10,凹槽末端呈水平卡接板11,所述上盖3呈倒置“U”型,上盖3的末端呈水平扣接板12,所述上盖的水平扣接板扣12在下盖凹槽末端水平卡接板11的外侧。此结构的卡接方式,上盖与下盖活动连接,有助于增加减震器的抗震性能。“U”型限位栓8的高度略高于下盖深度,螺栓7的长度与“U”型限位栓8的长度相同;螺栓7位于“U”型限位栓8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防挚凹槽10的高度。螺栓限位装置限制了螺栓上下浮动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了减震器的浮动范围,以免浮动太大导致减震器的损坏,提高了弹簧的抗疲劳性能,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为减少减震器在弹簧回弹时回弹力可能对减震器造成的影响,在限位栓8与螺帽9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13,有助于提高减震器的稳定性。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里面的规则排列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1以及阻尼结构2,减震弹簧1与阻尼结构2交错排列,减震装置在两个方向上均呈轴对称设置,外壳包括上盖3和下盖4,上盖3和下盖4的内面分别设有防爆装置5,减震器底面上设置有胶垫6,防爆装置为与上盖和下盖大小一致、厚度为12mm的铁板,减震弹簧1四个一组呈四方形排列,位于最外侧一组的减震弹簧1中间设有螺栓限位装置。螺栓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内面上的螺栓7和安装在下盖内面上的“U”型限位栓8,所述螺栓7穿过限位栓8上的孔,在限位栓8内部通过螺帽9固定,阻尼结构里面设有汽滤网(未标出),下盖的两侧面上部设有“U”型防挚凹槽10,凹槽末端呈水平卡接板11,所述上盖3呈倒置“U”型,上盖3的末端呈水平扣接板12,所述上盖的水平扣接板扣12在下盖凹槽末端水平卡接板11的外侧。“U”型限位栓8的高度略高于下盖深度,螺栓7的长度与“U”型限位栓8的长度相同;螺栓7位于“U”型限位栓8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防挚凹槽10的高度。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防爆弹簧减震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里面的规则排列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1以及阻尼结构2,减震弹簧1与阻尼结构2交错排列,减震装置在两个方向上均呈轴对称设置,外壳包括上盖3和下盖4,上盖3和下盖4的内面分别设有防爆装置5,减震器底面上设置有胶垫6,防爆装置为与上盖和下盖大小一致、厚度为12mm的铁板,减震弹簧1四个一组呈四方形排列,位于最外侧一组的减震弹簧1中间设有螺栓限位装置。螺栓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内面上的螺栓7和安装在下盖内面上的“U”型限位栓8,所述螺栓7穿过限位栓8上的孔,在限位栓8内部通过螺帽9固定,阻尼结构里面设有汽滤网(未标出),下盖的两侧面上部设有“U”型防挚凹槽10,凹槽末端呈水平卡接板11,所述上盖3呈倒置“U”型,上盖3的末端呈水平扣接板12,所述上盖的水平扣接板扣12在下盖凹槽末端水平卡接板11的外侧。“U”型限位栓8的高度略高于下盖深度,螺栓7的长度与“U”型限位栓8的长度相同;螺栓7位于“U”型限位栓8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防挚凹槽10的高度,在限位栓8与螺帽9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13。

该结构的弹簧减震器,经检测机构的检测,测试产品尺寸大小:1.2m×0.3m×0.16m,上下盖中添加铁板厚度12mm。

测试结果如下表:

检测机构所使用的仪器为: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厂家: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C-2200-28。

电子数显卡尺,厂家:NSCING。

空气式气压表,厂家:宁波谨州姜山玻璃仪器仪表厂,型号:DYM3型。

温湿度计,厂家:逸品博洋,型号:HTC-1。

测试环境:

温度:25.6℃-26℃;湿度:42-44%RH;环境大气压:101.4-101.8Kpa。

经测试后,在激振力为1.0011g,频率为500Hz的情况下,减震器表面收到的反馈加速度仅为0.0491g,通过计算得到该测试减振器产品其抗震效率为95.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