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旋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1927发布日期:2019-08-03 16:1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旋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旋转平台。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旋转平台微调装置,其申请号:CN201820142655.6,公开(公告)日:2018-10-19,其包括:箱体、连接法兰和过渡法兰,箱体内部安装有外齿圈,连接法兰和过渡法兰依次连接在箱体一侧的下方,连接法兰和过渡法兰内部安装有一输入轴实现动力传递,输入轴向上延伸的一端具有主动齿轮,箱体上还设置有一微调结构,微调结构包括一平端紧定螺钉,平端紧定螺钉旋接在箱体的侧端面上,旋转平端紧定螺钉带动连接法兰和输入轴整体前进,来调整外齿圈和主动齿轮的中心距。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空旋转平台微调装置采用旋转螺钉来调整内部齿轮的啮合间隙,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可以使内部齿轮的啮合达到零间隙,提高了定位精度,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

该旋转平台微调装置采用旋转螺钉来调整内部齿轮的啮合间隙,这种螺钉调节方式的缺点为:1、采用螺钉调节时,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是拧动调整螺母,以改变主动齿轮的位置。而轮齿啮合间隙应在0.15~0.40mm范围内。若间隙大于规定值,应使从动锥齿轮靠近主动锥齿轮,反之则离开。为调整好啮合间隙,一端调整螺母拧入的圈数应等于另一端调整螺母拧出的圈数。从上述调节方式可以看出,在调节的时候不但需要拧一端的调整螺母,而且还需要拧另一端的调整螺母才能保证从动锥齿轮的位置,调节非常麻烦,需要两边同时操作;2、调节精度低,由于现有技术是采用螺钉调节的,调节的时候要不断的听齿轮啮合是否还有噪声,只有当齿轮啮合时的噪声达到正常声音的时候才证明调节到位;而且调节精度低,因为在旋转螺母的时候无法知道每次旋转一圈啮合间隙会调整多少,调节的时候是靠手动旋转螺母实现调节的,需要操作者凭借感觉调节一个大概尺寸,然后再经过多次调节才能调式到一个合适的尺寸,不能快速调试到啮合间隙误差最小的尺寸,现有的螺钉调节装置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一定的调试时间才能把啮合间隙调节到位,当没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的人调节时,不但调节速度慢,还需要反复多次调节才能调节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下调节速度快、调节精度高中空旋转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旋转平台,包括输入部和输出部,所述输入部包括输入法兰、第一输入轴、行星齿轮、第二输入轴、第三输入轴、输入齿轮、第一过渡法兰和第二过渡法兰,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输入法兰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上端通过行星齿轮与第二输入轴的下端相配合,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行星齿轮可驱动第二输入轴旋转,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一过渡法兰中,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上端通过锁紧装置与第三输入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输入轴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第二过渡法兰中,所述输入齿轮安装在第三输入轴的上端;

所述输出部包括输出法兰、输出齿轮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所述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输出法兰上,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入齿轮可驱动输出齿轮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做旋转运动;

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相配合处还设置有微调装置,所述微调位置包括一偏心调整垫圈,所述偏心调整垫圈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列的调整侧孔,所述偏心调整垫圈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过渡法兰的顶部,通过拨动偏心调整垫圈的调整侧孔来调整第三输入轴和第二过渡法兰的整体位置,从而来调整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侧孔设置有14个,每调整一个调整侧孔的位置,可实现调节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的0.03-0.05mm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机米螺钉和锁紧外套,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上端插入第三输入轴的下端,所述锁紧外套套设在第三输入轴下端,并通过机米螺钉将第二输入轴与第三输入轴相连接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齿轮圈,所述太阳轮设置在第一输入轴的上端,所述行星轮围绕太阳轮设置有多个,所述齿轮圈设置在多个行星轮的外圈,所述行星轮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下部安装在行星轮的中心,所述传动轴的上部安装在第二输入轴的下端,所述太阳轮可驱动行星轮围绕太阳轮做公转,同时所述行星轮也做自转,所述行星轮做公转时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输入轴做旋转运动。

所述输出法兰、输出齿轮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输出法兰、输出齿轮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中间设置有用于过电路线的避空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中空旋转平台装配前的调节,也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中空旋转平台出现旋转误差时对其进行调节。调节的时候,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是一定存在的,在安装的时候就会将该啮合间隙调整到最佳的间隙,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会出现0.3-0.5mm偏移,而本申请的调整垫圈每旋转一圈可调整的啮合间隙在0.3-0.5mm之间,而每调节一个调整侧孔的位置,可实现调节的间隙为0.03-0.05mm,这样每当人们旋转一个调整侧孔的位置时心里就会知道自己调整了多少距离,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调节,而且该调节是可控的。这样操作者就可以根据旋转平台出现的旋转误差尺寸,来调节偏心垫圈的旋转圈数,从而能提高调节精度,这样无需操作者凭感觉反复多次试调尺寸,通过偏心垫圈调节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间隙,使得该调节速度更快和调节精度更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调整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调整垫圈调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空旋转平台,包括输入部1和输出部3,所述输入部1包括输入法兰11、第一输入轴12、行星齿轮13、第二输入轴14、第三输入轴15、输入齿轮16、第一过渡法兰17和第二过渡法兰18,所述第一输入轴12通过第一轴承101安装在输入法兰11内,所述第一输入轴12的上端通过行星齿轮13与第二输入轴14的下端相配合,所述第一输入轴12通过行星齿轮13可驱动第二输入轴14旋转,所述第二输入轴14通过第二轴承102安装在第一过渡法兰17中,所述第二输入轴14的上端通过锁紧装置19与第三输入轴15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输入轴15通过第三轴承103安装在第二过渡法兰15中,所述输入齿轮16安装在第三输入轴15的上端;

所述输出部3包括输出法兰31、输出齿轮32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所述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的内圈332固定在输出法兰31上,所述输出齿轮32安装在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的外圈331,所述输出齿轮32与输入齿轮16啮合连接,所述输入齿轮16可驱动输出齿轮32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的外圈331做旋转运动;

如图2到图3所示的,所述输入部1和输出部3相配合处还设置有微调装置,所述微调位置包括一偏心调整垫圈41,所述偏心调整垫圈4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列的调整侧孔411,所述偏心调整垫圈41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过渡法兰18的顶部,通过拨动偏心调整垫圈41的调整侧孔411来调整第三输入轴15和第二过渡法兰18的整体位置,从而来调整输入齿轮16与输出齿轮32的啮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会在第二过渡法兰18上开设一调节槽,用于人们将螺钉或圆棒插入到调整侧孔411中,然后通过拨动螺钉或圆棒来旋转偏心调整垫圈41,而在装配的时候,通过旋转偏心调整垫圈41使得输入齿轮16与输出齿轮32之间的啮合间隙达到最佳位置,只有他们之间的啮合间隙在最佳位置的时候,旋转平台才能准确的旋转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侧孔411设置有14个,每调整一个调整侧孔411的位置,可实现调节输入齿轮16与输出齿轮32之间的0.03-0.05mm的间隙。

如图4到图5所示的,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19包括机米螺钉191和锁紧外套192,所述第二输入轴14的上端插入第三输入轴15的下端,所述锁紧外套192套设在第三输入轴15下端,并通过机米螺钉191将第二输入轴14与第三输入轴15相连接处锁紧。通过设置锁紧装置19使得第二输入轴14与第三输入轴15之间的配合连接没有间隙,从而保证了第二输入轴14与第三输入轴15的轴心在同一中心线上。

如图6到图7所示的,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13包括太阳轮131、行星轮132和齿轮圈133,所述太阳轮131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2的上端,所述行星轮132围绕太阳轮131设置有多个,所述齿轮圈133设置在多个行星轮132的外圈,所述行星轮132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134,所述传动轴134的下部安装在行星轮132的中心,所述传动轴134的上部安装在第二输入轴14的下端,所述太阳轮131可驱动行星轮132围绕太阳轮131做公转,同时所述行星轮132也做自转,所述行星轮132做公转时通过传动轴134带动第二输入轴14做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星齿轮132,可实现大传动比的减速传动,还实现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行星齿轮系可以采用几个均匀分布的行星轮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这些行星轮因公转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齿廓间反作用力的径向分力可互相平衡,故主轴受力小,传递功率大。另外由于它采用内啮合齿轮,充分利用了传动的空间,且输入输出轴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整个轮系的空间尺寸要比相同条件下的普通定轴齿轮系小得多。

所述输出法兰31、输出齿轮32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输出法兰31、输出齿轮32和交叉圆柱滚子轴承33的中间设置有用于过电路线的避空通道5。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中空旋转平台装配前的调节,也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中空旋转平台出现旋转误差时对其进行调节。调节的时候,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是一定存在的,在安装的时候就会将该啮合间隙调整到最佳的间隙,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入齿轮16与输出齿轮32的啮合会出现0.3-0.5mm偏移,而本申请的偏心调整垫圈41每旋转一圈可调整的啮合间隙在0.3-0.5mm之间,而每调节一个调整侧孔411的位置,可实现调节的间隙为0.03-0.05mm,这样每当人们旋转一个调整侧孔411的位置时心里就会知道自己调整了多少距离,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调节,而且该调节是可控的。这样操作者就可以根据旋转平台出现的旋转误差尺寸,来调节偏心调整垫圈41的旋转圈数,从而能提高调节精度,这样无需操作者凭感觉反复多次试调尺寸,通过偏心调整垫圈41调节输入齿轮16与输出齿轮32的啮合间隙,使得该调节速度更快和调节精度更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