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584发布日期:2019-08-16 21: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变速器,特别是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动两挡变速器常常用于三轮车或四轮车上,该电动两挡变速器一般采用两挡变速,即一个高速挡和一个低速挡,虽然两挡变速器能够满足正常车辆的行驶条件,但是,由于变速器内输入轴、输出轴位置布置以及位于输入轴、输出轴上的齿轮的配比问题,导致其无法具有较大的扭力,使其在行驶时无法提供较大扭力,最终导致电机的负荷较重,严重时,还会导致齿轮和电机损坏。

在CN207000735U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电动摩托车变速机构”是实用新型,它包括变速器以及与变速器连接的带输出齿的差速器,在所述变速器上设置有换挡机构,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与差速器轴心线平行的输入轴、齿轴Ⅱ和齿轴Ⅲ,在所述输入轴和齿轴Ⅱ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快挡齿轮机构和慢挡齿轮机构,所述齿轴Ⅱ通过设置在齿轴Ⅲ上的过渡齿轮机构与输出齿啮合。从该专利中可以看出,由于输入轴、齿轴Ⅱ和齿轴Ⅲ布置是几乎位移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的布置导致其无法具有较大的扭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扭力的电动两挡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以及与变速器连接的带输出齿的差速器,在所述变速器上设置有换挡机构;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设置有输入轴、低速主动轴和输出主动轴,所述输入轴轴心线、低速主动轴轴心线与输出主动轴轴心线平行设置且呈三角布置,在所述低速主动轴与输出主动轴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高速挡齿轮机构和低速挡齿轮机构;所述低速主动轴通过过桥齿与设在输入轴上的输入齿啮合,所述输出主动轴通过输出主动齿与输出齿啮合。

其中,所述高速挡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低速主动轴一端上且紧靠过桥齿布置的高速主动齿,以及设置在输出主动轴上的高速从动齿,所述高速主动齿与高速从动齿啮合。

其中,所述低速挡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低速主动轴另一端上的低速主动齿,以及设置在输出主动轴上的低速从动齿,所述低速主动齿与低速从动齿啮合。

进一步描述,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设置在输出主动轴上的带同步环的同步连接齿,所述同步连接齿位于低速从动齿与高速从动齿之间,在所述同步连接齿上设置有拨叉,所述拨叉与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的拨叉轴连接,所述拨叉轴的一端穿出变速器壳体且该端设置有换挡臂。

为了具有较大的扭力,所述输入齿与过桥齿的速比为17:47~18:46;高速主动齿与高速从动齿的速比为26:38;低速主动齿与低速从动齿的速比为16:48~17:47;输出主动齿与输出齿的速比为16:50~17:5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增大扭力,使得车辆能够承载更大的载荷,同时,还降低电机和齿轮的负荷,延长了电机和齿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2、3、4、5所示,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包括变速器1以及与变速器1连接的带输出齿2的差速器3,在所述变速器1上设置有换挡机构;所述变速器1包括变速器壳体4,在所述变速器壳体4内设置有输入轴5、低速主动轴6和输出主动轴7,所述输入轴5轴心线、低速主动轴6轴心线与输出主动轴7轴心线平行设置且呈三角布置,在所述低速主动轴6与输出主动轴7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高速挡齿轮机构和低速挡齿轮机构;所述低速主动轴6通过过桥齿8与设在输入轴5上的输入齿9啮合,所述输出主动轴7通过输出主动齿10与输出齿2啮合。

其中,所述高速挡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低速主动轴6一端上且紧靠过桥齿8布置的高速主动齿11,以及设置在输出主动轴7上的高速从动齿12,所述高速主动齿11与高速从动齿12啮合。

其中,所述低速挡齿轮机构包括设置在低速主动轴6另一端上的低速主动齿13,以及设置在输出主动轴7上的低速从动齿14,所述低速主动齿13与低速从动齿14啮合。

进一步描述,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设置在输出主动轴7上的带同步环15的同步连接齿16,所述同步连接齿16位于低速从动齿14与高速从动齿12之间,在所述同步连接齿16上设置有拨叉17,所述拨叉17与设置在变速器壳体4内的拨叉轴18连接,所述拨叉轴18的一端穿出变速器壳体4且该端设置有换挡臂19。

为了能够使得变速器进一步具有较大的扭力,所述输入齿9与过桥齿8的速比为17:47~18:46;高速主动齿11与高速从动齿12的速比为26:38;低速主动齿13与低速从动齿14的速比为16:48~17:47;输出主动齿10与输出齿9的速比为16:50~17:59。

在本实用新型中,变速器壳体4内设置的呈三角布置的输入轴5轴心线、低速主动轴6轴心线与输出主动轴7轴心线,使得结构在稳定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扭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高速挡时,扳动换挡臂19,换挡臂19带动拨叉轴18使得拨叉17拨动同步连接齿16,使同步连接齿16与高速从动齿12啮合,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电机-输入轴5-输入齿9-过桥齿8-低速主动轴6-高速主动齿11-高速从动齿12-同步连接齿16-输出主动轴7-输出主动齿10-输出齿2-差速器3;

当需要低速挡时,扳动换挡臂19,换挡臂19带动拨叉轴18使得拨叉17拨动同步连接齿16,使同步连接齿16与低速从动齿14啮合,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电机-输入轴5-输入齿9-过桥齿8-低速主动轴6-低速主动齿13-低速从动齿14-同步连接齿16-输出主动轴7-输出主动齿10-输出齿2-差速器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