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835发布日期:2019-11-09 00: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单元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公开号:CN207989529U,包括轮毂本体、内圈、外法兰、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挡圈套设于法兰上;所述挡圈上套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与轮毂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外法兰、内圈,外法兰套设于轮毂本体与内圈上;所述外法兰与内圈间还设置有滚珠;所述外法兰的一端还设置有凹槽,凹槽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挡圈的一端与内圈的一端贴合,其另一端与法兰的间隙为0.35mm—0.6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外法兰的一端还设置有凹槽,凹槽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轮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挡圈套设于法兰上,使得轮毂轴承单元的密封更好,有效的防止水、泥浆的进入,产品使用时球笼锁紧后,球笼与挡圈端面靠近不会产生游隙误差及变大的现象。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车用轮毂轴承单元,虽然具有密封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该轮毂轴承单元没有设置用于降低油道内温度的降温装置,导致在长期使用时,油道内的滚珠会与滚道产生较大的摩擦,导致油道内温度较高,使油道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下降,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增大了滚珠的摩擦损耗,缩短了该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轮毂轴承单元没有设置用于降低油道内温度的降温装置导致其在使用时会使油道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下降的问题,现提供具有可对油道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功能的一种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外法兰、半内圈、内法兰,所述的半内圈固定于内法兰上且靠近内法兰右端,所述的半内圈左侧设有用于锁紧内法兰的螺母,所述的螺母左侧设有齿圈,所述的外法兰与内法兰间设有油道,所述的油道内设有若干均布的钢球,所述的钢球通过保持架固定与油道内,所述的油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外法兰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有贯穿外法兰的导油阀,所述的导油阀右侧设有用于提供备用润滑油的储油盒,所述的外法兰外设有换热箱,所述的换热箱与导油阀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导油阀的控制端和液压泵的控制端分别与车内中控系统相连接。汽车行驶时,车内中控系统会先打开外法兰上端的导油阀,之后通过液压泵和管道将润滑油从油道内抽出并送入换热箱中,换热箱会使用车载水箱内的水来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同时车内中控系统会打开外法兰下端的导油阀,从换热箱中出来的润滑油会在液压泵和管道的带动下再次进入油道内。上述对润滑油的冷却过程持续5分钟,当冷却时间结束后,车内中控系统会等待下次汽车启动。

所述的储油盒内装有备用润滑油,可在外法兰承受较大压力时,向油道内注入备用润滑油来降低钢球与滚道间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箱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水冷管,两个水冷管之间通过桥管相连接,左侧的水冷管上端设有进水阀,右侧的水冷管下端设有出水阀,所述的换热箱外设有车载水箱,所述的进水阀和出水阀分别与车载水箱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箱左端设有进油阀,所述的换热箱的下端设有出油阀,所述的水冷管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油阀和出油阀的冷却油管,外法兰上下端的导油阀分别与进油阀和出油阀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进水阀的控制端、出水阀的控制端、进油阀的控制端和出油阀的控制端分别与车内中控系统相连接。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前,车内中控系统会先打开进水阀,此时出水阀关闭,之后通过液压泵和管道将车载水箱内的冷却水输入到水冷管中,当水冷管的冷却水足够时,车内中控系统才会让润滑油进入冷却油管中进行换热。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油盒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装有润滑油,所述的壳体与内法兰一体成形,所述的壳体上端开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处插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底部与壳体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的支撑柱顶部与外法兰内壁相接触,所述的支撑柱侧边上设有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顶部设有用于与壳体贴合的密封环。

当外法兰承受较大压力时,外法兰会挤压支撑柱,当支撑柱受到挤压时,支撑柱会挤压弹簧,此时支撑柱上的密封环与壳体分离并形成间隙,在支撑柱的挤压下,壳体内的润滑油会从密封环与壳体间的间隙中进入油道内。通过增加润滑油的量来增强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从而减少钢球与滚道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当外法兰承受的压力减小时,挤压弹簧会逐渐将支撑柱向上顶起,该过程中密封环与壳体间的间隙逐渐减小,最终密封环与壳体相互贴合,将壳体再次密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使润滑油长期处于较为适宜的温度从而保持润滑油的活性,使用寿命较长,承载能力较强,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外法兰1,半内圈2,内法兰3,螺母4,齿圈5,油道6,钢球7,保持架8,密封圈9,导油阀10,储油盒11,换热箱12,水冷管13,桥管14,进水阀15,出水阀16,车载水箱17,进油阀18,出油阀19,冷却油管20,壳体21,开口22,支撑柱23,弹簧24,支撑片25,密封环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根据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例的一种螺母锁紧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外法兰1、半内圈2、内法兰3,所述的半内圈2固定于内法兰3上且靠近内法兰3右端,所述的半内圈2左侧设有用于锁紧内法兰3的螺母4,所述的螺母4左侧设有齿圈5,所述的外法兰1与内法兰3间设有油道6,所述的油道6内设有若干均布的钢球7,所述的钢球7通过保持架8固定与油道6内,所述的油道6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圈9,所述的外法兰1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有贯穿外法兰1的导油阀10。

所述的导油阀10右侧设有用于提供备用润滑油的储油盒11,所述的储油盒11包括壳体21,所述的壳体21内装有润滑油,所述的壳体21与内法兰3一体成形,所述的壳体21上端开有开口22,所述的开口22处插有支撑柱23,所述的支撑柱23底部与壳体21内底面通过弹簧24弹性连接,所述的支撑柱23顶部与外法兰1内壁相接触,所述的支撑柱23侧边上设有支撑片25,所述的支撑片25顶部设有用于与壳体21贴合的密封环26。

所述的外法兰1外设有换热箱12,所述的换热箱12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水冷管13,两个水冷管13之间通过桥管14相连接,左侧的水冷管13上端设有进水阀15,右侧的水冷管13下端设有出水阀16,所述的换热箱12外设有车载水箱17,所述的进水阀16和出水阀15分别与车载水箱17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换热箱12左端设有进油阀18,所述的换热箱12的下端设有出油阀19,所述的水冷管13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油阀18和出油阀19的冷却油管20,外法兰1上下端的导油阀10分别与进油阀18和出油阀19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

使用方式: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前,车内中控系统会先打开进水阀15,此时出水阀16关闭,之后通过液压泵和管道将车载水箱17内的冷却水输入到水冷管13中,当水冷管13的冷却水足够时,车内中控系统才会让润滑油进入冷却油管20中进行换热。

当外法兰1承受较大压力时,外法兰1会挤压支撑柱23,当支撑柱23受到挤压时,支撑柱23会挤压弹簧24,此时支撑柱23上的密封环26与壳体21分离并形成间隙,在支撑柱23的挤压下,壳体21内的润滑油会从密封环26与壳体21间的间隙中进入油道6内。通过增加润滑油的量来增强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从而减少钢球7与滚道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当外法兰1承受的压力减小时,弹簧24会逐渐将支撑柱23向上顶起,该过程中密封环26与壳体21间的间隙逐渐减小,最终密封环26与壳体21相互贴合,将壳体21再次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