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推片润滑结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4401发布日期:2019-11-01 21:13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止推片润滑结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止推片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推片润滑结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曲轴-止推片是柴油机主要的摩擦副之一,止推片的合金层一侧受曲轴摩擦和冲击,承受很高的动载荷,工作环境恶劣。现有的曲轴-止推片摩擦副主要通过飞溅润滑方式进行润滑,靠主轴瓦处渗出的机油和飞溅过来的机油润滑,且止推片上的油槽形式大多采用在合金层上布置两个对称的宽油槽;另一润滑方案是在止推片合金面或钢背面上增加尺寸较大的长油槽及油孔结构。

采用飞溅润滑的止推片润滑方式,润滑条件较差,飞溅来的油量不足、油量大小不稳定,止推片润滑不良,容易造成止推片磨损、脱落,使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行;而在止推片上增加油槽及油孔结构的止推片润滑方式,在合金面或钢背面增加油槽后,必然会降低止推片的强度,容易对止推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的止推片,止推片所受的轴向力增大及冲击频繁,如果曲轴止推面与止推片合金层之间没有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很容易出现止推片磨损、烧蚀等重大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推片润滑结构,止推片包括合金面和钢背面,所述合金面一侧设有止推片油槽,所述钢背面一侧贴合安装在发动机机体的止推片安装面上,所述止推片润滑结构包括开设于机体上且与机体油道连通的机体油孔,所述止推片油槽上与所述机体油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止推片油孔,所述止推片油孔贯穿所述合金面和所述钢背面,所述机体油孔与所述止推片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油孔贯穿所述机体的主轴承壁的左、右两侧,所述止推片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轴承壁的所述两侧的止推片安装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油孔的轴线与所述机体的前端的止推片安装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油孔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大小分别与所述止推片油孔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止推片油槽沿所述止推片的径向设置,并且,所述止推片油槽不贯穿所述钢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面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止推片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面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止推片油槽,所述止推片油槽沿所述止推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止推片油槽上设有一个所述止推片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止推片为半圆环状的片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止推片为非对称结构,且所述止推片的端面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止推片润滑结构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不改变原有机体油道的布置,不减小合金面的工作面积,基本不影响钢背面的工作面积,保证了止推片的自身强度、抗冲击和抗摩擦能力;

(2)本实用新型在机体的止推主轴承壁的两侧加工与机体油道连通的机体油孔,利用机体内的机油,对止推片采取强制润滑和冷却的结构和方式,改善了止推片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止推片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的止推片的钢背面无油槽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

(4)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的剖视截面图(示出主轴瓦);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的止推片的合金面一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的止推片的钢背面一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的止推片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发动机机体 20-止推片

30-主轴瓦 101-止推片安装面

11-机体油道 12-机体油孔

13-布油槽 201-合金面

202-刚背面 203-止推片的端面

21-止推片油槽 22-止推片油孔

31-主轴瓦布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及止推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推片润滑结构包括开设于发动机机体10上且与机体油道11连通的机体油孔12,止推片20的止推片油槽21上与机体油孔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止推片油孔22,止推片油孔22贯穿止推片20的两侧的表面,且机体油孔12与止推片油孔22连通。

止推片20对称地安装在主轴承壁的左、右两侧的止推片安装面101上,机体油孔12贯穿主轴承壁两侧的止推片安装面101,并与机体油道11连通,机体油孔12为横向通孔,且机体油孔12的轴线与止推片安装面101垂直。其他实施方式中,机体油孔12的轴线也可以与止推片安装面101呈一定角度。

止推片20为半圆环状的片体结构,分为正反两面,包括合金面201和钢背面202,合金面201为止推面,安装时朝向曲轴止推面(未示出),其摩擦性能好,能够起到耐磨的作用;合金面201一侧设有止推片油槽21,用于输送、储存润滑油进行润滑,止推片油槽21能够使得止推片20的合金面201和曲轴止推面之间产生更好的润滑,有效延长止推片20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中,止推片20的合金面201一侧也可采用其它耐磨结构面。钢背面202一侧强度高,为非耐磨面,用以承载载荷,贴合安装在发动机机体10的止推片安装面101上。

合金面201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止推片油槽21,合金面201上与曲轴止推面贴合的表面之间优选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两个止推片油槽21。止推片油槽21沿止推片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述止推片油槽21上设有一个与机体油孔12相匹配的止推片油孔22。

本实施方式中,止推片油槽21为条型槽,沿止推片20的径向设置,且不贯穿钢背面202(如图5所示),与曲轴止推面形成相对较封闭的空腔,能够储存部分飞溅到止推片20上的润滑油。钢背面202一侧无油槽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止推片油槽21的深度及其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具体限定。另外,为简化工艺,提高止推片20的可靠性,也可以考虑在合金面201上不设计止推片油槽21而选择通过其它方式输送润滑油。

另外,止推片20设置为非对称结构,且止推片20的端面203为斜面,防止装配错误。

机体油孔12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大小均与止推片油孔22相匹配,且机体油孔12与止推片油孔22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2个,其数量和孔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同时,油孔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孔,可采用长孔、椭圆孔等其他形状。

加工时,机体油孔12的加工位置由机体油道11的末端位置及止推片20现有的止推片油槽21的位置共同确定。加工好机体油孔12后,在止推片油槽21上与机体油孔12对应的位置加工贯穿止推片20的合金面201和钢背面202的止推片油孔22。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机体10的主轴承座的底部加工一布油槽13用于输送机体10内的机油,布油槽13与机体油道11连通,布油槽13呈月牙形,无需在主轴承座的底部整圈布置。主轴瓦30压装在机体10的主轴承座孔内,主轴瓦30的顶部与主轴承座的底部相贴合,且主轴瓦30上设有主轴瓦布油槽31,主轴瓦布油槽31与机体10的布油槽13连通(与主轴承座座孔的内壁贯通),与机体油道11连通,可以同时润滑主轴瓦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由机体油道11分别进入设置在机体油道11两侧的机体油孔12,然后经机体油孔12进入主轴承壁两侧的止推片油孔22,之后,机油由止推片油孔22喷出到曲轴止推面,并在止推片20的合金面201与曲轴止推面之间形成具有足够厚度、完整、连续的油膜,从而实现对止推片20的强制润滑和冷却;加工工艺简单,能够显著提高冷却、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止推片强度的前提下,对曲轴-止推片摩擦副实行强制润滑,实现了曲轴-止推片摩擦副的有效润滑,解决了止推片润滑不足,易磨损、脱落,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更严重的故障发生的问题,提高了整机可靠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不改变原有机体油道的布置,不减小合金面的工作面积,基本不影响钢背面的工作面积,保证了止推片的自身强度、抗冲击和抗摩擦能力;在机体的止推主轴承壁的两侧加工与机体油道连通的机体油孔,利用机体内的机油,对止推片采取强制润滑和冷却的结构和方式,改善了止推片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止推片的可靠性;同时,止推片的钢背面无油槽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此外,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止推片润滑结构的发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上面”、“下面”、“上方”、“下方”、“前面”、“后面”、“左侧”、“右侧”等。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元件或者特征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元件或者特征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上方”或“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之上”的元件或者特征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下方”或“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