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123发布日期:2019-11-06 00: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总成。



背景技术:

球销接头作为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位于转向器和转向节臂之间,随轮胎上下运动,通过球销的旋转和摆动,将方向盘的操舵力传输给轮胎,实现转向。球销接头出现故障时,轻则影响汽车的稳定性,重则会造成车辆操作失灵,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球销接头的可靠性对整车安全非常重要。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463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包括接头、球销,所述球销由球体、过渡段和连接部依次组成,接头内开设有与所述球体相适应的容腔,容腔的腔底设有与球销配合的球座,过渡段和连接部沿所述球体径向向外延伸,与过渡段延伸相反方向上设置有球座,球座外侧设有对球座限位的盖板,球销与球座之间通过设有的垫圈隔开,垫圈与球销的球体和球座相适应配合,垫圈和球座上均开设有油窝,垫圈为硬质塑料。

其接头总成在接头体的下方会留有一个油窝,但是由于结构的问题的限制,该油窝所能容纳的润滑油非常的有限,但接头总成所安装的位置一般难以添加润滑油;随着在润滑油的减少,磨损量加大,使用寿命不高;而即便是将油窝加深,其也难以将深处的润滑油供应至接触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头总成,其解决了润滑油可存储量较低、油液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润滑油存储量大、油液利用率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接头总成,包括接头和球销,所述接头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嵌设带有球面凹槽的基座,并由基座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球面凹槽与上腔共同组成接槽;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接槽的储油槽,所述下腔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道侧油槽和连通至储油槽的下油槽,所述基座与下油腔的内壁的边角部分形成连通下油槽和侧油槽的连接腔,所述侧油槽的高度高于储油槽在接槽内槽口的高度;球销包括杆部和嵌于接槽的球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作为主要的抵触承接的部位,将其与接头分体组合可以便于对抵触部位进行耐磨处理,并且也便于侧油槽和下油槽的形成,而侧油槽和下油槽为多道间隔存在,在维持基座功能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了润滑油的储存空间;并且由于侧油槽的高度相对于储油槽的高度较高,在液位降低至储油槽的槽口以下之前,接槽内能始终保持润滑液位,并具备上升的液压,以使得经过储油槽的球头表面可以充分的携带润滑油以形成油膜;以此既提高了润滑油的储存空间,又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油槽以储油槽起点向另一端逐渐变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侧油槽和油槽的油液汇聚于储油槽的槽口,便于形成油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槽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道与储油槽连通的导油槽,所述储油槽内嵌设有第一吸油海绵,所述第一吸油海绵的顶部高于导油槽的槽底并低于储油槽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球面设置有导油槽的方式增加油液储存空间,并在储油槽内具备一定的润滑油量时,以储油槽为底的油液液位将高于储油槽开口,也就是在一定的消耗范围内,球头与球形接槽的接触面上始终存在油膜,以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而即便润滑油消耗的液面降至储油槽的开口以下,导油槽也可以为储油槽内的润滑油提供弥散空间,并增大可挥发面积以使得球头上沾染油膜,有效的提高了在低液位情况下,球头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槽以储油槽为起点向两端逐渐变浅并在终点与接槽内壁平滑连接,所述导油槽内铺设有第二吸油海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球头与接头之间的接触面相对转动的时候,两者之间的油膜会被挤压带动,位于导油槽终点位置的油液由于平滑连接产生的连续性的油膜也随之被牵引,以形成良好的润滑效果;而第一吸油海绵使得储油槽内的油液可以更容易的爬升至高于导油槽槽底的高度,使得储油槽深处的油液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槽内壁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导油环槽,所述导油槽的端部与导油槽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油环槽同样可以提高储油量,并且油量逐渐损耗之后,球头导向槽牵引的油膜将部分被截留以供球头反转之后的油膜的油液,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球头上翻的面处于非受力面或低受力面状态,即便是油膜厚度减薄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环槽的深度由远离储油槽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浅,且最浅的一端与接槽的球面内壁平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油液提供导向,以使得球头靠近对应环槽位置的表面由非受力面转变为受力面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导向效果,以便于牵引形成油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环槽的最大高度为以储油槽为起点的半球面的2/3至半球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分之二的位置以下为主要的受力部分,由此可以便于在受力面快速形成并保持油膜,同时减少抵触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槽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60°,且大开口部分朝向球面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油液牵引导向,以在任意位置都可以形成良好的油膜牵引引导,提高油膜成型率,并将多余油液导向回流,提高油液的利用率,此外还便于形成平滑连接的结构,阻止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内中空设置有容纳腔,并在远离杆部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接槽的通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球头本身也形成中空的存储结构,以增大储油空间,并且球头始终高于储油槽,也更有利于以液压增加油膜厚度提高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油槽内设置有第三吸油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吸油海绵在竖直方向上会形成上下向上的虹吸力,以平衡部分由液位差而在储油槽的槽口产生的油压,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油液被挤出,减少油液损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体式的结构形成接槽,并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储油空间,既保持了稳定性,又提高了储存空间;

2、以在接槽的球面内壁上加设导油槽、导油环槽的方式,提高了润滑油的储存空间,又提高了弥散空间增加油液的利用率;

3、通过在导油槽、导油环槽上设立油膜牵引导向,并结合接触表面的受力状态变化,提高油膜的成型率和油液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接头总成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2、球销;3、基座;4、接槽;11、安装腔;111、上腔;112、下腔;12、侧油槽;13、下油槽;14、连接腔;15、第三吸油海绵;21、杆部;22、球头;23、容纳腔;24、通油口;31、储油槽;32、第一吸油海绵;33、导油槽;34、第二吸油海绵层;35、导油环槽;36、球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接头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接头1、球销2和基座3,接头1内设置有安装腔11,基座3嵌设于安装腔11内并将分为上腔111和下腔112,下腔112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道侧油槽12和下油槽13。基座3上设有球面凹槽36,并与上腔111共同组成接槽4。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接槽4的储油槽31,下油槽13与储油槽31的底部开口连通,且下油槽13以储油槽31起点向另一端逐渐变浅,以将油液汇聚至储油槽31的开口。基座3与下油腔的内壁的边角部分形成连通下油槽13和侧油槽12的连接腔14。侧油槽12的高度高于储油槽31在接槽4内槽口的高度,并在槽内设置有第三吸油海绵15。

接槽4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三道与储油槽31连通的导油槽33,储油槽31内嵌设有第一吸油海绵32,第一吸油海绵32的顶部高于导油槽33的槽底并低于储油槽31的开口。导油槽33以储油槽31为起点向两端逐渐变浅并在终点与接槽4内壁平滑连接。参照图3,导油槽33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60°,且大开口部分朝向球面中心。导油槽33内铺设有第二吸油海绵层34,第二吸油海绵层34的最大高度不超出导油槽33。

接槽4内壁内凹设置有环形的导油环槽35,导油槽33的端部与导油槽33间隔设置。导油环槽35的最大高度为以储油槽31为起点的半球面的2/3至半球面。导油环槽35的深度由远离储油槽31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浅,且最浅的一端与接槽4的球面内壁平滑连接。

参照图4,球销2包括杆部21和嵌于接槽4的球头22,球头22内中空设置有容纳腔23,并在远离杆部21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接槽4的通油口24。

使用方式:

在接槽4内放入可完全填充储油槽31、导油环槽35、导油槽33、侧油槽12、下油槽13、球头22内的容腔的量的润滑油,而后将球头22装入接槽4内,接槽4内的润滑油受挤压充斥所有槽。此时以储油槽31为底的油液液位将高于储油槽31开口,也就是在一定的消耗范围内,球头22与球形接槽4的接触面上始终存在油膜,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

当润滑油消耗的液面降至储油槽31的开口以下时,储油槽31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吸油海绵32和第二吸油海绵的引导,使得导油槽33内充斥一定的量的可挥发润滑油,以挥发至或在边缘牵引至球头22表面,形成油膜。在球头22旋转至导油环槽35时,球头22导向槽牵引的油膜将部分被截留以供球头22反转之后的油膜的油液,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球头22上翻的面处于非受力面或低受力面状态,球头22反转时将再次形成油膜,以形成润滑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