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与具有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7245发布日期:2019-09-11 22:2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铰链结构与具有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铰链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可挠式面板及用以承载可挠式面板的两个承载板,两个承载板通过铰链结构而相互枢接。一般而言,可挠式面板设置在承载板铰链结构的一侧面。当铰链结构开始枢转时,使两承载板相对靠近且可挠式面板也同时产生弯曲。然而,现有的承载板与铰链结构的结合位置为固定,当可挠式面板弯曲时,其弯折处面向承载板的长度会增加,而与承载板产生分离、错位的现象,进而造成可挠式面板的损坏。

进一步而言,现有的改进方式,在铰链结构之间增加滑轨与弹性件,当铰链结构枢转时,承载板可沿着滑轨移动以调整相对于铰链结构的位置,进而适应可挠式面板弯曲时的长度变化。然而,现有采用弹性件的推抵方式,其施力点的分布不足,无法确保承载板可沿着滑轨相对移动。当可挠式面于弯曲状态或展开状态时,承载板位移时的偏差容易造成可挠式面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铰链结构,于受力产生相对移动时,可达到同步远离及同步靠近的功效。

本发明的铰链结构包括多个枢轴、一带动件、两定位齿轮组以及多个固定件。多个枢轴相互平行设置。带动件配置于多个枢轴的一中间部且垂直于多个枢轴。两定位齿轮组分别套设在各个枢轴的两端部。多个固定件分别配置在两定位齿轮组外。当多个固定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使两定位齿轮组相对移动,带动件适于产生弯折而带动多个枢轴相对一中心轴同步转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铰链结构于受到外力时产生相对移动时,可达到同步远离及同步靠近的功效,进而带动两载板相对远离或靠近,以避免可挠式面板于展开或闭合过程中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铰结结构、一外壳、两载板以及一可挠式面板。至少一铰链结构包括多个枢轴、一带动件、两定位齿轮组以及多个固定件。多个枢轴相互平行设置。带动件配置于多个枢轴的一中间部且垂直于多个枢轴。两定位齿轮组分别套设在各个枢轴的两端部。多个固定件分别配置在两定位齿轮组外。外壳用以承载至少一铰链结构。两载板分别连动于相应的多个固定件。可挠式面板配置在两载板上。当多个固定件受到外力时,使两定位齿轮组带动两载板相对移动,带动件适于产生弯折而带动多个枢轴相对一中心轴同步转向,以使可挠式面板相对弯曲或相对展开。

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铰链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其铰链结构于受到外力时产生相对移动(闭合或展开)时,通过带动件的特性,使多个枢轴相对一中心轴同步转向,同时多个固定件可达到同步远离及同步靠近的功效。进而带动两载板相对远离或靠近,以避免现有的铰链结构移动不顺畅的缺点,藉此防止可挠式面板于展开或闭合过程中受到损坏。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平板状态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铰链结构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铰链结构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1d是图1c的铰链结构的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a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外壳以及可挠式面板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铰链结构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100a、100b:铰链结构

110、110a、110b:枢轴

120、120a、120b:带动件

121、121a:同步齿轮

130、130a、130b:定位齿轮组

131:定位齿轮140、140a、140b:固定件

150、150a:齿条座151:滑动部

152、152a:咬合孔160、160a:弹性支撑板

161a:套环170:扭力组件

200:电子装置210:外壳

220、220a、220b:载板230:可挠式面板

ca:中心轴cp:中间部

ep:端部f1、f2:外力

ob: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平板状态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铰链结构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铰链结构的弯曲状态示意图。图1d是图1c的铰链结构的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a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外壳以及可挠式面板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请参考图1a及图2,本发明的铰链结构100适于应用在电子装置200中,其中电子装置20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是其它可相对闭合、展开的电子产品。本申请以具备可挠式面板的平板计算机为例,铰链结构100设置在平板计算机的可弯折处,当铰链结构100受到外力推动而相对移动时,使平板计算机(电子装置200)可切换为使用状态或是收纳状态。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200包括至少一铰链结构100、一外壳210、两载板220以及一可挠式面板230。

请配合参考图1a至图1d,其绘示出本实施例的至少一铰链结构100(图式所示为一个铰链结构,但不以此为限)。铰链结构100包括多个枢轴110、一带动件120、两定位齿轮组130以及多个固定件140。

多个枢轴110呈现为相互平行设置。带动件120配置于多个枢轴110的一中间部cp且垂直于多个枢轴110。两定位齿轮组130分别套设在各个枢轴110的两端部ep且平行于该带动件120。定位齿轮组130通过多个相互囓合的定位齿轮131而达成固定弯曲角度的功效。多个固定件140分别配置在两定位齿轮组130外。进一步而言,多个固定件140例如是四个且各个定位齿轮组1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固定件140,此说明多个固定件140为相互间隔且平行的设置。

请配合参考图2,外壳210例如是可弯曲材质并用以承载铰链结构100。两载板220分别连动于相应的多个固定件140。可挠式面板230配置在两载板220上,且可挠式面板230位在定位齿轮组130及固定件140远离外壳210的一侧。

当多个固定件140受到外力f1、f2作用时,例如施加相互靠近的外力f1或是相互远离的外力f2于外壳210时,外力f1、f2会传递并作用于两定位齿轮组130,并使带动件120适于产生弯折而带动多个枢轴110相对一中心轴ca同步转向。详细而言,外力f1、f2会使多个固定件140带动两载板220相对移动,例如是两载板220相对靠近或是相对远离。通过两载板220相对靠近时的推动或是相对远离时的展开,以带动可挠式面板230相对弯曲(对应电子装置200的收纳状态)或相对展开(对应电子装置200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而言,请配合参考图1b至图1d,多个枢轴110的数量为偶数(图式以四个为例)。带动件120包括偶数个同步齿轮121(图式以四个为例),分别套设在相应的多个枢轴110的中间部cp上且多个同步齿轮121为相互囓合,各同步齿轮121相对于两定位齿轮组130的距离为相等。补充而言,各同步齿轮121的一齿部延伸方向垂直于枢轴110。

在本实施例中,偶数个同步齿轮121于展开或闭合的过程中,适于带动多个枢轴110相对于中心轴ca同步转向。详细而言,当对向的两同步齿轮121相对靠近时(请参考图2),使得多个枢轴110呈现为曲线外观(请参考图1d)。当对向的两同步齿轮121相对远离时,使得多个枢轴110呈现为直线外观(请参考图1a)。

请参考图1a、图1c及图2。进一步而言,铰链结构100包括两齿条座150,分别配置于多个枢轴110的相对两外侧且位在相应的多个固定件140之间。带动件120的其中两对向同步齿轮121分别啮合相应的齿条座150。各固定件140具有一滑轨ob,两齿条座150分别可移动地位在相应的多个固定件140之间,且带动件120的两对向同步齿轮121适于带动两齿条座150沿着相应的多个滑轨ob移动。

此外,各个齿条座150具有两滑动部151及多个咬合孔152,各滑动部151分别穿设于相应的对向滑轨ob中。当铰链结构100切换为平板状态时,两对向同步齿轮121同步囓合该些咬合孔152,以带动两齿条座150相对靠近中心轴ca。当铰链结构100切换为弯曲状态时,两对向同步齿轮121同步囓合该些咬合孔152,以带动两齿条座150相对远离中心轴ca。

请参考图1a、图1c及图2,铰链结构100包括一弹性支撑板160,固设在两齿条座150上相对远离多个同步齿轮121的一侧。两载板220分别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60远离中心轴ca的左右两侧。当两齿条座150相对远离中心轴ca时,带动弹性支撑板160呈现为弯曲状态,以使两载板220彼此靠近。当两齿条座150相对靠近中心轴ca时,带动弹性支撑板160呈现为平板状态,以使两载板220彼此远离。具体而言,弹性支撑板160用以支撑可挠式面板230的弯折区域,当可挠式面板230产生弯曲时,弹性支撑板160可吸收部分的扭曲外力以提升可挠式面板230弯曲容许量,避免可挠式面板230因弯曲过度而损坏。

请参考图1a及图1b,铰链结构100包括至少二扭力组件170(图式所示为两个)。两扭力组件170套设于多个枢轴110上且分别位在带动件120与两定位齿轮组130之间,扭力组件170分别面接触带动件120及两定位齿轮组130。藉此增加带动件120及两定位齿轮组130于弯折时的扭力,以避免带动件120及两定位齿轮组130产生松脱的现象。

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立体示意图。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00a与图1a的铰链结构100相似,差别在于,铰链结构100a具有对向设置的四个固定件140a。多个齿条座150a分别与相应的多个固定件140a连接为一体。详细而言,各个齿条座150a连接在其中相应的两固定件140a之间,且多个同步齿轮121a适于带动多个齿条座150a与多个固定件140a同步移动。进一步而言,带动件120a包括多个同步齿轮121a且例如是两个。两同步齿轮121a分别配置在对向两枢轴110a上且朝外延伸至多个固定件140a之间,进而囓合相应齿条座150a的多个咬合孔152a。

铰链结构100a包括一弹性支撑板160a,连接在多个固定件140a之间且位在相对远离多个同步齿轮121a。其中,弹性支撑板160a具有多个直线排列且垂直延伸的套环161a,分别套设于相应的多个枢轴110a,使弹性支撑板160a适于辅助带动多个枢轴110a。

此外,两载板220a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齿条座130a与多个固定件140a上且分别位在弹性支撑板160a远离中心轴ca的左右两侧。当多个齿条座130a与多个固定件140a相对远离中心轴ca时,带动弹性支撑板160a呈现为弯曲状态,以使两载板220a彼此靠近。当多个齿条座130a与多个固定件140a相对靠近中心轴ca时,带动弹性支撑板160a呈现为平板状态(请参考图3),以使两载板220a彼此远离。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结合两载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铰链结构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请参考图4a及图4b,本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00b与图1a的铰链结构100相似,差别在于带动件120b包括一弹性钢片,穿设于多个枢轴110b的中间部cp且平行于多个定位齿轮组130b。

此外,两载板220b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多个固定件140b上。当两定位齿轮组130b受到外力f1、f2作用时,弹性钢片适于产生弯折而带动多个枢轴110b相对一中心轴ca同步转向。详细而言,外力f1、f2会使多个固定件140b带动两载板220b相对移动,例如是两载板220b相对靠近或是两载板220b相对远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铰链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其铰链结构于受到外力时产生相对移动(闭合或展开)时,通过带动件的特性,使多个枢轴相对一中心轴同步转向,同时多个固定件可达到同步远离及同步靠近的功效。进而带动两载板相对远离或靠近,以避免现有的铰链结构移动不顺畅的缺点,藉此防止可挠式面板于展开或闭合过程中受到损坏。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采用弹性支撑板,设置在两载板与固定件之间且覆盖在铰链结构的一侧,其中弹性支撑板用以支撑可挠式面板。当可挠式面板产生弯曲时,弹性支撑板可吸收部分的扭曲外力以提升可挠式面板弯曲容许量,避免可挠式面板因弯曲过度而损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发明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