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875发布日期:2020-02-21 18: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垫圈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圈。



背景技术:

垫圈是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垫圈分为球面垫圈、锥面垫圈、工字钢用方斜垫圈等。其中,普通垫圈的上下端面皆为一个平面,从而使得螺母与垫圈的上端面为完整接触,随着螺母的拧紧而使得螺母对垫圈的挤压力逐渐增大,导致螺母与垫圈之间的接触面越大而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进而磨损就越严重,降低垫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损小、结构简单牢固且使用寿命长的垫圈。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垫圈,其包括垫圈本体,垫圈本体的中间开设有一个与之同轴的通孔,该垫圈本体的底端为与之同轴的环形下平面;垫圈本体的顶端包括位于内圈且与之同轴的环形上平面,以及位于外圈且与之同轴的环形上弧面;环形上平面的外圆边与环形上弧面的内圆边相切,该环形上弧面的内圆边高于其外圆边。

其中,环形上平面的中间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倒角,该环形外倒角把环形上平面分割成内环上平面及外环上平面,内环上平面高于外环上平面;环形上弧面的内圆边与外环上平面的外圆边相切。

其中,垫圈还包括上弹性垫片及下弹性垫片;上弹性垫片匹配固定覆盖于垫圈本体的上端面上,该上弹性垫片的中间也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贯通的上孔洞;下弹性垫片匹配固定覆盖于垫圈本体的下端面上,该下弹性垫片的中间也开设有与通孔相匹配贯通的下孔洞。

其中,垫圈本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有的固定孔在垫圈本体上以通孔的轴心线为轴心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上弹性垫片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圆柱凸台,该上弹性垫片通过第一圆柱凸台匹配套接于固定孔内来实现与垫圈本体的上端面之间的固定;下弹性垫片的上端面上也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圆柱凸台,该下弹性垫片通过第二圆柱凸台匹配套接于固定孔内来实现与垫圈本体的下端面之间的固定。

其中,通孔的两端都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内倒角。

其中,环形内倒角与通孔之间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台阶面。

其中,上弹性垫片的内圈设置有与环形内倒角及环形台阶面两者相匹配的环形下台阶,该环形下台阶的内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下弹性垫片的内圈设置有与环形内倒角及环形台阶面两者相匹配的环形上台阶,该环形上台阶的内孔径小于通孔的孔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端面在设计上相对减少与螺母或螺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垫圈与螺母或螺栓之间的相对摩擦,既减少了相对磨损,又使得人们在拧动螺母或螺栓时更加轻松;而环形上弧面的设置,既减少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又保证本产品的强度;其中,上、下弹性垫片的设置,既可以对垫圈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垫圈的使用寿命,又使得本产品同时具有弹垫与平垫的功能,保证螺栓或螺母的牢固度;而垫圈本体与上、下弹性垫片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结构,方便更换磨损后的上、下弹性垫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中i部位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部位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弹性垫片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弹性垫片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垫圈本体;2、上弹性垫片;3、下弹性垫片;11、通孔;12、环形下平面;13、环形上平面;14、环形上弧面;15、固定孔;21、上孔洞;22、第一圆柱凸台;23、环形下台阶;31、下孔洞;32、第二圆柱凸台;33、环形上台阶;111、环形内倒角;112、环形台阶面;131、环形倒角;132、内环上平面;133、外环上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主要体现了本垫圈的通孔11、环形下平面12、环形上平面13及环形上弧面14等结构;图2是图1中i部位的结构示意放大图,重点反映了环形上平面13处的环形倒角131、内环上平面132及外环上平面133;图3是图1中ii部位的结构示意放大图,着重体现了通孔11两端的环形内倒角111及环形台阶面1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弹性垫片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反映了通过圆柱台阶与固定孔15来实现固定连接的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弹性垫片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剖视图,体现了通过环形下台阶23卡固的上弹性垫片2及通过环形上台阶33卡固的下弹性垫片3。

本实用新型垫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垫圈包括垫圈本体1,垫圈本体1的中间开设有一个与之同轴的通孔11,该垫圈本体1的底端为与之同轴的环形下平面12;垫圈本体1的顶端包括位于内圈且与之同轴的环形上平面13,以及位于外圈且与之同轴的环形上弧面14;环形上平面13的外圆边与环形上弧面14的内圆边相切,该环形上弧面14的内圆边高于其外圆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垫圈的上端面在设计上相对减少与螺母或螺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垫圈与螺母或螺栓之间的相对摩擦,既减少了相对磨损,又使得人们在拧动螺母或螺栓时更加轻松;而环形上弧面的设置,既减少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又保证本产品的强度。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上平面13的中间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倒角131,该环形倒角131把环形上平面13分割成内环上平面132及外环上平面133,内环上平面132高于外环上平面133;环形上弧面14的内圆边与外环上平面133的外圆边相切。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垫圈还包括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上弹性垫片2匹配固定覆盖于垫圈本体1的上端面上,该上弹性垫片2的中间也开设有与通孔11相匹配贯通的上孔洞21;下弹性垫片3匹配固定覆盖于垫圈本体1的下端面上,该下弹性垫片3的中间也开设有与通孔11相匹配贯通的下孔洞3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下弹性垫片,既可以对垫圈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垫圈的使用寿命,又使得本产品同时具有弹垫与平垫的功能,保证螺栓或螺母的牢固度。其中,垫圈本体与上、下弹性垫片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结构,方便更换磨损后的上、下弹性垫片。另外,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都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垫圈本体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15,所有的固定孔15在垫圈本体1上以通孔11的轴心线为轴心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上弹性垫片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固定孔15相匹配的第一圆柱凸台22,该上弹性垫片2通过第一圆柱凸台22匹配套接于固定孔15内来实现与垫圈本体1的上端面之间的固定;下弹性垫片3的上端面上也设置有与固定孔15相匹配的第二圆柱凸台32,该下弹性垫片3通过第二圆柱凸台32匹配套接于固定孔15内来实现与垫圈本体1的下端面之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两者与垫圈本体1之间的拆装固定既简单又牢固。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通孔11的两端都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内倒角111,方便螺杆插入。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内倒角111与通孔11之间设置有与之同轴的环形台阶面11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弹性垫片2的内圈设置有与环形内倒角111及环形台阶面112两者相匹配的环形下台阶23,该环形下台阶23的内孔径小于通孔11的孔径;下弹性垫片3的内圈设置有与环形内倒角111及环形台阶面112两者相匹配的环形上台阶33,该环形上台阶33的内孔径小于通孔11的孔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既可以方便地引导安装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于垫圈本体1上,又避免螺杆对上弹性垫片2及下弹性垫片3两者的磨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