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078发布日期:2019-11-09 00:1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学科最为经典的核心技术之一,机械传动系统在工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凡是有原动机的场合几乎均需要用到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变速,实现工作机的速度匹配,完成增速降扭或者减速增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大传动比、小体积、高功率密度的传动产品要求日益强烈。精密机器人、空间机械臂、航空发动机、直升机主减速器、舰船传动系统、坦克传动系统等均需要高品质的减变速传动系统,几乎涉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兵器等各大高科技领域。国防装备需要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日益需求新型传动系统,以寻求装备技术的升级和飞跃。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其结构新颖、传动比大、制造工艺成熟、功率密度高,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填补相关技术空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该传动系统结构新颖,承载能力强,体积小巧,功率密度高,能够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箱体由左侧箱体、中间箱体、右侧箱体通过螺栓组合连接,输入轴、中间轴与输出轴均处同一中心线上,传动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非对称圆柱齿轮定轴轮系,第二部分为非对称圆柱齿轮周转轮系,定轴轮系中输入轴齿轮与过渡轴一级齿轮相啮合,过渡轴为齿轮轴,过渡轴上的齿轮部分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中间轴为齿轮轴,中间轴的齿轮部分为周转轮系中的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齿宽较长,行星轮同时与左内齿圈和右内齿圈相啮合,左内齿圈固定,右内齿圈转动,转动的右内齿圈通过螺栓与输出轴相连接;

更进一步,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中的齿轮均为非对称圆柱齿轮,轮齿两侧齿形为非对称齿形,齿轮的工作面与非工作面上的压力角不相同,工作面侧取大压力角,非工作面侧取小压力角;

更进一步,输入轴左侧通过输入轴左侧轴承安装在左侧箱体上,输入轴左轴承端盖通过螺栓与左侧箱体连接,输入轴右侧小齿轮与过渡轴一级齿轮啮合,过渡轴左侧通过过渡轴左侧轴承安装在左侧箱体上,过渡轴右侧通过过渡轴右侧轴承安装在中间端盖上,中间轴齿轮右侧通过中间轴轴肩定位,左侧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中间轴上;

更进一步,中间轴左侧通过中间轴左端盖轴承和中间轴左侧轴承分别安装在中间端盖和行星架上,中间轴右侧通过中间轴右行星架轴承和中间轴右侧轴承分别安装在右内齿圈和输出轴上;

更进一步,中间轴为齿轮轴,其齿轮为周转轮系的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的齿宽较长,与左内齿圈和右内齿圈同时啮合,其中左内齿圈与中间箱体为刚性连接,固定不动,输出轴的左侧通过螺栓与右内齿圈连接,输出轴的右侧通过输出轴左轴承和输出轴右轴承安装在右侧箱体上,右侧箱体轴承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右侧箱体上;

更进一步,行星轮通过键与行星轴连接,行星轴通过行星轴轴承安装在行星架上,中间轴驱动行星轴转动,行星轴驱动右内齿圈与输出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传动原理新颖,构型独特,传动比大,功率密度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

图2是传动系统三维图。

图3是输入轴齿轮齿形(非对称齿轮)。

图1中:

1、底座; 2、左侧箱体; 3、过渡轴左轴承端盖;

4、过渡轴左侧轴承; 5、过渡轴; 6、过渡轴一级齿轮;

7、输入轴左轴承端盖 8、输入轴; 9、输入轴左侧轴承;

10、锁紧螺母; 11、中间轴齿轮; 12、中间轴;

13、中间箱体; 14、中间轴左端盖轴承; 15、中间端盖;

16、中间轴左侧轴承; 17、左内齿圈; 18、右内齿圈;

19、行星架; 20、中间轴右行星架轴承; 21、中间轴右侧轴承;

22、输出轴左轴承; 23、右侧箱体; 24、输出轴右轴承;

25、右侧箱体轴承端盖; 26、输出轴; 27、行星轮;

28、行星轴; 29、行星轴轴承; 30、过渡轴右侧端盖;

31、过渡轴右侧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混联行星减速机,包括底座1、左侧箱体2、过渡轴左轴承端盖3、过渡轴左侧轴承4、过渡轴5、过渡轴一级齿轮6、输入轴左轴承端盖7、输入轴8、输入轴左侧轴承9、锁紧螺母10、中间轴齿轮11、中间轴12、中间箱体13、中间轴左端盖轴承14、中间端盖15、中间轴左侧轴承16、左内齿圈17、右内齿圈18、行星架19、中间轴右行星架轴承20、中间轴右侧轴承21、输出轴左轴承22、右侧箱体23、输出轴右轴承24、右侧箱体轴承端盖25、输出轴26、行星轮27、行星轴28、行星轴轴承29、过渡轴右侧端盖30、过渡轴右侧轴承31。

箱体主要由底座1、左侧箱体2、中间箱体13、右侧箱体23组成。输入轴8左侧通过输入轴左侧轴承9安装在左侧箱体2上,输入轴左轴承端盖7通过螺栓与左侧箱体2连接,输入轴8右侧小齿轮与过渡轴一级齿轮6啮合。

过渡轴5左侧通过过渡轴左侧轴承4安装在左侧箱体2上,右侧通过过渡轴右侧轴承31安装在中间端盖15上。过渡轴5的左右两端均有轴承端盖,过渡轴左轴承端盖3通过螺钉与左侧箱体2连接,过渡轴右轴承端盖30通过螺钉与中间端盖15连接。

中间轴齿轮右侧通过中间轴12轴肩定位,左侧通过锁紧螺母10固定在中间轴12上。输入轴8为齿轮轴,其齿轮与过渡轴一级齿轮6啮合,过渡轴第二级小齿轮与中间轴齿轮11啮合,经过两对齿轮啮合,输入轴带动中间轴12转动。

中间轴12左侧通过中间轴左端盖轴承14和中间轴左侧轴承16分别安装在中间端盖15和行星架28上,右侧通过中间轴右行星架轴承20和中间轴右侧轴承21分别安装在右内齿圈18和输出轴26上。

中间轴12为齿轮轴,其齿轮为行星轮系的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轮27啮合。行星轮27的齿宽较长,与左内齿圈17和右内齿圈18同时啮合,其中左内齿圈17与中间箱体13为刚性连接,固定不动,输出轴26的左侧与右内齿圈18为刚性连接,输出轴26的右侧通过输出轴左轴承22和输出轴右轴承24安装在右侧箱体26上,右侧箱体轴承端盖25通过螺钉安装在右侧箱体23上。

行星轮27通过键与行星轴28连接,行星轴28通过行星轴轴承29安装在行星架19上。中间轴12驱动行星轴28转动,行星轴28驱动右内齿圈18与输出轴26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