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246发布日期:2019-11-09 00: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流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截止阀在工作时通过阀杆来驱动阀瓣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流道的联通或隔断。

现有的截止阀中,当阀瓣隔断流道时,流道内的流体介质会不断作用于阀瓣,对阀瓣造成压力。同时在长时间的使用工况下,阀杆易产生疲劳,会出现阀瓣无法完全隔断流道的情况,以致阀瓣与阀体内存在间隙,使得流道内的流体介质会通过该间隙进行流动,从而导致阀瓣与阀体间的密封性变差,容易使截止阀密封失效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通过限位构件与阀杆上限位槽的卡配,来加固阀杆的位置,从而使阀瓣与阀体的密封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阀杆和阀瓣,所述的阀杆与阀瓣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阀杆可驱动阀瓣沿阀杆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由所述的阀瓣联通或者隔断的流道,所述的流道包括有进流道及出流道,所述的阀杆的一侧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的阀体外壁开设有将限位槽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阀体外壁于该通孔的附近设置有限位构件,当所述的阀瓣隔断流道时,所述的限位构件可伸入限位槽并与之构成卡配;所述的限位构件包括铰接座、卡钩及复位扭簧,所述的铰接座固定设置于阀体的外壁,所述的卡钩包括钩身及与钩身一体设置的钩头,所述的钩身与铰接座铰接设置,且在钩身的转动下钩头会伸入至限位槽并与之构成卡配,所述的钩身与铰接座的铰接处设有所述的复位扭簧,所述的复位扭簧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力使钩头具有向限位槽复位的趋势;所述的钩头固定设置有使钩头脱离限位槽的施力件;所述的阀瓣内开设有一储水腔,所述的储水腔连接有一储水通道并通过该储水通道与出流道相连通;所述的进流道和出流道内均固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凸筋,各所述的螺旋凸筋均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杆带动阀瓣向下移动,并与阀体相抵构成密封时,此时流道内的流体介质由于受到阀瓣的阻挡处于隔断状态;当阀杆带动阀瓣向上移动,且阀瓣与阀体分离时,此时流道内的流体介质可顺利通过流道,实现流道的联通。在截止阀的使用中,阀瓣会隔断流道,使进流道内的流体介质不会通过出流道流出,实现截止阀的关闭。在阀瓣隔断流道的期间,进流道内的流体介质会不断对阀瓣造成压力,使阀瓣与阀体的密封处存在泄漏的隐患;同时,截止阀在长时间的使用工况下,阀杆易发生疲劳,会出现阀瓣无法完全隔断流道的情况,以致阀瓣与阀体的密封处出现泄漏,容易使截止阀密封失效而无法正常工作。故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在阀杆上开设限位槽,同时通过阀体外壁的限位构件与限位槽进行卡配,来实现阀杆的加固,在截止阀原有的结构上,通过限位构件与限位槽实现阀杆的二次固定,更合理及有效的保证了阀瓣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限位构件包括铰接座、卡钩及复位扭簧,铰接座与卡钩的钩身铰接,当钩身转动时,卡钩的钩头能伸入限位槽并与之构成卡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优点。同时,通过复位扭簧对卡钩施加作用力,让钩头能一直朝限位槽的方向转动,无需手动实现卡配,方便用户的使用。另外,阀体还设有一施力件,用户通过施力件可反方向转动钩头,来完成卡钩与限位槽分离的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阀瓣开设有储水腔,出流道内的流体介质可流至并填充于储水腔内,通过流体介质的填充来补偿阀瓣中用于开设储水腔所占用的空间。由于阀瓣中开设有储水腔,可节约阀瓣的生产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流体介质的填充来增加阀瓣的总重量,密封效果更佳。另外,进流道及出流道内均设有螺旋凸筋,通过螺旋凸筋来分流流道内的流体介质,降低流体介质对流道内壁的冲刷力度,从而实现降噪。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施力件由拉绳及拉环构成,所述的拉绳一端与钩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及拉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拉绳用于传递作用力,拉环则有利于用户施力,方便用户拉动钩头使钩头朝远离限位槽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储水通道与出流道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储水通道与储水腔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流体介质自身的重力下,保证了出流道内的流体介质能流至储水腔内,同时也能防止储水腔内的流体介质流出,使流体介质能留在储水腔内。另外,在出流道内的流体介质会不断施加压力于阀瓣,使阀瓣更好的下压增加与阀体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杆上部分的两侧均设置有填料,所述的填料的上方设置有隔环,所述的隔环上方设置有挤压填料的填料压盖,所述的填料压盖设置有与阀体螺纹配合的螺栓,该螺栓的头部与填料压盖上方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料的设计,有效密封了阀体内流体介质与大气之间的联通,使整体阀体不会产生泄露现象。填料压盖的设计,更是对不同填料材料、深度起到密封作用。填料压盖与阀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设置,使填料通过填料压盖的挤压紧密设置于阀体及阀杆之间,使密封更加可靠,防止因填料松动而使流道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阀体;2、阀杆;20、限位槽;3、阀瓣;30、储水腔;31、储水通道;41、铰接座;42、卡钩;421、钩身;422、钩头;43、复位扭簧;51、进流道;52、出流道;6、施力件;61、拉绳;62、拉环;7、螺旋凸筋;81、填料;82、隔环;83、填料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密封性强的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阀杆2和阀瓣3,阀杆2与阀瓣3固定连接,且阀杆2可驱动阀瓣3沿阀杆2的轴向实现往复移动,阀体1内设置有由阀瓣3联通或者隔断的流道,流道包括有进流道51及出流道52,通过阀杆2的带动可使阀瓣3上下往复移动,以将进流道51和出流道52联通或隔断。

阀杆2上部分的两侧均设置有填料81,填料81的上方设置有隔环82,隔环82上方设置有挤压填料81的填料压盖,填料压盖83设置有与阀体1螺纹配合的螺栓,该螺栓的头部与填料压盖83上方相抵。填料81的设计,有效密封了阀体1内流体介质与大气之间的联通,使整体阀体1不会产生泄露现象。填料压盖83的设计,更是对不同填料81材料、深度起到密封作用。

其中,阀杆2的一侧开设有一限位槽20,阀体1外壁开设有将限位槽20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阀体1外壁于该通孔的附近设置有限位构件,当阀瓣3截断流道时,限位构件可伸入限位槽20并与之构成卡配。

具体地,限位构件包括铰接座41、卡钩42及复位扭簧43,铰接座41固定设置于阀体1的外壁,卡钩42包括钩身421及与钩身421一体设置的钩头422,钩身421与铰接座41铰接设置,且在钩身421的转动下钩头422会伸入至限位槽20并与之构成卡配,钩身421与铰接座41的铰接处设有所述的复位扭簧43,复位扭簧43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力使钩头422具有向限位槽20复位的趋势。当阀瓣3未隔断流道时,钩头422会抵在阀杆2的侧壁;当阀杆2向下移动并带动阀瓣3将流道隔断时,阀杆2上的限位槽20会跟随阀杆2下移,直至移动到阀体1的通孔处,卡钩42在复位扭簧43的作用下其钩头422会正好伸入至限位槽20内并与之构成卡配。通过卡钩42与限位槽20实现阀杆2的加固,更合理及有效的保证了阀瓣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

另一方面,钩头422固定设置有使钩头422脱离限位槽20的施力件6,该施力件6由拉绳61及拉环62构成,拉绳61一端与钩头4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环62固定连接。拉绳61为不具有弹性的线材,用户通过拉动拉环62可带动钩头422朝远离限位槽20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卡钩42和限位槽20分离,此时阀杆2可正常上升以将流道开放。

另外,阀瓣3内开设有一储水腔30,储水腔30连接有一储水通道31并通过该储水通道31与出流道52相连通;储水通道31与出流道52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储水通道31与储水腔30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通过储水腔30可节约阀瓣3的生产材料,同时利用出流道52内流体介质的压力提高阀瓣3的密封性能。

另外,进流道51和出流道52内均固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螺旋凸筋7,各螺旋凸筋7均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状结构。当流体介质流通过时,螺旋凸筋7可降低流体介质对流道内壁的冲刷力度,从而实现降噪。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