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阀阀体及恒温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3547发布日期:2020-02-28 07:2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阀阀体及恒温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恒温阀体及恒温阀。



背景技术:

恒温阀是现有的常用卫浴设备。一般的恒温阀芯只能实现对于出水温度的控制,所以现有的恒温阀大多会配合一个开关阀芯对流量进行控制。但是普通的开关阀芯只能对一支水路的流量进行控制,这样需要在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各安装一个开关阀芯,导致阀体体积增大,使用操控不便。相应的如果使用双开关阀芯即能克服上述问题,同时对两支水路进行控制。

专利号为20122023105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结构的双开关恒温阀,包括双开关阀芯和恒温阀芯及一体式阀体,该一体式的阀体上开设有装配双开关阀芯的第一腔和装配恒温阀芯的第二腔,第二腔处于第一腔一侧,第一腔底部开设有垂直第一腔底面的冷水出水孔和热水出水孔,冷水出水孔和热水出水孔分别通过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连通第二腔。为了阀体能够实现注塑加工,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呈直线状,一端连通阀体外侧,使用时通过螺堵对该端进行封堵。则导致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整体长度较长,注塑时抽芯不便,同时也导致组装时较为困难。

专利号为20132019447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的恒温阀芯腔处于双开关阀芯腔正下方,双开关阀芯腔底面设置有连通恒温阀芯腔的冷水出水孔和热水出水孔,连通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的冷水进水孔和冷水进水孔,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分别处于恒温阀芯腔两侧。由于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需要分别连通冷水进水孔和热水进水孔,同时恒温阀芯腔也位于该处,冷水进水孔和热水进水孔不能与恒温阀芯腔连通,从而导致冷水进水孔和冷水进水口的连通面积较小、热水进水孔和热水进水口的连通面积较小,影响阀体通流能力。同时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需要与供水管道连接,该水龙头的各个接口设置在阀体侧面,导致连接管道时,管道凸出于墙面,暴露在使用者的视野中,影响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阀阀体,恒温阀芯腔内的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直接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第二出水孔和第一出水孔直接连通恒温阀芯腔,从而方便阀体注塑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恒温阀阀体,阀体上开设有恒温阀芯腔、开关阀芯腔、混合水出水通道、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开关阀芯腔底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其特征是:恒温阀芯腔处于开关阀芯腔下方一侧,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处于恒温阀芯腔下方另一侧,第一进水通道处于阀体左侧,第二进水通道处于阀体右侧,第一进水孔沿开关阀芯腔轴线方向连通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孔沿开关阀芯腔轴线方向连通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沿开关阀芯腔轴线方向连通恒温阀芯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恒温阀芯腔和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分别处于双开关阀芯腔下方一侧,开关阀芯腔的投影和恒温阀芯腔、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的投影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从而使得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能够垂直阀芯腔底面分别直接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这样不会对阀体的浇筑产生影响,但是可以方便阀体的注塑加工。当使用注塑的方法对阀体进行加工时,只需通过两根型芯进行抽芯就能形成相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进水孔以及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孔。同时也能使得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直接连通恒温阀芯腔。由于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错开设置,恒温阀芯腔的设置不会影响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进水孔之间的通流面积,从而能够较好的保证通流量。同时阀体体积更小,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开关阀芯腔轴线垂直恒温阀芯腔轴线、第一进水通道轴线及第二进水通道轴线,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轴线与恒温阀芯腔轴线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注塑时模具一般都是方形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轴线与恒温阀芯轴线平行,模具内的芯轴孔能够与模具表面垂直,从而方便模具加工。

优选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供水管道连接并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外端;或者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外端设置有堵头,连接头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中部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端部时,阀体整体结构较为方便,模具内无需另外设置一根单独的芯板来形成连通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的流道。

连接部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中部,可以调整连接部的朝向,使其垂直墙面或者朝向底面,从而能够方便连接部与供水管道的连接,供水管道也无需凸出墙面或者在墙面内开设安装腔放置阀体。

优选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的外端安装有流量调节杆,流量调节杆前端设有与第一进水通道或者第二进水通道内壁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伸入到连接部与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的连接口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流量调节杆的设置可以对连接部与第一进水通道或第二进水通道连接口处的通流面积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平衡冷水和热水进水压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冷水水压会大于热水水压,此时可以转动流量调节杆,使得流量调节杆前端的弧形面对连接口处进行遮挡,从而减小连接口的通流面积,增加该处的压损,从而减小冷水压力,使流入到恒温阀芯的冷水压力和热水压力基本处于接近的状态。若冷水压力过大会影响热水进入到阀体内的流量,影响恒温阀芯的调温。

优选的,开关阀芯腔内设置有安装凸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阀体的整体体积,减少材料使用。由于开关阀芯腔及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外侧面为圆形,并且恒温阀芯腔、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位于开关阀芯腔下方,若将开关阀芯直接安装在开关阀芯腔内,则要求开关阀芯腔底面为平面,而恒温阀芯腔的外侧面直径远大于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的直径,导致开关阀芯腔底部的厚度较大,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壁厚较大,在注塑冷却时材料会发生收缩,导致开关阀芯腔底面不平整。安装凸台的设置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开关阀芯安装后开关阀芯底面与安装凸台顶面抵触、密封,既能减少材料使用,同时也能避免壁厚过大产生的变形。

优选的,两个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连接部和开关阀芯腔外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加两个连接部与周边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阀,包括上述阀体,阀体的恒温阀芯腔内安装有恒温阀芯组件,开关阀芯腔内安装有双开关阀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双开关阀芯可以同时对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量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对该恒温阀的过流量进行调节。恒温阀芯调定出水温度后可以自动对冷、热水混合比例进行调节,从而保持出水温度保持恒定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盒和盖板,安装盒底面或者背面设置有供连接部伸出的安装盒的连接通孔,安装盒侧面和正面分别安装有调温手轮及流量控制手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通孔的设置可以使得冷、热水供水管道能够从安装盒下方与连接部进行连接。连接通孔设置在该处,相对于设置在安装盒朝向墙体的侧面,管道连接更加方便,同时由于安装盒的遮挡,不会影响恒温阀的整体美观。调温手轮和流量控制手轮设置在安装盒侧面,方便使用者对水温及水流量进行调节。

优选的,混合水出水通道从盖板上方穿出;或者混合水出水通道轴线与恒温阀芯腔轴线平行并穿出调温手轮另一侧的阀体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水出水通道从盖板上方穿出或者从设有调温手轮另一侧的阀体侧面穿出,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混合水出水通道与用水管道的连接。

优选的,盖板长度长于安装盒长度,盖板上端形成放置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恒温阀阀体体积较小,相应的安装盒也可以做的较小,从而节省材料。盖板长度长于安装盒长度,可以增加放置面的面积,从而使得放置面上能够放置更多的物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开关阀芯腔、恒温阀芯腔及第一进水通道及第二进水通道位置的调整,使得开关阀芯腔底部的第一进水通孔和第二进水通孔能够垂直开关阀芯腔底面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孔和第二出水通孔能够垂直开关阀芯腔底面连通恒温阀芯腔,从而简化阀体的整体结构,方便阀体的注塑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剖视图一;

图4位实施例一的立体剖视图二;

图5为实施例一中流量调节杆处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流量调节杆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爆炸图一;

图8为实施例二的爆炸图二;

图9为实施例二的安装盒立体图。

附图标记:1、阀体;2、开关阀芯腔;3、恒温阀芯腔;4、混合水出水通道;5、第一进水通道;6、第二进水通道;7、第一进水孔;8、第二进水孔;9、第一出水孔;10、第二出水孔;11、连接部;12、堵头;13、流量调节杆;14、弧形面;15、连接口;16、安装凸台;17、加强筋;18、双开关阀芯;19、恒温阀芯;20、安装盒;21、盖板;22、连接通孔;23、调温手轮;24、流量控制手轮;25、放置面;26、定位柱;27、u形槽;2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恒温阀阀体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恒温阀阀体,阀体1上开设有恒温阀芯腔3、开关阀芯腔3、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开关阀芯腔3呈圆柱状,用于安装双开关阀芯18。开关阀芯腔3底面开设有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开关阀芯腔3开口处还设置有螺纹,便于压盖等固定件将双开关阀芯18固定在开关阀芯腔3内。如图1所示,恒温阀芯腔3设置在开关阀芯腔3下方一侧,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处于开关阀芯腔3下方另一侧,其中第一进水通道5处在恒温阀芯腔3左侧,第二进水通道6处在恒温阀芯腔3右侧。恒温阀芯腔3轴线与开关阀芯腔3轴线在立体空间内垂直,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轴线与开关阀芯腔3轴线也在立体空间内垂直。同时第一进水通道5、第二进水通道6及开关阀芯腔3轴线平行设置。

如图4所示,第一进水通道5处于第一进水孔7下方,第一进水孔7和第一进水通道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第二进水通道6处于第二进水孔8下方,第二进水孔8和第二进水通道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合部分。开关阀芯腔3底面上的第一进水孔7沿开关阀芯腔3轴线方向延伸连通第一进水通道5,第二进水孔8沿开关阀芯腔3轴线方向延伸连通第二进水通道6。

如图3所示,相应的第一出水孔9、第二出水孔10及恒温阀芯腔3的投影在水平面内具有重合部分。第一出水孔9和第二出水孔10也沿开关阀芯腔3轴线方向延伸连通恒温阀芯腔3。

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这样设置,在采用注塑的方法对阀体1进行加工时,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能与恒温阀芯腔3一起抽芯形成,抽芯较为方便。同时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第二出水孔10与第一进水通道5、第二进水通道6、恒温阀芯腔3的相对位置这样设置,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能够直接连通第一进水通道5、第二进水通道6及恒温阀芯腔3,无需使用其他连通流道进行连接,从而简化阀体1内的流道结构,使整体流道长度较短,方便加工。

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上还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第一进水通道5或第二进水通道6连通。连接部11端部与供水管道连接,用于将外界通入的冷水或者热水引入都阀体1内。连接部11可以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5或者第二进水通道6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5或者第二进水通道6的侧面。如图2和4所示,连接部11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的侧面,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的端部安装有用作堵头12的流量调节杆13。流量调节杆13包括弧形面14,弧形面14与第一进水通道5或者第二进水通道6内壁贴合。同时弧形面14处在连接部11和进水通道的连接口15处,转动流量调节杆13时,弧形面14可以对连接部11和进水通道处的连接口15进行遮挡,从而改变进水面积,从而调节进水压力。

开关阀芯腔3底部还设置有安装凸台16,安装凸台16凸出开关阀芯腔3底面,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与安装凸台16上表面连通。开关阀芯安装在开关阀芯腔3内时,开关阀芯底面与安装凸台16上表面抵触密封,第一进水孔7、第二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及第二出水孔10与开关阀芯腔3底面上的进出水孔连通,从而实现对于进出水的控制。

同时两个连接部1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7,连接部11与开关阀芯腔3外侧面之间也连接有加强筋17,从而对连接部11和阀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增强。

实施例二,一种恒温阀

如图7和图8所示,一种恒温阀,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阀体1、安装盒20和盖板21。阀体1安装在安装盒20和盖板21之间,阀体1的开关阀芯腔3内安装有双开关阀芯18,恒温阀芯腔3内安装有恒温阀芯19。安装盒20底面上开设有两个连接通孔22,阀体1上的两个连接部11处在连接通孔22内,外界的管道通过连接通孔22与连接部11进行连接。开关阀芯腔3朝向安装盒20正面,双开关阀芯18的把手从安装盒20正面伸出并套设有流量控制手轮24。恒温阀芯腔3朝向安装盒20右侧面,恒温阀芯19的把手从安装盒20的右侧面伸出并安装有调温手轮23。混合水出水通道4朝向盖板21,出水管道从盖板21上方穿入到安装盒20内与混合水出水通道4连接。

安装盒2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处在第一进水通道5和第二进水通道6外端,对第一进水通道5或第二进水通道6的端部进行抵触定位,一方面对阀体1的左右位置进行确定,另一方面也对流量调节杆13进行限位,防止流量调节杆13脱出第一进水通道5或第二进水通道6。安装盒20内还设置有定位柱26,定位柱26内开设有螺纹孔,开关阀芯腔3两侧的加强筋17上设置有u形槽27,u形槽27卡在定位柱26外侧,通过螺钉可以将阀体1固定在定位柱26上,定位柱26可以对阀体1的前后位置进行确定,螺钉可以对阀体1上下位置进行确定。此外,盖板21长度大于安装盒20长度,使得盖板21上端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放置面25,可以放置洗漱用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