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3145发布日期:2020-05-01 17:3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



背景技术:

在专利号为zl200920063982.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有效地解决了供水部门长期存在的异常放水导致的水表不计数、滴水、水表启动不灵等带来的漏损和经济损失的问题,并解决了生活中用户用水的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环境长期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该阀门的止回阀芯的弹簧失效或者密封圈的损坏会导致阀门失去止回功能,同时较差的水质以及长周期的使用时间也会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而在人工检修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拆卸来判断阀门的状况以进一步检修,工作量大且不利于日常观察阀门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包括可以手动开关的第一阀体以及可以自动开关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的出水端,所述第二阀体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以及可以自动开闭水流通道的防漏止回部,水流通道内壁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瓣页,若干导流瓣页位于防漏止回部的进水端,若干导流瓣页在常态下可拼合并闭合流道,同时可在水流作用下朝向防漏止回部打开而形成一个将水流导向防漏止回部的锥形通道。

优选的,若干所述的导流瓣页由一块橡胶板切割成若干瓣扇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扇形导流瓣页的弧长较大端相互连接,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朝向防漏止回部打开,形成锥形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体在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可拆卸的贴合设置在导流瓣页的进水端。

优选的,所述防漏止回部设置有阀芯和阀门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阀门设置在阀芯的进水端,所述阀芯包括头部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水流通道内,所述头部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底座,从而将头部顶持在阀门上,并闭合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靠近头部的一端设置为硅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体于防漏止回部的进水端设置有安装槽,并将阀门固定在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体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设置在导流瓣页靠近防漏止回部的一端,从而限制导流瓣页的打开程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瓣页设置为四瓣。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体为以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透明的阀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为球阀、闸阀或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既便于制造,又便于售后安装以及更换;防漏止回部提供防滴漏功能的同时,加上导流瓣页的作用可以针对异常用水或其他情况导致的水回流提供了双层保险,避免了水回流带来的破坏;透明的第二阀体方便于日常生活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对阀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极大程度地节省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难度,同时还提高了用户体验;第一阀体均采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开关阀,即使是在损坏的条件下,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自行购买配件从而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的剖视图;

图中,101-第一阀体,102-第二阀体,103-阀芯,104-阀门,105-导流瓣页,106-滤板,107-限位圈,108-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滴漏止回多功能一体阀,包括可以自动开关的第二阀体102以及可以手动开关的第一阀体101,所述第一阀体101螺纹连接于第二阀体102的出水端,螺纹连接的方式是为了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便于维护与修理,所述第二阀体102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以及可以自动开闭水流通道的防漏止回部,水流通道内壁周向设置有若干导流瓣页105,若干导流瓣页105位于防漏止回部的进水端,若干导流瓣页105在常态下可拼合并闭合流道,同时可在水流作用下朝向防漏止回部打开而形成一个将水流导向防漏止回部的锥形通道,所产生的锥形水流相对于阀体通道形成的水流,其截面更小,且产生作用的压力更大,可以加快防漏止回部的打开,同时,这种结构的导流瓣页,在水回流时,水压作用在导流瓣页朝向防漏止回部的端面上,使得若干导流瓣页快速向周面中心聚拢,从而起到止回的效果,可以在防漏止回部失效的情况下,发挥二次止回的功能,以减少损失或者其他不利情况。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的导流瓣页105由一块橡胶板切割成若干瓣扇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扇形导流瓣页105的弧长较大端相互连接,水流通道内壁预先焊接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的挡圈,在安装导流瓣页105时,利用螺纹紧固件,将其钉合在挡圈上,安装后的导流瓣页106,在水流作用下能够朝向防漏止回部打开,形成锥形通道,由于橡胶材料的回复能力强,且耐久度高,而且在生活用水方面的运用比较广泛,因而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导流瓣页105具有更好地耐久度。

考虑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入户的自来水携带小石子或者其他有害杂质颗粒,因而本实用新型申请在所述第二阀体102在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滤板106,所述滤板106可拆卸的贴合设置在导流瓣页105的进水端,并以螺钉紧固件紧固在在水流通道内,滤板在发挥过滤功能的同时,阻止导流瓣,105向滤板打开,可拆卸的设置方式使得滤板在发挥过滤功能的同时,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对阀体的清洗,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并降低工作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中,所述防漏止回部设置有阀芯103和阀门104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阀门104设置在阀芯103的进水端,所述阀芯103包括头部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水流通道内,所述头部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底座,从而将头部顶持在阀门104上,并闭合阀门104;在进水的作用下,头部受力从而压缩复位弹簧,头部向底座移动,从而打开阀门104;复位弹簧的还原,使得头部远离底座,并顶持阀门104,从而重新关闭阀门104。

而为了提高防漏止回部在关闭时的密闭效果,所述阀门104靠近头部的一端设置为硅胶垫圈,硅胶垫圈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第二阀体102于防漏止回部的进水端设置有安装槽108,并将阀门104固定在安装槽108内。

考虑到导流瓣页105在水流作用下的打开程度会影响锥形通道形成,所述第二阀体102设置有限位圈107,所述限位圈107设置在导流瓣页105靠近防漏止回部的一端,从而限制导流瓣页105的打开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瓣页105设置为四瓣,四瓣导流瓣页易于切割成型,加工难度小。

而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或者用户观察第二阀体的内部构造及其使用状态,应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阀体为以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透明的阀体。

同时考虑到制造以及安装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阀体101设置为球阀、闸阀或截止阀,所选阀体都是常用阀体,以便于制造、安装以及更换。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