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057发布日期:2020-03-17 14:09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尤指一种不易让使用者受伤、及除了增加下压空间还同时具备极佳的抵持效果的弹片结构。



背景技术:

按,弹片的运用非常的广,如中国台湾专利字第m275691号「接地弹片改良结构」,包含一焊接部及一支撑部,以分别与印刷电路板及可导电元件呈电性连接,在焊接部及支撑部之间设有一弹性部,可做为承载时的缓冲;又上述支撑部由弹性部的一端水平延伸而成,其设有一向下弯折的抵压面,抵压面的端部置于弹性部的上方,可在支撑部受到重压时,向下抵压弹性部,以形成有效的支撑力量;适用于笔记型电脑(nb)、个人数位助理(pda)、网路拨接器(modem)等数位电子产品的接地使用者。

然上述接地弹片改良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虽上述弹片得以进行弹力支撑,但因在受到挤压时,其抵压面因与平面相抵触,虽具有支撑性,但也因此导致限制了弹性的下压距离,倘若抵压面不抵触平面,则会发生支撑部在受挤压时,发生可能因下压力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加速变形而损坏。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此种不易让使用者受伤、及除了增加下压空间还同时具备极佳的抵持效果的弹片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片,能够通过第一抵持部及第二抵持部的设计,让本实用新型受到下压力时,得以达到绝佳的抵持效果,且同时增加下压空间,更不会使其倾斜弯曲变形,可让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得到正确的受压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第一弯折部及第五弯折部的设计,让使用者在安装或出货期间不会被刺伤或刮伤,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弹片结构,该弹片主要包括:一第一基部,其一端乃向上延伸弯折有一弯折度大于180度的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弯折部一端乃直线延伸形成有一第一抵持部,该第一抵持部一端乃抵触该第一基部;一由该第一基部背离该第一弯折部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二弯折部;一由该第二弯折部背离该第一基部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二基部;一由该第二基部背离该第二弯折部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三弯折部;一由该第三弯折部背离该第二基部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三基部;一由该第三基部背离该第三弯折部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四弯折部;一由该第四弯折部背离该第三基部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四基部;一由该第四基部背离该第四弯折部的端处向下延伸弯折的第五弯折部,其弯折度乃大于180度;及一由该第五弯折部背离该第四基部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二抵持部,该第二抵持部一端乃抵触该第四基部。

进一步,该第二弯折部及该第四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65度至175度之间。

进一步,该第三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55度至165度之间。

进一步,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五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95度至205度之间。

进一步,其中该第一基部及该第四基部的长度乃为5.3mm至5.7mm,宽度乃为2.3mm至2.7mm。

进一步,该第二基部及该第三基部的长度乃为3.2mm至3.6mm,宽度为2.3mm至2.7mm。

进一步,该第一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该第三弯折部、该第四弯折部及该第五弯折部的宽度乃与该第一基部、该第二基部、该第三基部及该第四基部相同。

进一步,该第一基部与该第四基部之间的距离为6.3mm至6.7mm。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当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基部受到向第一基部方向的抵压力时,可借由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承受必要的压力而形成弹性,此外,同一时间,因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并未抵触第二基部与第三基部,故,可具有绝佳的弹力性质;另外,在受抵压时,第二抵持部可有效抵持第四基部下方,让第四基部受压时不易产生变形,有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增加弹性空间外,还具有更耐用的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接地弹片改良结构所存在的虽弹片得以进行弹力支撑,但因在受到挤压时,其抵压面因与平面相抵触,虽具有支撑性,但也因此导致限制了弹性的下压距离,倘若抵压面不抵触平面,则会发生支撑部在受挤压时,可能因下压力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加速变形而损坏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实用新型如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挤压形变示意图。

【符号说明】

弹片1第一基部11

第一弯折部12第一抵持部13

第二弯折部14第二基部15

第三弯折部16第三基部17

第四弯折部18第四基部19

第五弯折部20第二抵持部21

开关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前视图、后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弹片1包括:

一第一基部11,其一端乃向上延伸弯折有一弯折度大于180度的第一弯折部12,本实施例的第一弯折部12的弯折角度以195度至205度之间做为实施,精确值可进一步为200度;且该第一弯折部12一端乃直线延伸形成有一第一抵持部13,该第一抵持部13一端乃抵触该第一基部11;

一由该第一基部11背离该第一弯折部12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二弯折部14,所述第二弯折部14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65度至175度之间,本实施例以170度做为实施;

一由该第二弯折部14背离该第一基部11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二基部15;

一由该第二基部15背离该第二弯折部14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三弯折部16,所述第三弯折部16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55度至165度之间;

一由该第三弯折部16背离该第二基部15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三基部17;

一由该第三基部17背离该第三弯折部16的端处向上延伸弯折的第四弯折部18,所述第四弯折部18的弯折角度乃介于165度至175度之间,本实施例以170度做为实施;

一由该第四弯折部18背离该第三基部17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四基部19;

一由该第四基部19背离该第四弯折部18的端处向下延伸弯折的第五弯折部20,其弯折度乃大于180度,本实施例的第五弯折部20的弯折角度以195度至205度之间做为实施,精确值可进一步为200度;及

一由该第五弯折部20背离该第四基部19的端处直线延伸形成的第二抵持部21,该第二抵持部21一端乃抵触该第四基部19。

另外,以长度与宽度而言,所述第一基部11及第四基部19的长度可为5.3mm至5.7mm,本实施例以5.5mm做为举例,而宽度为2.3mm至2.7mm,本实施例以2.5mm做为实施。

又其第二基部15及第三基部17的长度可为3.2mm至3.6mm,本实施例以3.4mm做为举例,而宽度可为2.3mm至2.7mm,本实施例以2.5mm做为举例。

再其所述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14、第三弯折部16、第四弯折部18及第五弯折部20的宽度乃与该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5、第三基部17及第四基部19相同。

最后在所述的第一基部11与第四基部19之间的距离可为6.3mm至6.7mm,本实施例以6.5mm做为实施。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图4、图7、图8及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实施示意图、实施示意侧视图及挤压形变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的弹片1可运用在车辆的开关3上,以做为开关3的弹性片,如此,以当使用者在按压开关3时,因其开关3与第四基部19为贴紧状态,当按压而产生下压力时,会对第四基部19往第一基部11方向移动,进而使压力依序从第四弯折部18、第三基部17、第三弯折部16、第二基部15、第二弯折部14,最后抵达第一基部11,第四弯折部18、第三弯折部16及第二弯折部14会产生形变,以缩短第一基部11与第四基部19的距离。另外,又因第四弯折部18、第三弯折部16及第二弯折14部具有其一定的弹性应力,故,当使用者放开开关3时,第四弯折部18、第三弯折部16及第二弯折部14会产生回弹的力道,以将开关3顶回复位。

除此之外,在开关3以面的方式贴合第四基部19并产生下压力时,因第二抵持部21的一端乃抵持住第四基部19的下方处,如此当第四基部19被开关3下压时,可受到第二抵持部21的支撑,达到让第四基部19不易变形的优势,增加其使用的耐久性;且又因第一抵持部13与第二抵持部21分别不连接第二基部15与第三基部17,故让本实用新型受到开关3压力时,可具有更佳的压缩行程。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点:

一、通过第一抵持部13及第二抵持部21的设计,让本实用新型受到下压力时,得以达到绝佳的抵持效果,且同时增加下压空间,更不会使其倾斜弯曲变形,可让第二弯折部14、第三弯折部16及第四弯折部18得到正确的受压方向。

二、通过第一弯折部12及第五弯折部20的设计,让使用者在安装或出货期间不会被刺伤或刮伤,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结构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