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及制动器、制动系统、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048发布日期:2020-03-17 14:0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及制动器、制动系统、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还涉及制动器、制动系统、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分为毂式和盘式两大类,均为摩擦式,即通过摩擦力使行驶中的车辆制动,传统的毂式制动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容易积聚,当车辆连续制动,尤其是载重车辆在长坡道连续制动时,制动毂温度逐渐升高达数百摄氏度,使制动毂过热开裂以致制动器失效,很容易造成道路安全事故,当制动毂温度超过轮胎橡胶的硫化温度时,轮胎很容易起火造成火灾事故。

针对该技术问题,发明人在申请号为201610092457.9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安全低温制动器,两片制动蹄中设置有通过短接管相连后连接进出水管的冷却管路;经过十数万公里的行驶测试,实用新型人发现与冷却管路相连的外露接头,随着制动蹄的冷热缩胀,以及往复动作、震动等因素的影响,有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可能导致制动器的冷却管路泄漏,冷却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地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包括通过制动蹄销转动连接于制动墙板的制动蹄,所述制动蹄中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制动蹄销上设置有进出流道和中转流道,所述制动墙板中设置有过渡流道,所述进出流道、冷却流道、中转流道、过渡流道依次连通形成冷却管路;与冷却流道连通的内进出流道口、内中转流道口分别位于制动蹄上的制动蹄销孔中,与过渡流道相连的外中转流道口位于制动墙板上的墙板销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制动蹄销上设置有槽,所述内进出流道口、内中转流道口、外中转流道口设置于槽中。一方面通过槽形成一定的流动空间,便于冷却介质的顺畅流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拆装时流道口磨损密封环,进一步降低冷却管路泄漏的风险,提高制动器冷却功能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制动蹄销固定连接于设置在制动蹄上的制动蹄销孔,转动连接于设置在制动墙板的墙板销孔。如此设置,使温度变化较大的进出流道与冷却流道、中转流道之间不会因相对转动而产生意外的泄漏,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而墙板销孔处温度变化较小,制动蹄销的小角度转动不至于影响中转流道、过渡流道之间连通,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却管路泄漏的风险,提高制动器冷却功能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制动蹄销孔和墙板销孔采用对称式分布;可以使制动蹄销受力均匀。

制动器,包括上述的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

制动系统,包括上述的制动器。

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器。

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流道之间没有外露的接头,进出流道的外进出流道口可以延伸至制动蹄销的远端,大幅降低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冷却管路泄漏的风险,提高制动器冷却功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爆炸图。

图3为制动蹄与制动蹄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制动蹄后视图。

图5为图4的z向剖视图。

图6为图4的w向剖视图。

图7为图4的a向剖视图。

图8为制动蹄销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制动墙板结构正视图。

图10为图9的g向剖视图。

图11为制动器结构爆炸图。

图12为制动器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制动系统安装状态示意图。

1是制动毂,2是制动片,3是制动蹄,4是制动墙板,5是调整臂,6是螺栓,7是轮毂,8是制动轴组件,9是复位弹簧,10是滚轮,11是防尘板,12是制动蹄销,13是定位螺钉,14是冷却流道,15是空心铆钉,16是进出流道,17是中转流道,18是过渡流道,19是接柱螺杆,20是墙板螺丝,21是制动蹄堵头,22是制动蹄密封圈,23是制动蹄销孔,24是蹄销堵头,25是墙板衬套,26是墙板密封圈,27是外中转流道口,28是通道,29是外进出流道口,30是内进出流道口,31是内中转流道口,32是制动器,33是泵,34是水箱,35是管道,36是凸轮,37是延长部,41是墙板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制动器冷却管路结构,包括两片制动蹄3、制动墙板4;如图3~7所示,所述制动蹄3上设置有制动蹄销孔23,所述制动墙板4上设置有并排的两道墙板销孔41,每根制动蹄销12穿过一片制动蹄3上的制动蹄销孔23和一个墙板销孔41,为了使制动蹄销12受力平衡,一根制动蹄销12所穿过的制动蹄销孔23和墙板销孔41优选对称式分布,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每片制动蹄3上设置有两道对称分布在墙板销孔41两侧的制动蹄销孔23,并且通过穿过制动蹄销孔23壁的定位螺钉13使制动蹄销12与制动蹄销孔23相对固定,制动蹄销12在墙板销孔41中可以转动;同时,制动蹄销孔23中安装有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墙板销孔41中安装有两组墙板密封圈26和墙板衬套25,墙板衬套25用于降低制动蹄销12与墙板销孔41之间的磨损,确保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的密封性。

每片制动蹄3中设置有一条冷却流道14,该冷却流道14的两个端口分别设置在两个制动蹄销孔23内壁的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之间,延伸至滚轮10所在侧再通过通道28连通,制动蹄3内壁的流道工艺孔通过制动蹄堵头21封堵;如图8所示,每根制动蹄销12上设置有进出流道16和中转流道17,连接外部管道的外进出流道口29设置在制动蹄销12的延长部37的端部,分别连通冷却流道14的两个端口的内进出流道口30、内中转流道口31设置在位于两个制动蹄销孔23中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之间的制动蹄销12侧壁,中转流道17的外中转流道口27设置在位于墙板销孔41中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的制动蹄销12侧壁;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制动墙板4中设置有过渡流道18,其两个端口分别位于两个墙板销孔41中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通过如此的设置,所述进出流道16、冷却流道14、中转流道17、过渡流道18依次连通形成了一条贯通的冷却管路;为了确保冷却介质流转的顺畅,以及防止流道口磨损密封圈,制动蹄销12上设置有三道环形的槽,内进出流道口30、内中转流道口31、外中转流道口27各自位于其中每一道槽的底部。

实施例2

制动器32,包括制动毂1、制动片2、两片制动蹄3、制动墙板4、调整臂5,所述制动毂1通过螺栓6安装到轮毂7上,调整臂5的制动轴组件8通过墙板螺丝20固定连接于制动墙板4;现有技术的制动片2有连接于制动毂1,或连接于制动蹄3的两种方式,优选方案如图11和图12所示,制动毂1和制动片2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的铆钉孔,所述制动片2通过空心铆钉15固定连接于制动毂1的内壁;两片制动蹄3同一侧端部各自通过一根制动蹄销12转动连接于制动墙板4,另一侧端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9,并且与设置在调整臂5端部的凸轮36传动,所述制动蹄3与凸轮36传动处安装有滚轮10。

如图1-10所示,所述制动蹄3上设置有制动蹄销孔23,所述制动墙板4上设置有并排的两道墙板销孔41,每根制动蹄销12穿过一片制动蹄3上的制动蹄销孔23和一个墙板销孔41,为了使制动蹄销12受力平衡,一根制动蹄销12所穿过的制动蹄销孔23和墙板销孔41优选对称式分布,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每片制动蹄3上设置有两道对称分布在墙板销孔41两侧的制动蹄销孔23,并且通过穿过制动蹄销孔23壁的定位螺钉13使制动蹄销12与制动蹄销孔23相对固定,制动蹄销12在墙板销孔41中可以转动;同时,制动蹄销孔23中安装有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墙板销孔41中安装有两组墙板密封圈26和墙板衬套25,墙板衬套25用于降低制动蹄销12与墙板销孔41之间的磨损,确保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的密封性。

每片制动蹄3中设置有一条冷却流道14,该冷却流道14的两个端口分别设置在两个制动蹄销孔23内壁的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之间,延伸至滚轮10所在侧再通过通道28连通,制动蹄3内壁的流道工艺孔通过制动蹄堵头21封堵;每根制动蹄销12上设置有进出流道16和中转流道17,连接外部管道的外进出流道口29设置在制动蹄销12的延长部37的端部,分别连通冷却流道14两个端口的内进出流道口30、内中转流道口31设置在位于两个制动蹄销孔23中两组制动蹄密封圈22之间的制动蹄销12侧壁,中转流道17的外中转流道口27设置在位于墙板销孔41中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的制动蹄销12侧壁;所述制动墙板4中设置有过渡流道18,其两个端口分别位于两个墙板销孔41中两组墙板密封圈26之间;通过如此的设置,所述进出流道16、冷却流道14、中转流道17、过渡流道18依次连通形成了一条贯通的冷却管路;为了确保冷却介质流转的顺畅,以及防止流道口磨损密封圈,制动蹄销12上设置有三道环形的槽,内进出流道口30、内中转流道口31、外中转流道口27各自位于其中每一道槽的底部。

所述制动墙板4背面通过接柱螺栓19固定安装有防尘板11,所述制动蹄销12的端部穿过防尘板11,使外进出流道口29延伸至防尘板11的另一侧,进一步降低冷热缩胀导致的接头脱落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冷却管路泄漏的风险,提高制动器冷却功能的可靠性,而且便于拆、装检修。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的制动系统,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制动器32,还包括泵33,水箱34,管道35,水箱34通过管道35连接制动器32的外进出流道口29,管道35上设置有泵33;优选方案是将所有制动器32的外进出流道口29并联于管道35,可以使所有制动器32的温度被控制在大致相当的范围,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泵33可以采用电驱动型,或发动机驱动型,或变速箱驱动型,泵33将水箱34中的冷却介质泵入制动器32,使制动蹄得到冷却,避免热量积聚;若采用电驱动型的泵33,可以结合车辆的制动信号控制泵33的启、停,即车辆制动时泵33启动,非制动时泵33停止;当水箱34中冷却介质被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水箱34一侧的风扇启动加速空气流通以降温。

实施例4

车辆,安装有实施例2所述的制动器32。

实施例5

车辆,安装有实施例3所述的制动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