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隐形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787发布日期:2020-01-21 22:08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板材隐形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连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板材隐形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对于家具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家具本身的功能,更多的注重家具的美观性对生活体验的提升,家具大多为板材制成,板材通过五金件的连接组成家具,在家具行业当中比较常见的五金连接件为螺钉、沉头螺栓以及膨胀螺栓等进行连接;两相互垂直的板材在进行连接的时候,通常都是将连接的一侧设置45°斜面,然后将两板材的45°斜面对齐,之后再通过螺钉、沉头螺栓或者是膨胀螺栓进行连接,但是在完成连接之后的木板的表面会存在多个连接孔,或者是直接将螺钉和螺栓本身裸露在外,这大大的影响了家具的美观性,现在亟需一种将两板材连接之后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开孔以及连接件的连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隐形连接件,其通过将卡接部的卡接杆插入到其中一板材的卡接孔当中,将连接部的连接杆插入到另一板材的连接孔当中,然后将两板材的斜面对齐,将卡接部的卡接块插入到连接部的两卡接板之间,并且使得卡接块与抵紧板相互接触,从而将两板材连接在一起,从外侧观察无法看到开孔和连接件,从而增加了家具的美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隐形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

所述卡接部包括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一侧两端的两卡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块背离卡接杆一侧的卡接块;

卡接块的宽度大于固定块的宽度;

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侧两端的两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背离连接杆一侧底部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部背离支撑板一侧的支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板顶部的两卡接板、固定连接在两卡接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两抵紧板;

两抵紧板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接块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两连接杆插入到板材的两连接孔当中,然后将两卡接杆插入到另一板材的两卡接孔当中,然后使得两板材的斜面相互对齐,使得卡接部位于连接部一侧,然后通过推动板材,使得卡接块插入到两卡接板之间,将固定块插入到两抵紧板之间,从而将连接部与卡接部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板材连接在一起;两板材连接在一起之后,连接槽和卡接槽通过两斜面隐藏住,连接件隐藏在连接槽和卡接槽当中,从外侧观察不到开孔和连接件,从而增加了家具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外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连接杆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凸棱,使得连接杆与板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杆的外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卡接杆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卡接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接凸棱使得卡接杆与板材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背离连接板一端的外周出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背离连接板的一侧朝向靠近连接杆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面,使得连接杆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连接孔当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靠近固定块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斜边,两斜边相互背离的一侧朝向背离卡接杆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面,使得卡接块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支撑板与卡接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抵紧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都设置有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面使得固定块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两抵紧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背离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长度方向与卡接块宽度方向相互平行的配合槽,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配合槽相互配合的配合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槽与配合块相互配合之后,能够防止卡接块在支撑板上发生滑动,使得卡接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背离固定块一侧开设有省料槽,省料槽位于卡接块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且省料槽的长度方向与卡接块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省料槽能够节省制备卡接块的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省料槽当中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在卡接块上的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板能够增加卡接块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卡接板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块的宽度,两抵紧板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块的宽度,抵紧板靠近支撑板一侧与支撑板靠近抵紧板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块靠近固定块一侧以及背离固定块一侧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和卡接部卡接到一起之后,使得连接能够更加紧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部和连接部,先将两连接杆插入到板材的两连接孔当中,然后将两卡接杆插入到另一板材的两卡接孔当中,然后使得两板材的斜面相互对齐,使得卡接部位于连接部一侧,然后通过推动板材,使得卡接块插入到两卡接板之间,将固定块插入到两抵紧板之间,从而将连接部与卡接部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板材连接在一起;两板材连接在一起之后,连接槽和卡接槽通过两斜面隐藏住,连接件隐藏在连接槽和卡接槽当中,从外侧观察不到开孔和连接件,从而增加了家具的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合槽和配合块,配合槽与配合块相互配合之后,能够防止卡接块在支撑板上发生滑动,使得卡接部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在进行使用时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体现卡接槽和卡接孔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卡接部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体现配合槽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体现连接槽和连接孔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体现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体现凹槽的示意图。

图中:1、板材;11、卡接槽;12、卡接孔;13、连接槽;14、连接孔;2、卡接部;21、固定块;22、卡接杆;221、卡接凸棱;23、卡接块;231、斜边;232、省料槽;233、加强板;234、配合槽;3、连接部;31、连接板;32、连接杆;321、连接凸棱;322、竖直槽;323、倾斜面;33、支撑板;331、通槽;332、配合块;333、凹槽;34、支板;35、横板;36、卡接板;361、弧形面;37、抵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板材隐形连接件,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卡接部2;其中一板材1的斜面上沿垂直于板材1背离斜面一侧的方向开设有用于对卡接部2进行容纳的卡接槽11,卡接槽11背离斜面的一侧沿垂直于板材1背离斜面一侧的方向开设有两卡接孔12,卡接孔12的轴线方向与板材1背离斜面的一侧相互垂直,两卡接孔12的轴线所处的平面与板材1相互平行。

参见附图2和附图3,卡接部2包括固定块21、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1一侧两端的两卡接杆22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1背离卡接杆22一侧的卡接块23;卡接杆22的轴向方向与卡接块23设置有卡接杆22一侧相互垂直,两卡接杆22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卡接孔1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卡接块23的宽度大于固定块21的宽度,卡接块23两端与固定块21的两端相互对齐,固定块21位于卡接块23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卡接杆22的外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卡接杆22的轴向方向排布的卡接凸棱221,卡接孔12的直径大于等于卡接杆22的直径,小于卡接凸棱221的直径。卡接块23靠近固定块21一侧的两端都设置有斜边231,两斜边231相互背离的一侧朝向背离卡接杆22的一侧倾斜设置。

参见附图4,卡接块23背离固定块21一侧开设有省料槽232,省料槽232位于卡接块23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且省料槽232的长度方向与卡接块23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省料槽232当中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在卡接块23上的加强板233,加强板233在省料槽232当中沿省料槽23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卡接块23背离固定块21的一侧开设有长度方向与卡接块23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的配合槽234,配合槽234位于卡接块23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参见附图5和附图6,另一板材1的斜面上沿垂直于板材1背离斜面一侧的方向开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背离斜面的一侧沿垂直于板材1背离斜面一侧的方向开设有两连接孔14,连接孔14的轴向方向与板材1背离斜面的一侧相互垂直,两连接孔14的轴线所处的平面与板材1相互平行;板材隐形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槽13当中的连接部3,连接部3包括连接板3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1一侧两端的两连接杆32、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1背离连接杆32一侧底部的支撑板3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3顶部背离支撑板33一侧的支板34、固定连接支撑板33背离连接杆32一侧顶部的横板35、固定连接在横板35顶部背离连接杆32一侧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板34顶部的两卡接板36、固定连接在两卡接板36相互靠近一侧的两抵紧板37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2外周上的若干沿连接杆32轴线方向排布的连接凸棱321;支板34、连接板31和卡接板36都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支撑板33与支板34相互垂直;连接杆32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板33相互垂直。两卡接板36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块23的宽度,两抵紧板37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块21的宽度。抵紧板37靠近支撑板33一侧与支撑板33靠近抵紧板37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块23靠近固定块21一侧以及背离固定块21一侧之间的距离。支撑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块332,配合块332与配合槽234相互配合。配合块332的两端都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支撑板33的通槽331。

使用时从连接部3的一侧将卡接块23插入到两卡接板36之间,将固定块21插入到两抵紧板37之间,并且使得配合块332与配合槽234相互配合,从而将连接部3与卡接部2连接在一起。

参见附图6,两抵紧板37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都设置有弧形面361,通过设置弧形面361使得固定块21能够更加容易的插入到两抵紧板37之间。连接孔14的直径大于等于连接杆32的直径,小于凸棱的直径;连接杆32背离连接板31一端的外周处设置有倾斜面323,倾斜面323背离连接板31的一侧朝向靠近连接杆32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连接杆32背离连接板31的一端的外周沿连接杆32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竖直槽322,通过设置竖直槽322既能够节省原料,也便于将连接杆32插入到连接孔14当中。

参见附图6和附图7,支撑板33背离支板34的一侧沿垂直与支撑板33的方向开设有若干凹槽333,达到节省原料的目的。

该板材隐形连接件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两连接杆32插入到板材1的两连接孔14当中,然后将两卡接杆22插入到另一板材1的两卡接孔12当中,然后使得两板材1的斜面相互对齐,使得卡接部2位于连接部3一侧,然后通过推动板材1,使得卡接块23插入到两卡接板36之间,将固定块21插入到两抵紧板37之间,并且使得配合块332与配合槽234相互配合,从而将连接部3与卡接部2连接在一起,从而两板材1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