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滚子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0326发布日期:2020-03-31 17:02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圆柱滚子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滚子保持架。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是滚动体为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圆柱滚子与滚道呈线接触,径向载荷能力大,既适用于承受重载荷与冲击载荷,也适用于各个场合的高速旋转,而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一般设置有一列圆柱滚子,而为了保护圆柱滚子在滚动时的平稳性往往会在轴承的上设置用于保护圆柱滚子的一个圆柱滚子保持架,而圆柱滚子轴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轴承上的圆柱滚子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等现象,此时便需要并更换这些出现磨损和损坏的圆柱滚子,但是现有的圆柱滚子保持架多为一体成型,这样便会导致在圆柱滚子出现磨损或损坏时,操作人员很难将这些出现损坏的圆柱滚子从保持架的兜孔中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滚子保持架,在圆柱滚子出现磨损或损坏时,该保持架对于圆柱滚子的取出比较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滚子保持架,包括转动环和底环,所述底环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转动环上沿周向设置有卡环,所述转动环通过卡环转动设置在环形槽上,所述底环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卡环与固定槽组合形成有用于固定圆柱滚子的第一兜孔,所述卡环上间隔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宽度与固定槽宽度相适配,所述缺口与固定槽组合形成用于取出圆柱滚子的第二兜孔,所述底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环转动的锁定件。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环和底环组合形成圆柱滚子保持架,转动环通过卡环在环形槽上转动。初始状态下卡环与固定槽组合形成了用于放置和固定圆柱滚子的第一兜孔,在此状态下锁定件锁定转动环,从而限制转动环的转动,当在保持架上的圆柱滚子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等现象需要更换圆柱滚子时,解除锁定件对于转动环的锁定,使转动环转动,直到转动环上卡环的缺口与固定槽相对齐从而组合形成第二兜孔,且因为第二兜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兜孔,所以方便了固定槽中损坏圆柱滚子的取出和更换,更换完新的圆柱滚子后,操作转动环转动直到卡环与固定槽重新组合形成第一兜孔,所以在解除锁定件对于转动环的锁定后,只需操作转动环转动使转动环与固定槽组合形成第二兜孔,便可将出现损坏的圆柱滚子从第二兜孔中取出,该保持架结构在取出损坏的圆柱滚子时比较方便,且更换结构简单合理,利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环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转动环底面组合形成有一个插接口,所述锁定件滑动设置在插接口内,所述锁定件包括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上设置弹性设置有倒扣,所述转动环底面设置有卡接腔,所述倒扣与卡接腔相卡接实现底环对于转动环的转动限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锁定件的中间杆上弹性设置一个倒扣,且保持架滑槽与转动环底面组合形成有一个插接口,当处于工作状态不需要更换圆柱滚子的时候,为了限制转动环转动,操作锁定件插入插接口,直到锁定件上的倒扣与转动环底面的卡接腔相卡接,完成对于转动环的转动限位,该限制转动环转动的结构比较简单合理,利于实现,且限位的稳定性较强,并且倒扣弹性设置在中间杆上,方便了锁定件的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环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尺寸与滑槽尺寸相适配设置,所述锁定件插入插槽形成对于转动环转动的限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更换损坏的圆柱滚子时从插接口中拔出锁定件解除对转动环的限位,从而使转动环转动,直到转动环上卡环的缺口与固定槽相对齐从而组合形成第二兜孔,因为滑槽的尺寸与卡环上的插槽相同,且插接口与插槽相导通,所以只需将锁定件插入插槽便可以在缺口与固定槽组合形成第二兜孔后对转动环形成转动限位,从而固定转动环,且在更换圆柱滚子完毕后只需把锁定件从插槽内拔出,转动转动环直到卡环和固定槽重新组合成第一兜孔对圆柱滚子进行限位,然后在操作锁定件插入插接口对转动环进行限位,从而完成损坏圆柱滚子的更换与安装,该插槽设置在卡环上不占用转动环的其他空间,合理的利用了空间,且只需操作锁定件插入插槽后便可以在固定槽与缺口组合形成第二兜孔后对转动环进行的限位,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杆两侧弹性设置有侧杆,所述侧杆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插槽侧壁设置有凹腔,所述定位凸块与凹腔相卡接实现卡扣在插槽内的定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当锁定件插入插槽后,锁定件测杆上的凸块与插槽侧壁的凹腔相卡接,从而实现卡扣在插槽内的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定件对转动环转动限位的稳定性,且测杆弹性设置在中间杆两端,方便了锁定件从插槽内的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件拔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槽与缺口组合形成第二兜孔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环的倒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6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滚子保持架,包括转动环1和底环2,所述底环2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槽21,所述转动环1上沿周向设置有卡环11,所述转动环1通过卡环11转动设置在环形槽21上,所述底环2上设置有固定槽22,所述卡环1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有用于固定圆柱滚子的第一兜孔3,所述卡环11上间隔设置有缺口111,所述缺口111宽度与固定槽22宽度相适配,所述缺口11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用于取出圆柱滚子的第二兜孔4,所述底环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环1转动的锁定件5。通过转动环1和底环2组合形成圆柱滚子保持架,转动环1通过卡环11在环形槽21上转动。初始状态下卡环1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了用于放置和固定圆柱滚子的第一兜孔3,在此状态下锁定件5锁定转动环1,从而限制转动环1的转动,当在保持架上的圆柱滚子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等现象需要更换圆柱滚子时,解除锁定件5对于转动环1的锁定,使转动环1转动,直到转动环1上卡环11的缺口111与固定槽22相对齐从而组合形成第二兜孔4,且因为第二兜孔4的尺寸大于第一兜孔3,所以方便了固定槽22中损坏圆柱滚子的取出和更换,更换完新的圆柱滚子后,操作转动环1转动直到卡环1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第一兜孔3,在解除锁定件5对于转动环1的锁定后,只需操作转动环1转动使转动环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第二兜孔4,便可将出现损坏的圆柱滚子从第二兜孔4中取出,该保持架结构在取出损坏的圆柱滚子时比较方便,且更换结构简单合理,利于实现。

上述底环2上设置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与转动环1底面组合形成有一个插接口6,所述锁定件5滑动设置在插接口6内,所述锁定件5包括中间杆51,所述中间杆51上设置弹性设置有倒扣511,所述转动环1底面设置有卡接腔12,所述倒扣511与卡接腔12相卡接实现底环2对于转动环1的转动限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锁定件5的中间杆51上弹性设置一个倒扣511,且保持架滑槽23与转动环1底面组合形成有一个插接口6,当处于工作状态不需要更换圆柱滚子的时候,为了限制转动环1转动,操作锁定件5插入插接口6,直到锁定件5上的倒扣511与转动环1底面的卡接腔12相卡接,完成对于转动环1的转动限位,该限制转动环1转动的结构比较简单合理,利于实现,且限位的稳定性较强,并且倒扣511弹性设置在中间杆51上,方便了锁定件5的拔出。

上述卡环11上设置有插槽112,所述插槽112的尺寸与滑槽23尺寸相适配设置,所述锁定件5插入插槽112形成对于转动环1转动的限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更换损坏的圆柱滚子时从插接口6中拔出锁定件5解除对转动环1的限位,从而使转动环1转动,直到转动环1上卡环11的缺口111与固定槽22相对齐从而组合形成第二兜孔4,因为滑槽23的尺寸与卡环11上的插槽112相同,且插接口6与插槽112相导通,所以只需将锁定件5插入插槽112便可以在缺口111与固定槽22组合形成第二兜孔4后对转动环1形成转动限位,从而固定转动环1,且在更换圆柱滚子完毕后只需把锁定件5从插槽112内拔出,转动转动环1直到卡环11和固定槽重新组合成第一兜孔3对圆柱滚子进行限位,然后在操作锁定件5插入插接口6对转动环1进行限位,从而完成损坏圆柱滚子的更换与安装,该插槽112设置在卡环11上不占用转动环1的其他空间,合理的利用了空间,且只需操作锁定件5插入插槽112后便可以在固定槽22与缺口111组合形成第二兜孔4后对转动环1进行的限位,操作简单。

上述中间杆51两侧弹性设置有侧杆52,所述侧杆52上设置有定位凸块521,所述插槽112内壁设置有凹腔1121,所述定位凸块521与凹腔1121相卡接实现卡扣在插槽112内的定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当锁定件5插入插槽112后,锁定件5测杆上的凸块与插槽112侧壁的凹腔1121相卡接,从而实现卡扣在插槽112内的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定件5对转动环1转动限位的稳定性,且测杆弹性设置在中间杆51两端,方便了锁定件5从插槽112内的拔出。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