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089发布日期:2020-05-26 17:4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支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日常的使用,人们常常使用移动设备来观看视频,而长时间的手持移动设备会造成人们劳累,影响使用体验。

所以,人们在使用移动设备观看视频的时候会使用手机支架支撑移动设备以使双手获得解放,然而,现有的手机支架由于占用空间较多,且不能平整收纳,不方便人们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平整收纳及方便携带的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

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包括:靠板主体、承托块及支撑部,

所述靠板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承托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回弹件及卡位件,所述回弹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回弹件的另一端用于顶持所述承托块,所述承托块设置有卡位凹槽,所述卡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卡位件用于与所述卡位凹槽相扣接;

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靠板主体的背面,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枢转件与所述靠板主体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块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上设置有防滑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弹件为弹簧回弹件,且所述弹簧回弹件的数量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块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识别纹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用于容纳移动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移动电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设置有可开闭的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控笔,所述靠板主体设置有触控笔容置腔,所述触控笔设置于所述触控笔容置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板主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线圈组件和线路板,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上述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通过设置靠板主体、承托块及支撑部,所述靠板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承托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回弹件及卡位件,所述回弹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回弹件的另一端用于顶持所述承托块,所述承托块设置有卡位凹槽,所述卡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卡位件用于与所述卡位凹槽相扣接;即,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所述承托块通过所述卡位凹槽与所述卡位件相扣接被固定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方便用户的携带;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按压所述承托块,所述回弹件把所述承托块顶出所述容置槽,用户可以把移动终端设备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

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靠板主体的背面,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通过枢转件与所述靠板主体活动连接,即,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靠板主体,且所述支撑部可旋转贴到所述靠板主体的背面,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靠板主体的背面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节约了空间,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能够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结构的承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10通过设置靠板主体100、承托块200及支撑部300,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靠板主体100的正面开设有容置槽101,所述承托块200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所述容置槽101内设置有回弹件110及卡位件120,所述回弹件1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01上,所述回弹件110的另一端用于顶持所述承托块200,所述承托块200设置有卡位凹槽201,所述卡位件120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01上,所述卡位件120用于与所述卡位凹槽201相扣接;即,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10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所述承托块200通过所述卡位凹槽201与所述卡位件120相扣接被固定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方便用户的携带;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10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按压所述承托块200,所述回弹件110把所述承托块200顶出所述容置槽,用户可以把移动终端设备放置在所述承托块200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所述支撑部300设置于所述靠板主体100的背面,所述支撑部300的一端通过枢转件与所述靠板主体100活动连接,即,所述支撑部300用于支撑所述靠板主体100,用户通过使所述支撑部300在所述枢转件上旋转来调整所述靠板主体100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固定在所述靠板主体100上的移动终端的倾斜到用户想要的角度,且所述支撑部300可旋转贴至所述靠板主体100的背面,所述支撑部300与所述靠板主体100的背面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节约了空间,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10能够方便携带。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承托块200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10,所述放置凹槽210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可以是硅胶层、橡胶层等,所述防滑层使放置在所述放置凹槽210上的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不易滑动,增加了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放置在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稳定性。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扣接。

具体地,在需要使用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时,为了避免所述回弹件把所述承托块完全地弹出所述容置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扣接,使所述承托块的一端始终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回弹件110为弹簧回弹件,且所述弹簧回弹件的数量为两个,为了便于生产制造及降低成本,所述回弹件优选为弹簧回弹件,且为了使保证回弹所述承托块的回弹力,优选所述弹簧回弹件的数量为两个。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承托块200远离所述容置槽10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识别纹路220。

具体地,由于所述承托块在按压进所述容置槽后,所述承托块与所述靠板主体的正面会形成一个平整的平面,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时能够快速找到所述承托块,在所述承托块的端面上设置有识别纹路,以区分于所述靠板主体的正面。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用于容纳移动电源。

具体地,所述支撑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有利于减轻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重量,方便用户携带,且所述中空结构可用于储放移动电源,增加了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实用性。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移动电源电连接。即,通过使用数据线把移动终端与所述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支撑部通过数据线为移动终端供电。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还设置有可开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便于用户更好的保管放置在所述支撑部中的移动电源或者移动终端设备的适配组件,如:充电宝、数据线、耳机等。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还包括触控笔400,所述靠板主体100设置有触控笔容置腔,所述触控笔400设置于所述触控笔容置腔内,即,一些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时候具有使用触控笔的习惯,而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大部分并没有储放触控笔的功能,用户可以把触控笔储放在所述触控笔容置腔内,提高了用户使用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的体验。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靠板主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线圈组件和线路板,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具体地,移动终端靠置在所述靠板主体上,所述靠板主体内的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能够平整收纳,便于携带。

第二、所述隐藏式移动终端支架能够存放移动终端设备的适配组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