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025发布日期:2020-08-14 19:3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润滑在机械设备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现阶段润滑泵杆采用提油、压力油舱、单行阀结构来进行润滑油的油泵作用;对于密封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较高,极易磨损,零件主要部件易损,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油量和压力越来越少,需要进行维修,更换主要部件,影响整个设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多层次密封的密封结构提高耐用性及密封性,提供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从下到上设置的注油区、压力区以及送油区,其中注油区包括吸油泵管、压力腔体的下半部以及活动在这两个部分的注油铲,其中注油铲连接在可上下活动的注油杆的末端形成第一活塞结构,所述的压力区包括压力腔体的上半部及其内部的单向断流阀组,并且所述注油杆通过单向断流阀组内部中心并形成第二活塞结构,所述的送油区包括油杯堵头、送油泵体、油管,以及他们内部通过的可上下活动柱塞杆,并且在油管内部柱塞杆末端连接有球阀组件,而球阀组件末端连接所述的注油杆,所述的送油泵体通过长杆式的连接螺栓与所述的压力腔体进行压紧连接,并且送油泵体中部一侧向外形成安装止回阀的出油口,而其中部另一侧向外连接放气阀。

进一步,所述的油杯堵头包括油杯和压紧件,并且有柱塞杆从油杯堵头中心向下穿过送油泵体直至油管内部。

作为优选的,所油杯为喇叭口且下端具有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压紧件。

进一步,所述压紧件下方的送油泵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阀组。

进一步,所述的球阀组件两端缩紧的柱体结构,其中部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而其下部开设有若干道进油口,并且汇聚通入到阀体内腔中,所述阀体内腔的上方设置球形阀芯,而球形阀芯的上方开设溢出口,且溢出口位于球阀组件的上部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单向断流阀组包括单向断流阀体、阀座和柱形阀芯,其中单向断流阀体和柱形阀芯之间为阀体腔室,所述柱形阀芯环绕在注油杆上形成所述的第二活塞式结构。

特别的,所述的柱形阀芯下端外环设置成锥面结构,且与阀座的锥面相互配合形成两锥面相配断流的阀组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送油泵体的上端外延形成上连接台,而所述压力腔体的上部外延形成下连接台,所述的连接螺栓的上端与上连接台螺纹固定连接,而其下端与下连接台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螺栓均匀间隔的设置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吸油泵管作为油料进入口,其采用镂空栅栏的滤网结构可防止因外部环境导致油质杂物居多影响或损坏设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油区的第二活塞结构和压力区的第一活塞结构可使油料不断的提升并泵出,其中的第二活塞结构处采用两锥面相配断流方式实现截流,极大的减少低压增到高压变化时产生的流量损失;

(3)本实用新型通过球阀组件来实现油料的推送,并通过止回阀来防止油料返回设备内,使得油料在提升供给的过程高效;

(4)本实用新型中的起到活塞杆作用的关键零部件注油杆始终在设备内部不会因意外损伤,也不会因意外夹伤人,保障了设备安全使用;

(5)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密封的密封结构提高耐用性及密封保护;其结构合理,易于装配,简单耐用,有助于油量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单向断流阀组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柱塞杆,2-油杯堵头,3-送油泵体,4-油管,5-连接螺栓,6-压力腔体,7-吸油泵管,8-球阀组件,9-单向断流阀组,10-注油铲,21-油杯,22-压紧件,31-出油口,311-止回阀,32-放气阀,33-上连接台,34-第一密封阀组件,61-下连接台,62-柱形管体,63-法兰,81-溢出口,82-球形阀芯,83-阀体内腔,84-进油口,85-第二密封组件,91-单向断流阀体,92-阀体腔室,93-柱形阀芯,94-注油杆,911-阀座,912-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油料供给往复提升泵体装置,从外观上可分为从下到上设置的注油区、压力区以及送油区,其中注油区包括吸油泵管7、压力腔体6的下半部以及活动在这两个部分的注油铲10,所述的压力区包括压力腔体6的上半部及其内部的单向断流阀组9,所述的送油区包括油杯堵头2、送油泵体3、油管4,并且他们内部通过有可上下活动柱塞杆1,所述的送油泵体3通过长杆式的连接螺栓5与所述的压力腔体6进行连接,用于压紧其中的油管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螺栓5均匀间隔的设置三根。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油杯堵头2包括油杯21和压紧件22,并且有柱塞杆1从油杯堵头2中心向下穿过送油泵体直至油管4内部,具体的,所油杯21为喇叭口且下端具有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压紧件22,而所述的压紧件22压紧在所述的送油泵体3上端中心,并且向下在送油泵体3内部设置第一密封组件34,用于柱塞杆1运动状态下的密封。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送油泵体3的上端外延形成上连接台33,其中部一例向外形成出油口31,且出油口31中设置止回阀311,如图1所示,而其中部另一侧向外连接放气阀32,如图2所示,另外,具体的,上述的第一密封组件34设在出油口31以及放气阀32的上方。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的送油泵体3下方设置油管4,所述油管4设置在单向断流阀组9和送油泵体3之间,其两头连接部分采用间隙配合、软性金属密封,并且通过所述的连接螺栓5压紧形成密封腔,其中连接螺栓5的上端就与上连接台3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油管4内部设置有球阀组件8,并且球阀组件8向上固定连接柱塞杆1,而向下固定连接注油杆94。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球阀组件8两端缩紧的柱体结构,其中部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85,而其下部开设有若干道进油口84,并且汇聚通入到阀体内腔83中,所述阀体内腔83的上方设置球形阀芯82,而球形阀芯82的上方开设溢出口81,且溢出口81位于球阀组件8的上部位置,用于将油料溢出到油管4内。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压力腔体6的上部外延形成下连接台61,其下部外延形成法兰盘63,其中部为柱形管体62,而其上端内部设置单向断流阀组9,且单向断流阀组与压力腔体装配采用0型圈等结构密封,所述压力腔体6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吸油泵管7;另有注油杆94从压力腔体6的腔室通过。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单向断流阀组9包括单向断流阀体91、阀座911和柱形阀芯93,所述的注油杆94从其中心通过,所述柱形阀芯93环绕在注油杆94上,形成第一活塞式结构,并且柱形阀芯93下端外环设置成锥面结构,且与阀座911的锥面912相互配合形成两锥面相配断流的阀组结构,而单向断流阀体91内部和柱形阀芯93之间为阀体腔室92,并且这个阀体腔室92在两锥面相配断流状态下就成为油料增压区。

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吸油泵管7螺纹连接在压力腔室的下端,其侧壁上环绕形成间隔均匀的镂空栅栏结构,其内部中心的注油铲10设置在注油杆94的末端形成第二活塞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动力设备拉动柱塞杆1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下部的球阀组件8和下端的注油杆94进行相同的上下运动,并且在柱塞杆1的外侧设置第一密封组件34,第一密封组件3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导向耐磨、压环、v填料、支撑环、防尘密封等组合结构,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漏油,即使柱塞杆1上端因为密封老化而溢出少量油料,可通过油杯承接,避免了油料污染泵体外壁造成的卫生问题;而在球阀组件8的外部设置第二密封组件85,其同样采用现有技术组合结构,以用于单向断流阀组9内部形成的油料增压区向球阀组件8增压溢出时,保持球阀组件8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吸油泵管7浸在油料中,使得油料从镂空栅栏结构进入到吸油泵管7内部,而这个镂空栅栏结构具有过滤油料中杂质的作用,在注油杆94向上带动注油铲10的作用下,将油料提升到压力腔体6中,同时,单向断流阀组9的第一活塞式结构随着注油杆94向上而打开,使得压力腔体6中的油料进入到阀体腔室92中,并且部分油料还进入到了油管4下部中,然后,柱塞杆1带动注油杆94向下运动,使得单向断流阀组9的第一活塞式结构两锥面相配断流,进而将阀体腔室92封闭,同时球阀组件8也在进行向下运动,这样就使得阀体腔室92在密封状态下压力增大,油料就从进油口84进入到阀体内腔83中,并且顶开球形阀芯82,并从溢出口81流出,使得油料进入到油管4上部中,并从送油泵体3的出油口31泵出;如此柱塞杆1-球阀组件8-注油杆94三联体往复上下运动,使得注油铲10处的第二活塞结构不断的注油,而向断流阀组9的第一活塞式结构不断的增压送油,进而将油料不断的泵出。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