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0624发布日期:2020-09-23 01:2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管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热水供水领域,一般采用老式单管供应热水,其因为安装方便、成本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并慢慢的成为了行业安装规范和行业安装标准。但是,当单管管路比较长时,使用热水前需要放空管路中的大量冷水,导致等待热水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随着的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热水供水领域引入了热水循环管路的概念,在热水回路中需要热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和冷水管,三根管路同时安装可以达到热水的快速出水以及循环使用的目的。但是,其三根管的布局成为了一个难度,造成了设计难度大、施工成本高、管路原材料需求大等问题,发展受到了一点阻碍。

介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设计了单管管中管热水循环系统,其核心原理是一个通道热水供应、一个通道回水,实现循环。为了方便其管路连接水龙头等外接设备,需要设计一种回流止回阀将两者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其具有内流道优先出液、高压回流以及低压止回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包括阀座、活塞、中空的活塞固定杆和弹性件,所述阀座内部一端设置有内管接头、另一端安装有活塞固定杆,所述活塞固定杆与内管接头相连接,并把阀座分成内流道和外流道;所述活塞固定杆开设有连通内流道和外流道的通道,所述外流道或者内流道上通过弹性件密封设置有活塞,实现外流道的低压密封;当外流道高压时,外流道的介质推动活塞向内流道流动。

优选地,所述活塞固定杆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外螺纹密封环,所述阀座内设置有内螺纹部或者带内螺纹的内衬套,所述活塞固定杆螺纹固定在阀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外螺纹密封环上。

优选地,所述活塞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旋紧部、其下端延伸有卡接活塞的凸环并安装在内管接头的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外端延伸设置有外泄压环,所述外泄压环抵接于阀座的内壁凸起。

优选地,所述外流道上设置有内泄压结构,当内流道高压时,内流道的介质打开内泄压结构向外流道流动。

优选地,所述内泄压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活塞内侧的内泄压环,所述内泄压环呈锥形,其与活塞固定杆抵接后形成引流口。

优选地,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内侧的第三泄压孔和套装在活塞固定杆上的堵环,所述活塞抵接在堵环上。

优选地,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上的第一泄压孔、第一泄压芯和第一泄压弹簧,所述第一泄压芯通过第一泄压弹簧抵接密封在第一泄压孔上。

优选地,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上的第二通孔、泄压罩、第二泄压芯和第二泄压弹簧,所述泄压罩上开设有第二泄压孔,所述第二泄压芯通过第二泄压弹簧封第二泄压孔。

优选地,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塞固定杆上的第四泄压孔和压力环,所述压力环套装在活塞固定杆的外壁并密封第四泄压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活塞套装在活塞固定杆上,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内流道或者外流道的定向密封,活塞固定杆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优选外流道密封,如果外流道进水,当外流道的压力达到一定时才能出水,实现管路中各个支路的统一出水;当外流道高压时,外流道的介质推动活塞向内流道流动,实现泄压回流。

2、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上设置有外泄压环,使得泄压更加灵敏。

3、本实用新型的外流道上设置有内泄压结构,如果内流道进水,当内流道压力过大时,内流道的介质打开内泄压结构向外流道流动,实现泄压回流,从而控制出液设备的出液压力,保护设备。当内流道在设定压力之内时,外流道不回水,从而保证管路中各个支路的内流道压力,能够实现内流道优先出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阀座;2-活塞;3-活塞固定杆;4-弹性件;5-内衬套;6-出液设备;7-管中管;

11-内管接头;12-内流道;13-外流道;14-安装槽;15-内壁凸起;

21-外泄压环;22-内泄压环;23-引流口;24-第三泄压孔;25-堵环;

31-通道;32-外螺纹密封环;33-旋紧部;34-凸环;

41-第一泄压孔;42-第一泄压芯;43-第一泄压弹簧;44-导向槽;

51-第二泄压孔;52-第二泄压芯;53-第二泄压弹簧;54-第二通孔;55-泄压罩;

61-第四泄压孔;62-压力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回流止回阀,包括阀座1、活塞2、中空的活塞固定杆3和弹性件4,所述阀座1内部一端通过连接筋同轴设置有连接管中管7的内管接头11、其另一端安装有活塞固定杆3,具体的,所述活塞固定杆3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外螺纹密封环32,所述阀座1内设置有内螺纹部或者带内螺纹的内衬套5,所述活塞固定杆3螺纹固定在阀座1上。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活塞固定杆3的上端设置有旋紧部33,旋紧部33为可通过工具插入旋转的六边形内孔;其下端延伸有卡接活塞2的凸环34并安装在内管接头11的安装槽14内。所述活塞固定杆3与内管接头11相连接,并把阀座1分成内流道12和外流道13,所述活塞固定杆3上开设有连通内流道12和外流道13的通道31,所述通道31为周向设置在活塞固定杆3上的若干第一通孔或者是阀座1内的端部空腔。

所述阀座1为二通结构或者三通结构或者四通结构,其活塞固定杆3所在的端部设置有出液设备6,其余端连接管中管7。

所述外流道13或者内流道12通过弹性件4密封设置有活塞2,并实现单流道的优先出水以及回流止回功能,由于原理一致,本实施例重点对外流道13密封的结构做介绍。

所述活塞2优选橡胶环,所述弹性件4优选弹簧,其一端抵接在外螺纹密封环32上、另一端抵接在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端延伸设置有外泄压环21,所述外泄压环21抵接于阀座1的内壁凸起15,并实现外流道13的低压密封,保证内流道优先出水,外泄压环21结构可以使得泄压更加灵敏。当终端用水量增加时,可以在向外流道13注压,外流道13的介质推开活塞2向终端统一送水,实现双流道出水。

优选地,所述活塞2上设置有内泄压结构,本实施例的内泄压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活塞2内侧的内泄压环22,内泄压环22和外泄压环21呈倒v字形,所述内泄压环22呈锥形,其与活塞固定杆3抵接后形成引流口23。当内流道12压力过大时,内流道12的介质通过引流口23打开内泄压结构向外流道13流动,实现泄压回流,从而控制出液设备6的出液压力,保护设备。

实施例二: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内泄压结构,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2内侧的若干第三泄压孔24和套装在活塞固定杆3上的堵环25,堵环25上设置有v字形的密封环部并抵接在第三泄压孔24内侧的活塞2上,所述活塞2上设置有波纹式外泄压环21。当内流道压力过大时,高压介质通过第三泄压孔24推开堵环25的密封环部并实现泄压回流。

实施例三: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内泄压结构,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2上端的第一泄压孔41、第一泄压芯42和第一泄压弹簧43,所述活塞2的截面呈倒j字型,所述活塞固定杆3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44,所述活塞2的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导向槽44内。所述活塞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泄压芯42和第一泄压弹簧43,所述第一泄压芯42通过第一泄压弹簧43抵接密封在第一泄压孔41上。当内流道高压时,推开第一泄压芯42,通过第一泄压孔41泄压回流;当外流道高压时,推开活塞2实现泄压回流。

实施例四: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内泄压结构,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塞2上的第二通孔54、泄压罩55、第二泄压芯52和第二泄压弹簧53,所述泄压罩55上开设有第二泄压孔51,所述第二泄压芯52通过第二泄压弹簧53封第二泄压孔51。当内流道高压时,推开第二泄压芯52,通过第二泄压孔51泄压回流;当外流道高压时,推开活塞2实现泄压回流。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内泄压结构,所述内泄压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塞固定杆3上的第四泄压孔61和压力环62,压力环62优选橡胶抱紧压力环,压力环62内侧上端设置有固定部并卡接在活塞固定杆3外壁的卡槽内,其主体密封第四泄压孔61,另外,所述活塞2活动设置在压力环62的外侧。当内流道高压时,能顶开压力环62,实现泄压回流;反之,外流道的液体无法通过第四泄压孔61进入内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止回阀主要应用于用水循环管路,当安装在管中管管路的分支末端并连接出液设备6时,一般有三个种工作模式:

1、内流道进液、外流道回流模式,该模式由于内管内径比较小,具有出水快的优点,此时,活塞可以限制近端回流止回阀的热水回流,减少分压,保证远端回流止回阀安的正常出液压力,实现内流道优先出水。当内流道压力过大时,通过内泄压结构实现泄压回流,该模式是优选的热水循环模式。

2、外流道进液、内流道回流模式,外流道的压力达到一定时才能出水,实现管路中各个支路的统一出水;当外流道压力过大时,可以直接通过内流道实现泄压回流。

3、内、外流道同时进液模式,在炎热的夏天,不需要热水时,可以启用该模式,同时出冷水,达到普通管路一样的出水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