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2741发布日期:2020-09-15 19:1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关节轴承是球面滑动轴承,基本型是由具有球形滑动球面接触表面的内、外圈组成和外圈一次加工成型,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即角运动),由于滑动表面为球面形,亦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撑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依然能正常工作,而杆端关节轴承就是在关节轴承的外圈设置有牵拉杆。

公告号为cn2042675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杆端关节轴承,包括带拉杆的外圈,所述外圈内设置有内圈,所述外圈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的长度与所述内圈的外径相对应,所述豁口的宽度与所述内圈的厚度相对应,所述内圈通过所述豁口放入所述外圈内,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形成吻合的球面接触,所述内圈内侧设置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自润滑材料。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这种杆端关节轴承能够通过自润滑材料来减少内圈体和外圈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但是当杆端关节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自润滑材料使用完后,需要将杆端关节轴承的外圈体和内圈体拆卸下来对进行添加自润滑材料,使用上极易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外圈体与内圈体之间添加自润滑材料,使润滑的效果能够可持续的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包括外圈体和设置在外圈体内的内圈体,所述外圈体上设有拉杆,所述外圈体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自润滑材料,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内圈体连通,所述放置槽处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覆盖住放置槽,所述限制板与外圈体之间设有卡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润滑材料可以减少内圈体和外圈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的磨损,延长杆端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当杆端关节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自润滑材料使用完后,直接打开限制板,将自润滑材料添加入放置槽内,从而使自润滑材料通过通孔通入到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对两者之间进行润滑,使用上更加方便,无需将外圈体和内圈体拆下来添加自润滑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紧件包括设置在限制板周沿的橡胶层,所述限制板一侧与外圈体外侧壁铰链连接,所述橡胶层与放置槽内侧壁抵触卡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能够将限制板与放置槽内侧壁抵紧,限制住放置板,避免在杆端关节轴承工作时,限制板与放置槽脱离,使自润滑材料从放置槽内洒出,浪费自润滑材料,影响外圈体和内圈体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圈体上的卡紧槽,所述限制板朝向卡紧槽一侧上设有弹性的卡块,所述卡块卡入卡紧槽内,所述限制板与外圈体外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槽内添加好自润滑材料后,将限制板上的卡块卡入到外圈体外壁上的卡紧槽内,限制住限制板,避免杆端关节轴承工作时,限制板与放置槽脱离,使自润滑材料从放置槽内洒落,影响外圈体和内圈体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板背向放置槽一侧上设有拉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拉动限制板,使限制板与放置槽脱离,便于向放置槽内添加自润滑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朝向外圈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板,所述拆卸板朝向外圈体一侧与外圈体充分抵触,所述拆卸板通过螺栓与外圈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与外圈体可拆卸连接,当外圈体或拉杆出现问题时,无需将整个杆端关节轴承更换,只需将拉杆和外圈体拆卸下来,对应更换拉杆或外圈体即可,节约了资源,避免造成浪费,更换后,只需通过螺栓再将拉杆和外圈体安装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的外壁上刻有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螺纹的设置能够方便通过外螺纹将杆端关节轴承进行固定,便于杆端关节轴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杆内中空设置,所述拉杆的内壁刻有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的设置能够方便通过内螺纹将杆端关节轴承进行固定,便于杆端关节轴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板设置成与外圈体外侧壁相配的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的限制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杆端关节轴承的美观度,同时能够增大放置槽的内部面积,使自润滑材料能够添加更多,减少添加自润滑材料的频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放置槽和限制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减少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的摩擦力,同时直接往放置槽内添加自润滑材料,添加上更加方便的效果;

2.通过拉杆上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设置,能够起到方便将杆端关节轴承进行固定,便于杆端关节轴承的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杆端关节轴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杆端关节轴承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卡紧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外圈体;2、内圈体;3、拉杆;4、放置槽;5、自润滑材料;6、通孔;7、限制板;8、卡紧件;81、橡胶层;82、卡块;83、卡紧槽;9、拉动把手;10、拆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布的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包括外圈体1和设置在外圈体1内的内圈体2,外圈体1上设有拉杆3,拉杆3朝向外圈体1一端上焊接有拆卸板10,拆卸板10朝向外圈体1一侧与外圈体1外壁充分抵触,拆卸板10通过螺栓与外圈体1可拆卸连接,当外圈体1或拉杆3出现问题时,无需将整个杆端关节轴承更换,只需将拉杆3和外圈体1拆卸下来,对应更换拉杆3或外圈体1即可。拉杆3的外壁上刻有外螺纹,拉杆3内中空设置,拉杆3的内壁上刻有内螺纹,便于杆端关节轴承的使用。

参照图2,外圈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内设有通孔6,通孔6与内圈体2连通,通过在放置槽4内放入自润滑材料5,自润滑材料5由尼龙、玻璃增强纤维、聚四氟乙烯、石墨等混合加工而成,放置槽4内的自润滑材料5通过通孔6流入到外圈体1和内圈体2之间,减少内圈体2和外圈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2,放置槽4处设有限制板7,限制板7设置成与外圈体1外侧壁相配的圆弧状,限制板7覆盖住放置槽4,限制板7与外圈体1之间设有卡紧件8,卡紧件8包括设置在限制板7周沿的橡胶层81,限制板7一侧与外圈体1外侧壁铰链连接,橡胶层81与放置槽4内侧壁抵触抵紧,限制板7背向放置槽4一侧上焊接有拉动把手9,在杆端关节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自润滑材料5使用完后,通过拉动拉动把手9,将限制板7与放置槽4脱离,往放置槽4内添加自润滑材料5,从而能够再次对外圈体1和内圈体2之间润滑,添加好自润滑材料5后,将限制板7卡入放置槽4内,避免在杆端关节轴承工作时,限制板7与放置槽4脱离,使自润滑材料5从放置槽4内洒出,浪费自润滑材料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杆端关节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自润滑材料5使用完后,直接打开限制板7,将自润滑材料5添加入放置槽4内,从而使自润滑材料5通过通孔6通入到外圈体1和内圈体2之间,对两者之间进行润滑。

实施例2: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杆端关节轴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所示,卡紧件8包括设置在外圈体1上的卡紧槽83,限制板7朝向卡紧槽83一侧上设有弹性的卡块82,卡块82卡入卡紧槽83内,限制板7与外圈体1外壁抵触,限制住限制板7,需要往放置槽4内添加自润滑材料5时,拉动限制板7,使限制板7上的卡块82与卡紧槽83脱离,取下限制板7,从而方便往放置槽4内添加自润滑材料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