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9466发布日期:2021-06-22 17:1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

已经从de102007003107a1以及这种类型的de102016218264a1中公开了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其具有: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配属于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且具有第一操作腔、第一离心油腔、第一传力区、第一内盘架和第一外盘架的第一离合器;配属于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且具有第二操作腔、第二离心油腔、第二传力区、第二内盘架和第二外盘架的第二离合器;以及用于接合至内燃发动机且具有第三操作腔、第三离心油腔、第三传力区、第三内盘架和第三外盘架的第三离合器,其中,第一传力区、第二传力区和第三传力区径向重叠堆置并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其中,第三离合器径向靠外地相对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来布置,其中,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是以主转动轴线为中心来同心布置的。

另外,由de102015004794a1公开了一种布置有三个径向叠置的盘式离合器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中,不仅这三个盘式离合器的传力区轴向相互重叠布置,而且在这里,这三个盘式离合器的离心油腔轴向相互重叠布置。

本发明尤其基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尤其关于总体紧凑的构型和简单的油分配而言具有改善性能的这种类型的装置。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设计来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基于一种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配属于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且具有第一操作腔、第一离心油腔、第一传力区、第一内盘架和第一外盘架的第一离合器;配属于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且具有第二操作腔、第二离心油腔、第二传力区、第二内盘架和第二外盘架的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在此共同形成双离合器。

这两个中间轴子变速器在此具有相应的输入轴、即第一输入轴和相对于第一输入轴同轴布置的第二输入轴。

第一输入轴在此抗转动联接至第一离合器的第一副侧。

第二输入轴在此抗转动联接至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副侧。

第一离合器的第一主侧抗转动联接至第二离合器的第二主侧。两个主侧按照已知方式形成双离合器的共同主侧。

术语“离合器主侧”是指该离合器的在力矩传递中设于上游的离合器半部。术语“离合器副侧”是指离合器的在力矩传递中设于下游的离合器半部。

还假设有第三离合器。第三离合器设置用于将混动双离合变速器接合至内燃发动机。第三离合器具有第三操作腔、第三离心油腔、第三传力区、第三内盘架和第三外盘架。第三离合器的第三副侧在此抗转动联接至双离合器的共同主侧。

如在现有技术中知道地,假定第一操作腔、第二操作腔和第三操作腔在径向上重叠堆置。

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如此设计,即,第一传力区、第二传力区和第三传力区在径向上重叠堆置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其中,第三离合器径向靠外地相对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来布置,其中,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是关于主转动轴线同轴布置的。

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按照已知方式包括第一输入轴以及抗转动接合至第一输入轴或可抗转动地接合至第一输入轴的第一齿轮。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还包括与第一中间轴同轴布置的第一中间轴齿轮,其中,每个第一中间轴齿轮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啮合。

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相应包括第二输入轴以及抗转动接合至第二输入轴或可抗转动地接合至第二输入轴的第二齿轮。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还包括与第一中间轴同轴布置的或与或许有的第二中间轴同轴布置的第二中间轴齿轮,其中,各第二中间轴齿轮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二齿轮啮合。

第一中间轴和或许有的第二中间轴是相对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以平行但轴线错开的方式来布置的。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还具有驱动轴。驱动轴抗转动联接至第三离合器的第三主侧并且设置用于由内燃发动机来驱动。为此,驱动轴或是抗转动联接至内燃发动机的曲轴,或是例如借助减振器近似抗转动地联接至曲轴。

第三主侧在此通过第三内盘架构成。第三副侧在此通过第三外盘架构成。

还假定,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电机如此与双离合器的共同主侧接合,即,转矩从电机起只能经过双离合器的主侧被传入双离合变速器。

本发明提出,混动双离合变速器为了连接电机而具有接合件、优选是驱动齿轮,其抗转动联接至第一内盘架、第二外盘架和第三外盘架。在此,电机转子以传递转矩方式被接合至该接合件,其中,该转子是相对于驱动齿轮以轴平行但非同轴的方式来布置的。该转子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圆柱齿轮级或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被接合至接合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离心油腔、第二离心油腔和第三离心油腔在径向上重叠堆置。另外,第一离心油腔、第二离心油腔和第三离心油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包括主转动轴线和至少一个副转动轴线。“主转动轴线”在此应该尤其是指由所述驱动轴或输入轴限定的转动轴线。优选地,这尤其应该是指由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驱动侧输入轴限定的转动轴线。“副转动轴”应该尤其是指尤其是第一中间轴的平行于主转动轴线但又错开布置的转动轴线。第一副转动轴线配属于第一中间轴。第二副转动轴线配属于或许有的第二中间轴。

术语“轴向”和“径向”涉及主转动轴线。

“两个元件沿轴向至少部分重叠布置”是指,这两个元件分别至少部分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区域内。换言之,当至少第一元件的一部分和第二元件的一部分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区域内时,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部分重叠布置。轴向区域在此是由在与主转动轴线重合的一空间轴线上的坐标区间来限定的,其中,与另外两个空间轴线相关的坐标可以是任意的。

“两个元件径向重叠堆置”是指,两个元件至少部分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布置。换言之,当第一元件至少部分布置在不同于第二元件的径向区域内时,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沿径向重叠堆置。径向区域在此由半径区间来限定,其中,与主转动轴线相关的坐标可以是任意的。

第一离合器被设计成第一盘式离合器。优选地,第一内盘架上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一内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一内盘。此外,第一外盘架上优选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一外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一外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内盘和至少一个第一外盘尤其优选以交替布置方式最好形成第一盘组。第一盘组尤其形成第一传力区。“传力区”应该尤其是指如下的离合器区域,在该区域内至少在离合器作动状态下进行在各自所属的离合器的输入侧与各自所属的离合器的输出侧之间的力传递、尤其是形状配合/形锁合形式和/或传力配合/力锁合形式的力传递。优选地,该传力区由相应离合器的内盘的和外盘的区域来构成。该传力区尤其是由盘组构成。第二离合器尤其被设计成第二盘式离合器。优选地,第二内盘架上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二内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二内盘。另外,第二外盘架上优选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二外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二外盘。至少一个第二内盘和至少一个第二外盘尤其优选以交替布置方式最好形成第二盘组。第二盘组尤其是形成第二传力区。第三离合器被设计成分离离合器。“分离离合器”应该尤其是指如下离合器,其设置用于使内燃发动机与所有的中间轴子变速器分离。“设置”应该尤其是指专门设计和/或专门配备。“物体设置用于某项功能”应该尤其是指,该物体在至少一个应用状态和/或工作状态下满足和/或达成这项特定功能。

第三离合器最好被设计用于牵引力矩最佳化。第三离合器尤其被设计成第三盘式离合器。第三内盘架上最好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三内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三内盘。另外,第三外盘架上优选支承有至少一个第三外盘,尤其优选支承有多个第三外盘。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内盘和至少一个第三外盘尤其优选以交替布置方式形成第三盘组。第三盘组尤其形成第三传力区。优选地,第一操作腔设置用于操作第一离合器。优选地,第二操作腔设置用于操作第二离合器。优选地,第三操作腔设置用于操作第三离合器。

优选地,第一操作腔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操作腔之内。优选地,第二操作腔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操作腔之内。尤其优选地,第一操作腔、第二操作腔和第三操作腔是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布置的。“径向未重叠”应该尤其是指,同类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在径向上未相交。

优选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沿径向重叠堆置。优选地,第一离合器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离合器之内。优选地,第二离合器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离合器之内。优选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延伸范围内。“至少基本上”在此应该尤其是指与规定值的偏差尤其是小于该规定值的25%、优选小于10%并且尤其优选小于5%。优选地,第一传力区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之内。优选地,第二传力区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之内。优选地,第一传力区、第二传力区和第三传力区是在径向上以未重叠的方式布置的。优选地,第一传力区、第二传力区和第三传力区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个轴向延伸范围内。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电机。电机的转动轴线尤其未相对于主转动轴线同轴构成。优选地,电机的转动轴线是相对于主转动轴线以轴平行的方式来取向的。驱动齿轮尤其设置用于尤其以传递转矩的方式将电机接合至双离合变速器。代替驱动齿轮,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可以具有链轮、皮带轮等。

“两个元件抗转动联接”是指,两个元件相互同轴布置并且如此相互联接,即,它们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元件抗转动联接至壳体部”应该是指,该元件如此联接至壳体,即,它无法相对于壳体转动。在此,在本发明范围内,当在两个元件之间安装有单纯为了减振而允许两个元件之间略微相对回转运动的减振器时,两个元件之间的联接也被称为抗转动。

优选地,混动双离合变速器与至少一个双质量飞轮相连。双质量飞轮优选设置用于减轻内燃发动机的扭振。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尤其可以获得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紧凑构型以及最好短小的轴向结构长度。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可以尤其获得有利的高结构空间效率。此外可以实现有利的双离合器构型。尤其有利地,可以在电动行驶操作状态下通过第三离合器使内燃发动机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分离。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有利地允许以紧凑方式将分离离合器集成到双离合器中,尤其用于p2混动应用。

还提出,第一操作腔、第二操作腔和第三操作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轴向重叠”应该尤其是指,同类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从主转动轴线来看轴向相交。这优选应该尤其是指,所有类似的构件、组件或结构空间均与至少一个从主转动轴线起径向延伸的直线相交。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腔、第二操作腔和第三操作腔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延伸范围内。通过这种设计,尤其可以获得具有最好短小的轴向结构长度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紧凑构型。

优选地,第一离心油腔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离心油腔之内。优选地,第二离心油腔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离心油腔之内。优选地,第一离心油腔、第二离心油腔和第三离心油腔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布置。通过这种设计,尤其可以获得具有最好短小的轴向结构长度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紧凑构型。

特别优选地,第一离心油腔、第二离心油腔和第三离心油腔基本上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延伸范围内。通过所述设计,尤其是可以获得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紧凑构型以及优选短小的轴向结构长度。

还提出,第一操作腔在沿轴向背对第一传力区的一侧具有第一界壁,第二操作腔在沿轴向背对第二传力区的一侧具有第二界壁,第三操作腔在沿轴向背对第三传力区的一侧具有第三界壁,其中,第一界壁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包围第二界壁,第三界壁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包围第一界壁。“轴向”应该尤其是指是沿着且尤其是平行于主转动轴线的方向。“界壁”应该尤其是指如下元件,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界定结构空间、尤其是操作腔。

优选地,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是关于主转动轴线同心布置的。

优选地,第一界壁、尤其是第一界壁的主延伸平面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来布置。与此相关地,“至少基本上正交”应该尤其是指,正交于主转动轴线的界壁取向的角度偏差尤其是小于30度,优选小于10度,尤其优选小于5度。优选地,第二界壁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来布置。优选地,第三界壁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来布置。第一界壁优选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与此相关,“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应该尤其是指,正交于界壁主延伸平面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之差尤其是小于5毫米,优选小于2毫米,尤其优选小于1毫米。第二界壁优选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第三界壁优选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优选地,第一界壁和第三界壁布置在一平面内。尤其优选地,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布置在一平面内。

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优选在径向上相互邻接布置。优选地,这三个界壁分别基本在径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形成共同界壁。

结构单元的“主延伸平面”应该尤其是指如下平面,其平行于刚好还完全包围该结构单元的最小假想立方体的最大侧面,并且尤其是延伸经过该立方体的中心。通过这种设计,将获得操作腔的有利界定。此外,通过界壁可以实现从沿轴向背对传力区的一侧有利地接近操作腔。

还提出,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盘单元,其与主转动轴线同心布置,并且具有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优选分别被设计成盘单元的盘段。优选地,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分别形成盘单元的环形边界区。

“盘单元”应该尤其是指圆形的、关于其外形尤其是旋转对称的且基本上扁平的单元,其至少设置用于形成相对于至少一个操作腔的至少一个界壁。与此相关,“基本上扁平”应该尤其是指,盘单元的最大轴向延伸尺寸尤其是小于盘单元直径的30%,优选小于20%且尤其优选小于10%。优选地,该盘单元具有一体式结构。

“一体式”应该尤其是指至少以材料接合的方式联接,例如通过焊接、粘接、喷注工艺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看上去有意义的其它工艺过程,和/或有利地是指一体成型,例如像通过由铸件制造和/或通过按单组分注塑法或多组分注塑法并有利地由单独坯件制造。该盘单元最好被设计成锻造构件。

盘单元原则上也可以具有多件式结构,在这里,尤其是所述第一界壁、第二界壁和第三界壁抗转动相互联接。

优选地,该盘单元抗转动联接至第三离合器的第三外盘架。该盘单元最好设置用于至少一个操作油和/或至少一个离心油的径向分配。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第一界壁与第二界壁间隔布置和/或第一界壁与第三界壁间隔布置,其中,该盘单元具有在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之间的间隔部段和/或在第一操作腔和第三操作腔之间的另一个间隔部段。通过所述设计,操作油可以有利地在径向上被供应给操作腔。另外,离心油可以有利地在径向上被供应给离心油腔。操作油和/或离心油可以有利地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被输入。盘单元尤其允许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紧凑构型以及最好短小的轴向结构长度。由此能获得优选高的结构空间效率。

还提出,该盘单元具有第一油道,其设置用于给第一操作腔供应操作油,并且在径向上在盘单元之内延伸。“径向”应该尤其是指正交于主转动轴线的方向。优选地,第一油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一径向孔。盘单元尤其具有第一出口,其设置用于将第一油道与第一操作腔相连。第一出口尤其由突伸入第一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通过所述设计,操作油可以有利地在径向上在盘单元内流动地被供应给第一操作腔。此外,由此该操作油可以有利地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一操作腔。

还提出,该盘单元具有第二油道,其设置用于给第二操作腔供应操作油。优选地,第二油道至少在径向上在盘单元之内延伸。优选地,第二油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二径向孔。盘单元尤其具有第二出口,其设置用于将第二油道与第二操作腔相连。第二出口尤其是由突伸入第二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通过所述设计,操作油可以有利地在轴向或径向上被供应给第二操作腔。另外,可以由此有利地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将操作油供应给第二操作腔。

还提出,该盘单元具有第三油道,其设置用于给第三操作腔供应操作油,并且在径向上在盘单元之内延伸。优选地,第三油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三径向孔。盘单元尤其具有第三出口,其设置用于将第三油道与第三操作腔相连。第三出口尤其由突伸入第三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通过所述设计,操作油可有利地在径向上被供应给第三操作腔。另外,由此可以有利地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将操作油供应给第三操作腔。

还提出,该盘单元具有径向延伸的离心油道,其设置用于给第一离心油腔和/或第二离心油腔和/或第三离心油腔供以离心油。

离心油道尤其设置用于给第一离心油腔和第三离心油腔供以离心油。优选地,离心油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计成第四径向孔。该盘单元尤其具有第四出口,其设置用于将离心油道与第一离心油腔相连。第四出口尤其是由突伸入第四径向孔的一轴向孔构成。该盘单元尤其是具有第五出口,其设置用于将离心油道与第三离心油腔相连。第五出口尤其是由突伸入第四径向孔的一轴向孔构成。通过所述设计,离心油可以有利地在径向上被供应给离心油腔。另外,由此可以有利地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背对内燃发动机的一侧将离心油供应给离心油腔。

还提出,驱动齿轮在径向上包围盘单元,并且在轴向上与盘单元相邻地或在轴向上与之重叠地布置。该驱动齿轮优选被焊接到盘单元上或者被设计成与盘单元成一体。与此相关地,“径向包围”应该尤其是指,驱动齿轮在径向上布置在盘单元之外。这优选应该尤其是指,驱动齿轮距主转动轴线的最小径向距离大于或等于盘单元距主转动轴线的最大径向距离。与此相关,“轴向相邻”应该尤其是指,驱动齿轮在轴向上邻接盘单元。这优选地应该尤其是指,驱动齿轮的和盘单元的对置端侧相互接触。通过这种设计,该电机可以有利地被集成到混动双离合变速器中。由此有利地实现一种p2混动接合。通过所述设计,有利地达成电动行驶操作状态。

还提出,混动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与主转动轴线同心布置的缸单元,其在径向靠外侧被设计成第一离合器的第一内盘架,在径向靠内侧被设计成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外盘架,其中,该缸单元在径向上在第一界壁与第二界壁之间的区域内被抗转动联接至盘单元。“缸筒单元”应该尤其是指柱形的、尤其是空心柱形的元件,其关于主转动轴线同心布置并优选呈一体式联接到至少另一个元件。柱筒单元优选以材料接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方式联接至盘单元。该缸单元最好具有一件式结构。缸单元可以被设计成是弯曲的/曲柄状的。通过所述设计,有利地减小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构件复杂性。

其它优点来自以下对附图进行的说明。在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附图、对附图进行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大量特征组合。技术人员也将适当地单独看待所述特征并组合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方式,其中: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本发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盘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盘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的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的示意图。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双离合变速器11a。双离合变速器11a包括双离合器17a。双离合变速器11a包括仅部分被示出的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仅部分被示出的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设置用于切换奇数变速档。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具有第一输入轴w1a。第一输入轴w1a被设计成内输入轴。第一输入轴w1a被设计成实心轴。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设置用于切换偶数变速档。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具有第二输入轴w2a。第二输入轴w2a被设计成空心轴。第二输入轴w2a相对于第一输入轴w1a同轴布置。

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和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还具有多个未详细示出的换档单元。换档单元设置用于建立在中间轴子变速器的传动轴、定齿轮和/或动齿轮之间的可切换连接。但是,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设置用于切换偶数变速档且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设置用于切换奇数变速档。第二输入轴w2a有利地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输入轴w1a之外,和/或第一输入轴w1a被设计成内输入轴,第二输入轴w2a被设计成外输入轴。由此可以有利地获得高的结构空间效率。此外可以实现有利的双离合器构型。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驱动轴w3a。驱动轴w3a连接至双质量飞轮36a。双质量飞轮36a连接至内燃发动机12a。双质量飞轮36a设置用于减轻内燃发动机12a的扭振。驱动轴w3a设置用于被内燃发动机12a所驱动。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主转动轴线14a。第一输入轴w1a、第二输入轴w2a和驱动轴w3a是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轴布置的。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在图中仅象征性示出的壳体19a。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电机13a,电机具有转子15a。电机13a未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轴布置。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作为驱动齿轮的驱动件16a。驱动件16a设置用于以传递转矩的方式将电机13a接合至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原则上,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可具有链轮或皮带轮来代替驱动齿轮作为驱动件16a。

电机13a的转子15a通过圆柱齿轮对被接合至双离合器17a的主侧。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第一离合器k1a。第一离合器k1a被配属给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第一离合器k1a被设计成盘式离合器。第一离合器k1a具有第一内盘架k11a。第一内盘架k11a上承载有多个第一内盘k14a,图1只示出其中的一部分。第一内盘k14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一内盘架k11a。第一离合器k1a具有第一外盘架k12a。第一外盘架k12a抗转动联接至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w1a。第一外盘架k12a上承载有多个第一外盘k15a,图1只示出其中的一部分。第一外盘k15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一外盘架k12a。第一内盘k14a和第一外盘k15a形成第一盘组。第一内盘k14a和第一外盘k15a交错嵌合。第一离合器k1a具有第一传力区k13a。第一盘组形成第一传力区k13a。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第二离合器k2a。第二离合器k2a配属给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第二离合器k2a被设计成盘式离合器。第二离合器k2a具有第二内盘架k21a。第二内盘架k21a抗转动联接至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w2a。第二内盘架k21a上承载有多个第二内盘k24a,图1只示出其中的一部分。第二内盘k24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二内盘架k21a。第二离合器k2a具有第二外盘架k22a。第二外盘架k22a上承载有多个第二外盘k25a,图1仅示出其中一部分。第二外盘k25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二外盘架k22a。

第二离合器k2a具有示意性所示的第二盘组。第二内盘k24a和第二外盘k25a构成第二盘组。第二内盘k24a和第二外盘k25a交错嵌合。第二离合器k2a具有第二传力区k23a。第二盘组形成第二传力区k23a。

第一离合器k1a和第二离合器k2a共同构成双离合器17a.

第一内盘架k11a形成第一离合器k1a的第一主侧。第二外盘架k22a形成第二离合器k2a的第二主侧。

第二外盘架k22a抗转动联接至第一内盘架k11a。第二外盘架k22a和第一内盘架k11a共同形成双离合器17a的共同主侧。

与第一中间轴子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w1a抗转动联接的第一外盘架k12a形成第一离合器k1a的第一副侧。

与第二中间轴子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w2a抗转动相互联接的第二内盘架k21a形成第二离合器k2a的第二副侧。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第三离合器k3a。第三离合器k3a被设计成分离离合器。第三离合器k3a设置用于将内燃发动机12a与所有的中间轴子变速器且尤其是电机13a分离。第三离合器k3a被设计成盘式离合器。

第三离合器k3a具有第三内盘架k31a。第三内盘架k31a抗转动联接至驱动轴w3a。第三内盘架k31a形成第三离合器k3a的第三主侧。第三内盘架k31a上承载有多个第三内盘k34a,图1仅示出其中的一部分。第三内盘k34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三内盘架k31a。

第三离合器k3a具有第三外盘架k32a。第三外盘架k32a形成第三离合器k3a的第三副侧。第三外盘架k32a上承载有多个第三外盘k35a,图1仅示出其中的一部分。第三外盘k35a抗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联接至第三外盘架k32a。第三外盘架k32a抗转动联接至驱动件16a。第三离合器k3a具有示意性所示的第三盘组。第三内盘k34a和第三外盘k35a形成第三盘组。第三内盘k34a和第三外盘k35a交错嵌合。第三离合器k3a具有第三传力区k33a。第三盘组形成第三传力区k33a。

第三离合器k3a的第三副侧抗转动联接至双离合器17a的共同主侧。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轴承38a。轴承38a相对于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的壳体19a来支承第三外盘架k32a。轴承38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三外盘架k32a与双质量飞轮36a之间。轴承38a被设计成径向轴承例如球轴承、优选是滚针轴承。轴承38a与第三外盘架k32a连接。轴承38a连接至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的壳体。

轴承38在径向上将第三外盘架k32a支承到壳体19a上。

第一离合器k1a、第二离合器k2a和第三离合器k3a在径向上重叠堆置。第一离合器k1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离合器k3a之内。第二离合器k2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离合器k1a之内。第一离合器k1a、第二离合器k2a和第三离合器k3a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个轴向延伸范围内。驱动件16a抗转动联接至第一内盘架k11a、第二外盘架k22a和第三外盘架k32a。

第一传力区k13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之内。第二传力区k23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之内。第一传力区k13a、第二传力区k23a和第三传力区k33a在径向上重叠布置。第一传力区k13a、第二传力区k23a和第三传力区k33a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个轴向延伸范围内。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第一操作单元b1a。第一操作单元b1a相对于第一传力区k13a沿径向重叠布置。第一操作单元b1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一操作单元b1a抗转动联接至第一内盘架k11a。第一操作单元b1a设置用于液压操作第一离合器k1a。可给第一操作单元b1a供以第一操作油流40a。第一操作油流40a可从第一操作单元b1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一操作单元b1a。可给第一操作单元b1a供以第一离心油流42a。第一离心流42a可从第一操作单元b1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一操作单元b1a。第一操作单元b1a包括第一操作活塞b11a。第一操作活塞b11a可轴向运动地布置。第一操作单元b1a具有第一操作腔b12a。第一操作腔b12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的一区域内。第一操作腔b12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可借助第一操作油流40a给第一操作腔b12a供以第一操作油。在第一操作腔b12a内可建立第一操作油压。可借助第一操作油压来控制第一操作活塞b11a的轴向位置。在第一操作油压高时,第一操作活塞b11a设置用于压紧第一盘组。在第一操作腔b12a内的第一操作油压高时,第一操作活塞b11a设置用于闭合第一离合器k1a。在第一操作腔b12a内的第一操作油压低时,未详细示出的第一复位弹簧设置用于使第一操作活塞b11a从第一离合器k1a移离。第一操作活塞b11a在轴向上相对于朝向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界定第一操作腔b12a。第一操作单元b1a还具有第一离心油腔b13a。第一离心油腔b13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的一区域内。第一离心油腔b13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之外。第一离心油腔b13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一传力区k1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一离心油腔b13a布置在第一操作活塞b11a的与第一操作腔b12a对置的一侧。

可借助第一离心油流42a给第一离心油腔b13a供以第一离心油,尤其在第一离合器k1a的分开状态下。第一离心油腔b13a设置用于离心力补偿。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第二操作单元b2a。第二操作单元b2a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一区域内。第二操作单元b2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之外。第二操作单元b2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二操作单元b2a抗转动联接至第二外盘架k22a。第二操作单元b2a设置用于液压操作第二离合器k2a。

可以给第二操作单元b2a供以第二操作油流44a。第二操作油流44a可以从第二操作单元b2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供应给第二操作单元b2a。可以给第二操作单元b2a供以第二离心油流46a。第二离心油流46a可以从第二操作单元b2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二操作单元b2a。第二操作单元b2a包括第二操作活塞b21a。第二操作活塞b21a可轴向运动地布置。第二操作单元b2a具有第二操作腔b22a。

第二操作腔b22a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一区域内。第二操作腔b22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之外。第二操作腔b22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可以借助第二操作油流44a给第二操作腔b22a供以第二操作油。在第二操作腔b22a内可以建立第二操作油压。借助第二操作油压,可以控制第二操作活塞b21a的轴向位置。在第二操作油压高时,第二操作活塞b21a设置用于压紧第二盘组。在第二操作腔b22a内有高的第二操作油压时,第二操作活塞b21a设置用于闭合第二离合器k2a。在第二操作腔b22a内的第二操作油压低时,未详细示出的第二复位弹簧设置用于使第二操作活塞b21a从第二离合器k2a移离。第二操作活塞b21a在轴向上在朝向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界定第二操作腔b22a。第二操作单元b2a还具有第二离心油腔b23a。第二离心油腔b23a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一区域内。第二离心油腔b23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之外。第二离心油腔b23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传力区k2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二离心油腔b23a布置在第二操作活塞b21a的与第二操作腔b22a对置的一侧。

可以借助第二离心油流46a给第二离心油腔b23a供以第二离心油,尤其在第二离合器k2a的分开状态下。第二离心油腔b23a设置用于离心力补偿。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第三操作单元b3a。第三操作单元b3a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的一区域内。第三操作单元b3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之外。第三操作单元b3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三操作单元b3a被设计成抗转动联接至第三外盘架k32a。第三操作单元b3a设置用于液压操作第三离合器k3a。可以给第三操作单元b3a供以第三操作油流48a。第三操作油流48a可以从第三传力区k3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三操作单元b3a。可以给第三操作单元b3a供以第三离心油流50a。第三离心油流50a可从第三操作单元b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被供应给第三操作单元b3a。第三操作单元b3a包括第三操作活塞b31a。第三操作活塞b31a可轴向运动地布置。第三操作单元b3a具有第三操作腔b32a。

可以借助第三操作油流48a给第三操作腔b32a供以第三操作油。在第三操作腔b32a内可建立第三操作油压。借助第三操作油压,可以控制第三操作活塞b31a的轴向位置。当第三操作油压高时,第三操作活塞b31a设置用于压紧第三盘组。在第三操作腔b32a内有高的第三操作油压情况下,第三操作活塞b31a设置用于闭合第三离合器k3a。在第三操作腔b32a内有低的第三操作油压情况下,未详细示出的第三复位弹簧设置用于将第三操作活塞b31a从第三离合器k3a移开。第三操作活塞b31a在轴向上相对于朝向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界定第三操作腔b32a。

第三操作单元b3a还具有第三离心油腔b33a。第三离心油腔b33a在径向上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的一区域内。第三离心油腔b33a在轴向上至少基本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之外。第三离心油腔b33a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三传力区k33a的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第三离心油腔b33a布置在第三操作活塞b31的与第三操作腔b32a对置的一侧。借助第三离心油流50a给第三离心油腔b33a供以第三离心油,尤其在第三离合器k3a的分开状态下。第三离心油腔b33a设置用于离心力补偿。

第一操作腔b12a、第二操作腔b22a和第三操作腔b32a在径向上重叠堆置。第一操作腔b12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操作腔b32a之内。第二操作腔b22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操作腔b12a之内。第一操作腔b12a、第二操作腔b22a和第三操作腔b32a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布置。第一操作腔b12a、第二操作腔b22a和第三操作腔b32a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第一操作腔b12a、第二操作腔b22a和第三操作腔b32a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个轴向延伸范围内。

第一操作腔b12a在沿轴向背对第一传力区k13a的一侧具有第一界壁18a。第一界壁18a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心布置。第一界壁18a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14a布置。第一界壁18a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第二操作腔b22a在沿轴向背对第二传力区k23a的一侧具有第二界壁20a。第二界壁20a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心布置。第二界壁20a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14a布置。第二界壁20a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第三操作腔b32a在沿轴向背对第三传力区k33a的一侧具有第三界壁22a。第三界壁22a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心布置。第三界壁22a至少基本上正交于主转动轴线14a布置。第三界壁22a至少基本上呈扁平状构成。

第一界壁18a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包围第二界壁20a。第三界壁22a以径向未重叠的方式包围第一界壁18a。第一界壁18a、第二界壁20a和第三界壁22a布置在一平面内。第一界壁18a、第二界壁20a和第三界壁22a沿径向抵接。第一界壁18a、第二界壁20a和第三界壁22a形成共同界壁。

第一离心油腔b13a、第二离心油腔b23a和第三离心油腔b33a沿径向重叠堆置。第一离心油腔b13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三离心油腔b33a之内。第二离心油腔b23a在径向上布置在第一离心油腔b13a之内。第一离心油腔b13a、第二离心油腔b23a和第三离心油腔b33a在径向上以未重叠的方式布置。第一离心油腔b13a、第二离心油腔b23a和第三离心油腔b33a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布置。第一离心油腔b13a、第二离心油腔b23a和第三离心油腔b33a至少基本上布置在同一个轴向延伸范围内。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还包括多个密封件,其中两个用于第二操作单元b2a的密封件52a、54a在图1中示例性地带有附图标记。密封件设置用于相对于操作油来密封操作单元b1a、b2a、b3a的构件之间的缝隙。也借助其它密封件来密封离心油腔。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盘单元24a。盘单元24a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心布置。驱动件16a沿径向包围盘单元24a。驱动件16a相对于盘单元24a以轴向重叠且径向包围的方式来布置。盘单元24a具有第一界壁18a、第二界壁20a和第三界壁22a。第一界壁18a、第二界壁20a和第三界壁22a分别被设计成盘单元24a的盘部段。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包括轴w4a。轴w4a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a同轴布置。轴w4a抗转动联接到盘单元24a。第一操作油流40a通过轴w4a和盘单元24a被供应给第一操作单元b1a。第一离心油流42a通过轴w4a和盘单元24a被供应给第一操作单元b1a。第二操作油流44a通过轴w4a被供应给第二操作单元b2a。第二离心油流46a通过轴w4a被供应给第二操作单元b2a。第三操作油流48a通过轴w4a和盘单元24a被供应给第三操作单元b3a。第三离心油流50a通过轴w4a和盘单元24a被供应给第三操作单元b3a。第一离心油流42a、第二离心油流46a、第三离心油流50a以及在图中未被示出的离合器用冷却油流在轴w4a中流动。

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具有与主转动轴线14a同心布置的缸单元34a。缸单元34a在径向靠外侧被设计成第一离合器k1a的第一内盘架k11a。缸单元34a在径向靠内侧被设计成第二离合器k2a的第二外盘架k22a。柱筒单元34a以材料接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方式联接至盘单元24a。缸筒单元34a优选具有一体式结构。缸单元34a在径向上在第一界壁18a和第二界壁20a之间的区域内抗转动联接至盘单元24a。第三外盘架k32a通过盘单元24a抗转动联接至缸单元34a。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盘单元24a的截面示意图。盘单元24a具有圆形扁平形状。盘单元24a具有一体式结构。盘单元24a优选被设计成锻造构件。盘单元24a设置用于至少一个操作油和/或至少一个离心油的径向分配。

盘单元24a具有第一油道26a。第一油道26a设置用于给第一操作腔b12a供应第一操作油。第一油道26a在径向上在盘单元24a之内延伸。第一油道26a在局部被设计成第一径向孔。盘单元24a具有第一入口56a。第一入口56a与第一油道26a相连。第一入口56a由突伸入第一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一入口56a设置用于将第一操作油从轴w4a引入第一油道26a。盘单元24a具有第一出口58a。第一出口58a设置用于将第一油道26a与第一操作腔b12a相连。第一出口58a由突伸入第一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一出口58a布置在盘单元24a的与第一入口56a对置的一侧、尤其是端侧。第一油道26a由第一径向孔和另外两个轴向孔构成。盘单元24a具有第一封闭件60a。第一封闭件60a设置用于在第一油道26a的径向靠外开口处封闭第一油道26a。

盘单元24a具有第三油道30a。第三油道30a设置用于给第三操作腔b32a供应第三操作油。第三油道30a在径向上在盘单元24a之内延伸。第三油道30a在局部被设计成第三径向孔。盘单元24a具有第三入口62a。第三入口62a与第三油道30a相连。第三入口62a由突伸入第三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三入口62a设置用于将第三操作油从轴w4a引入第三油道30a。盘单元24a具有第三出口64a。第三出口64a设置用于将第三油道30a连通至第三操作腔b32a。第三出口64a由轴向的突入第一径向孔的孔构成。第三出口64a布置在盘单元24a的与第三入口62a对置的一侧、尤其是端侧。第三油道30a由第三径向孔和另外两个轴向孔构成。盘单元24a具有第三封闭件66a。第三封闭件66a设置用于在第三油道30a的径向靠外开口处封闭第三油道30a。

盘单元24a具有径向延伸的离心油道32a。离心油道32a设置用于给第一离心油腔b13a和第三离心油腔b33a供应离心油。离心油道32a在局部被设计成第四径向孔。盘单元24a具有第四入口68a。第四入口68a与离心油道32a相连。第四入口68a由突伸入第四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四入口68a设置用于将第一离心油和第三离心油从该轴w4a引入离心油道32a。盘单元24a具有第四出口70a。第四出口70a设置用于将离心油道32a与第一离心油腔b13a相连。第四出口70a由突伸入第一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盘单元24a具有第五出口72a。第五出口72a设置用于将离心油道32a与第三离心油腔b33a相连。第五出口72a由突伸入第一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离心油道32a由第四径向孔和另外三个轴向孔构成。盘单元24a具有第四封闭件74a。第四封闭件74a设置用于在离心油道32a的径向靠外开口处封闭离心油道32a。

盘单元24a在背对内燃发动机12a的一侧具有三个未详细示出的、径向延伸的加厚部。加厚部设置用于至少容纳径向孔。

图3示出用于本发明的混动双离合变速器10a的盘单元24b的第二实施例。以下说明基本局限于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其中,关于相同标示的构件,尤其是关于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构件,原则上也能参照其它实施例(尤其如图1和图2所示)的附图和/或说明。为了区分实施例,字母a附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之后。在图3的实施例中,字母a被字母b代替。

图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盘单元24b的截面示意图。盘单元24b相对于主转动轴线14b同心布置。盘单元24b具有圆形的扁平形状。盘单元24b具有一件式结构。盘单元24b尤其被设计成锻造构件。盘单元24b设置用于径向分配至少一个操作油和/或至少一个离心油。盘单元24b具有第一界壁18b、第二界壁20b和第三界壁22b。

盘单元24b具有第一油道26b。第一油道26b的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一径向孔。盘单元24b具有第一入口56b。盘单元24b具有第一出口58b。

盘单元24b具有第二封闭件60b,其设置用于在径向靠外开口处封闭第一油道26b。

盘单元24b具有第二油道28b。第二油道28b设置用于给第二操作腔b22a供应操作油。第二油道28b在径向上在盘单元24b之内延伸。第二油道28b的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二径向孔。盘单元24b具有第二入口76b。第二入口76b与第二油道28b相连。第二入口76b由突伸入第二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二入口76b设置用于将第二操作油从轴w4a引入第二油道28b。盘单元24b具有第二出口78b。第二出口78b设置用于将第二油道28b连通至第二操作腔b22a。第二出口78b由突伸入第二径向孔的轴向孔构成。第二油道28b由第二径向孔和另外两个轴向孔构成。盘单元24b具有第二封闭件80b。第二封闭件80b设置用于在第二油道28b的径向靠外开口处封闭第二油道28b。

盘单元24b具有第三油道30b。第三油道30b的一部分被设计成第三径向孔。盘单元24b具有第三入口62b。盘单元24b具有第三出口64b。盘单元24b具有径向延伸的离心油道32b。离心油道32b的一部分被设计成第四径向孔。盘单元24b具有第四入口68b。盘单元24b具有第四出口70b。盘单元24b具有第五出口72b。

第一出口58b的、第二出口78b的、第三出口64b的、第四出口70b的和第五出口72b的轴向孔在所示的观察平面内穿过盘单元24b。

盘单元24b在背对内燃发动机12b的一侧具有四个未详细示出的径向延伸的加厚部。加厚部设置用于至少围绕径向孔。

第三油道30b在径向靠外的开口处具有第三封闭件66b。

离心油道32b在径向靠外开口处具有第四封闭件74b。

附图标记列表

10混动双离合变速器

11双离合变速器

12内燃发动机

13电机

14主转动轴线

15转子

16驱动齿轮

17双离合器

18第一界壁

19壳体

20第二界壁

22第三界壁

24盘单元

26第一油道

28第二油道

30第三油道

32离心油道

34缸单元

36双质量飞轮

38轴承

40第一操作油流

42第一离心油流

44第二操作油流

46第二离心油流

48第三操作油流

50第三离心油流

52密封件

54密封件

56第一入口

58第一出口

60第一封闭件

62第三入口

64第三出口

66第三封闭件

68第四入口

70第四出口

72第五出口

74第四封闭件

76第二入口

78第二出口

80第二封闭件

b1第一操作单元

b11第一操作活塞

b12第一操作腔

b13第一离心油腔

b2第二操作单元

b21第二操作活塞

b22第二操作腔

b23第二离心油腔

b3第三操作单元

b31第三操作活塞

b32第三操作腔

b33第三离心油腔

k1第一离合器

k11第一内盘架

k12第一外盘架

k13第一传力区

k14第一内盘

k15第一外盘

k2第二离合器

k21第二内盘架

k22第二外盘架

k23第二传力区

k24第二内盘

k25第二外盘

k3第三离合器

k31第三内盘架

k32第三外盘架

k33第三传力区

k34第三内盘

k35第三外盘

w1第一输入轴

w2第二输入轴

w3驱动轴

w4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