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1931发布日期:2020-10-17 01:0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



背景技术:

泡沫灭火系统是扑救甲、乙、丙类液体火灾普遍使用的灭火系统,传统的泡沫溶液制取通过贮罐压力式泡沫比列混合装置、环泵式比例混合装置等来实现,这类装置无法持续供给泡沫液,而且混合比例不精确,不能适应现代大型工程的需要。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实现泡沫液可持续、比例精确、流量压力范围宽广的供给,适应现代大型工程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泡沫溶液制取装置无法持续供给泡沫液,而且混合比例不精确,不能适应现代大型工程的需要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隔板和阀门组件,所述隔板将所述阀体内部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平衡模板,所述平衡模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口,所述平衡模板受力能够发生形变或位移;

所述第二腔体侧壁上设有泡沫液进口和泡沫液出口;

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杆和阀芯,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平衡模板相连,所述阀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阀芯相连,所述平衡模板受力后能够通过所述阀杆带动所述阀芯沿所述阀杆轴线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泡沫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在使用时泡沫浓缩液从泡沫泵输出后,通过两个管路分别输送到本平衡阀和比例混合器中,比例混合器中的泡沫浓缩液与水混合从主水管路输出,形成灭火用的泡沫溶液,上腔体上的进液口接通主水管路,使上腔体内的液体压强与主水管路相同,为p1,下腔体上的进液口接通比例混合器泡沫浓缩液入口,使下腔体内的液体压强与泡沫浓缩液的输送压力相同,为p2,当p2>p1时,平衡模板会在p2的推动下向上发生形变或位移,带动阀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芯打开泡沫液出口,泡沫浓缩液通过平衡阀回流,使得比例混合器中泡沫浓缩液的进量减小,进而实现泡沫溶液中泡沫浓缩液的比例调节,当p1>p2时,平衡模板会在p1的推动下向下发生形变或位移,带动阀杆向下移动,使阀芯关闭泡沫液出口,从而增大比例混合器中泡沫浓缩液的进量,本装置通过主水管路和泡沫浓缩液输送压力的压差自动调整配置的灭火用泡沫溶液的比例,结构合理,能够持续、稳定输送适宜比例的灭火用的泡沫溶液,满足了大型工程的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泡沫液进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所述泡沫液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阀芯与第二腔体适配,泡沫浓缩液通过泡沫液进口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在阀芯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可使泡沫液进口和泡沫液出口连通或关闭,从而改变泡沫浓缩液在比例混合器的进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上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泡沫液进口通过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在阀芯上设置流体通道,使泡沫浓缩液在阀芯两侧连通,避免一侧是空气,另一侧是浓缩液,而影响阀芯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阀杆适配的通孔。在隔板上设置通孔,阀杆穿设在通孔中,实现了阀杆与隔板的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杆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加强阀杆与隔板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隔板上下两侧的液体通过隔板上的通孔泄漏到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模板包括两个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周壁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连接。通过两个压板将弹性垫固定,压板与阀杆固定连接,弹性垫将第一腔体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当上腔体和下腔体压力不同时,弹性垫会发生形变从而带动阀杆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腔体上泡沫液出口的开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为橡胶材质结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模板包括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适配。平衡模板为活塞,活塞将第一腔体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活塞受压后上下移动,带动阀杆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腔体上泡沫液出口的开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加强活塞的密封性能,避免活塞上下两端的液体发生混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通过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压力差来带动阀杆移动,从而带动阀芯开闭泡沫液出口,进而实现比例混合器内泡沫浓缩液的进量调节,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持续输出泡沫溶液,而且混合比例实时控制更加精确,流量压力范围宽广,适应于大型工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消防系统的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1-阀体,101-第一腔体,1011-上腔体,10111-进液口,1012-下腔体,102-第二腔体,1021-泡沫液进口,1022-泡沫液出口,2-隔板,3-阀门组件,301-阀杆,302-阀芯,3021-流体通道,4-平衡模板,401-压板,402-弹性垫,5-活塞,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有隔板2和阀门组件3,所述隔板2将所述阀体1内部分为从下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

所述第一腔体101内设有平衡模板4,所述平衡模板4将所述第一腔体101分割为上腔体1011和下腔体1012,所述上腔体1011和下腔体1012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口10111,所述平衡模板4受力能够发生形变;

所述第二腔体102侧壁上设有泡沫液进口1021和泡沫液出口1022;

所述阀门组件3包括阀杆301和阀芯302,所述阀杆301一端与所述平衡模板4相连,所述阀杆301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2与所述阀芯302相连,所述平衡模板4受力后能够通过所述阀杆301带动所述阀芯302沿所述阀杆301轴线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泡沫液出口1022。

具体的,所述泡沫液进口1021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下端,所述泡沫液出口102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侧壁,阀芯302与第二腔体102适配,泡沫浓缩液通过泡沫液进口1021进入到第二腔体102内,在阀芯30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使泡沫液进口1021和泡沫液出口1022连通或关闭,从而改变泡沫浓缩液在比例混合器的进量;所述阀芯302上设有流体通道3021,所述泡沫液进口1021通过所述流体通道3021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02,通过在阀芯302上设置流体通道3021,使泡沫浓缩液在阀芯302两侧连通,避免一侧是空气,另一侧是泡沫浓缩液,而影响阀芯302的移动;所述隔板2上设有与所述阀杆301适配的通孔,阀杆301穿设在通孔中,实现了阀杆301与隔板2的滑动连接;阀杆301与所述隔板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加强阀杆301与隔板2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隔板2上下两侧的液体通过隔板2上的通孔泄漏到另一侧。

其中平衡模板4受力后会出现变形带动阀杆301移动,具体的,平衡模板4包括两个压板401,两个所述压板401之间设有弹性垫402,所述弹性垫402周壁与所述第一腔体101内壁连接,通过两个压板401将弹性垫402固定,压板401与阀杆301固定连接,弹性垫402将第一腔体101分割成上腔体1011和下腔体1012,当上腔体1011和下腔体1012压力不同时,弹性垫402会发生形变从而带动阀杆30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腔体102上泡沫液出口1022的开闭,弹性垫402为橡胶材质结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在使用时泡沫浓缩液从泡沫泵输出后,通过两个管路分别输送到本平衡阀和比例混合器中,比例混合器中的泡沫浓缩液与水混合从主水管路输出,形成灭火用的泡沫溶液,上腔体1011上的进液口10111接通主水管路,使上腔体1011内的液体压强与主水管路相同,为p1,下腔体1012上的进液口10111接通比例混合器上泡沫浓缩液入口,使下腔体1012内的液体压强与泡沫浓缩液相同,为p2,当p2>p1时,平衡模板4会在p2的推动下向上发生形变或位移,带动阀杆30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芯302打开泡沫液出口1022,泡沫浓缩液通过平衡阀回流,使得比例混合器中泡沫浓缩液的进量减小,进而实现泡沫溶液中泡沫浓缩液的比例调节,当p1>p2时,平衡模板4会在p1的推动下向下发生形变或位移,带动阀杆301向下移动,使阀芯302关闭泡沫液出口1022,从而增大比例混合器中泡沫浓缩液的进量增大,本装置结构合理,能够持续、稳定输送灭火用的泡沫溶液,满足了大型工程的需要。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消防系统的平衡阀,与实施例1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平衡模板4包括活塞5,所述活塞5与所述第一腔体101内壁适配,活塞5将第一腔体101分割为上腔体1011和下腔体1012,活塞5两侧受压不同时,沿所述阀杆301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带动阀杆301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腔体102上泡沫液出口1022的开闭;活塞5外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7,加强活塞5的密封性能,避免活塞5上下两端的液体发生混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