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1152发布日期:2021-05-11 14:3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ert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



背景技术:

ert(电阻层析成像)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电阻传感器原理的层析成像技术,通过测量电阻率的分布来获得多相介质的分布。其中,电阻传感器包含电极、陶瓷块和金属管道,陶瓷块均匀布设在金属管道内壁,电极均匀布设在金属管道内壁,将待测液固体从金属管道中流过,通过检测金属管道内的电极上的电压值,获知待测液固体的电导率分布,通过判断敏感场内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来获得敏感场内的各相介质分布信息。但是在输送过程中,金属管道会受到摩擦磨损、切削磨损及冲蚀磨损、冲刷等形成的破坏,提高金属管道抵抗上述多种破坏形式的性能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显得很重要。目前,利用复合陶瓷制作耐磨管道在工程中逐渐得到应用。但是普通复合陶瓷内衬在金属管道入口处的陶瓷呈直角结构,其容易在砂石的冲击下易产生剥离、脱落、碎裂现象。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在管道入口端陶瓷上沿管道轴向方向开设倒角,可以增大入口端陶瓷的受力面积,大大了增加了内村的抗冲击性能;并且在陶瓷沿管道径向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可以增大陶瓷与复合内村的粘接面积,避免了入口端陶瓷的整体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在管道入口端陶瓷上沿管道轴向方向开设倒角,可以增大入口端陶瓷的受力面积,大大了增加了内村的抗冲击性能;并且在陶瓷沿管道径向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可以增大陶瓷与复合内村的粘接面积,避免了入口端陶瓷的整体脱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其包括金属管道、陶瓷块和固化聚氨酯弹性体,若干陶瓷块呈矩阵均匀布设在金属管道内壁,固化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实现陶瓷块与金属管道、陶瓷块与陶瓷块之间的固定连接,布设在金属管道入口端的陶瓷块沿金属管道轴向方向设置有倒角。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倒角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陶瓷块沿金属管壁径向方向高度的0.5倍;

倒角的角度沿金属管道轴向方向小于或等于4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陶瓷块远离倒角的背面通过固化聚氨酯弹性体与金属管道内壁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布设在金属管道入口端的陶瓷块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内灌注有固化聚氨酯弹性体,通孔内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与陶瓷块远离倒角的背面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形成销钉。

进一步优选的,通孔沿金属管道径向方向开设。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陶瓷块呈环形矩阵均匀布设在金属管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金属管道入口端的陶瓷块沿金属管道轴向方向设置有倒角,增加了金属管道入口端陶瓷块的受力面积,大大了增加了金属管道内村的抗冲击性能;避免了普通直角结构在直角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了普通结构因受直接冲击而导致的整体脱落问题;

(2)在金属管道入口端的陶瓷块沿金属管道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增大了陶瓷与固化聚氨酯弹性体的粘接面积,固化聚氨酯弹性体填充到若干个通孔中,固化聚氨酯弹性体在通孔中形成了销钉,销钉起到了紧固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管道入口端陶瓷块的整体脱落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中隐藏固化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中隐藏陶瓷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中金属管道入口端陶瓷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管道,2-陶瓷块,21-倒角,22-通孔,3-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的传感器耐磨入口内衬,其包括金属管道1、陶瓷块2以及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

金属管道1,用于输送电阻层析成像液固两相流检测系统用的待测液-固两相流介质,待测液-固两相流介质从金属管道1中流过,通过金属管道1内的电极获知待测液-固两相流介质的电导率分布,通过判断敏感场内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来获得敏感场内的各相介质分布信息。

陶瓷块2,如图2所示,陶瓷块2远离倒角21的背面通过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与金属管道1内壁固定,并呈环形矩阵均匀布设在金属管道1内壁,用于提高金属管道1抗磨损能力。但是由于陶瓷块2韧性差,抗冲击能力弱,且陶瓷块2一般为直角结构,该直角结构使得金属管道1入口端的陶瓷块2在砂石的冲击下易产生整体剥离、脱落、碎裂现象。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布设在金属管道1入口端的陶瓷块2沿金属管道1轴向方向设置有倒角21,沿金属管道1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22,通孔22内灌注有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通孔22内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与陶瓷块2远离倒角21的背面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形成销钉31,使得金属管道1入口端的陶瓷块2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倒角21,增加了金属管道1入口端陶瓷块2的受力面积,大大了增加了金属管道1内村的抗冲击性能;避免了普通直角结构在直角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了直接冲击,也就避免了普通结构因受冲击而导致的整体脱落问题。为了使金属管道1内村的抗冲击性能最大化,本实施例中,倒角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陶瓷块2沿金属管壁径向方向高度的0.5倍;倒角21沿金属管道1轴向方向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0°。

若干通孔22,增大了陶瓷与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的粘接面积;如图3所示,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填充到若干个通孔22中,通孔22内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与陶瓷块2远离倒角21的背面的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形成销钉31,销钉31起到了紧固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管道1入口端陶瓷块2的整体脱落问题。

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用于实现陶瓷块2与金属管道1、陶瓷块2与陶瓷块2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在金属管道1入口端的陶瓷块2沿金属管道1轴向方向设置有倒角21,增加了金属管道1入口端陶瓷块2的受力面积,大大了增加了金属管道1内村的抗冲击性能;避免了普通直角结构在直角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了普通结构因受直接冲击而导致的整体脱落问题;

在金属管道1入口端的陶瓷块2沿金属管道1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22,增大了陶瓷与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的粘接面积,固化聚氨酯弹性体填充到若干个通孔22中,固化聚氨酯弹性体3在通孔22中形成了销钉31,销钉31起到了紧固的作用,进一步避免了金属管道1入口端陶瓷块2的整体脱落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