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传动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0314发布日期:2021-05-04 09:5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角传动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传动齿轮箱,属于。



背景技术:

直角传动齿轮箱采用螺旋伞齿轮和精密轴承传动,主要用于升降机成组使用时变相连接用。由于齿轮输出中由于螺伞的尺寸大于轴承的尺寸,仅靠齿轮箱飞溅润滑,无法润滑到轴承,而且转速很高的时候油温升高导致齿轮箱发热严重,无法进行有效散热,会降低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传动齿轮箱,使齿轮运动过程中油液飞溅无法达到的部分也可进行润滑,提高润滑可靠性,减小磨耗,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油液浪费,节省运行成本,降低齿轮高速运行时齿轮箱体内的油液温度,提高传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角传动齿轮箱,包括齿轮箱体,齿轮箱体中装有齿轮输入组件和与齿轮输入组件啮合传动连接且垂直于齿轮输入组件的齿轮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体上装有可对齿轮输出组件进行润滑的抽油润滑组件。

优选的,所述的抽油润滑组件包括抽油泵、与抽油泵连接的油管,所述的抽油泵置于齿轮箱体中且与齿轮输出组件的内端连接,抽油泵被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部分或全部浸没,抽油泵抽取润滑油经油管输出对齿轮输出组件中高出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液面的轴承进行润滑。

优选的,所述的油管设置在齿轮箱体外部,且输入端伸入至齿轮箱体中与抽油泵连接,输出端也伸入至齿轮箱体中且靠近齿轮输出组件中高出齿轮箱体内润滑油液面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的抽油泵为内啮合油泵,齿轮箱体上装有用于观察润滑油液面高度的油标螺塞。

优选的,所述的齿轮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法兰和输入齿轮,输入轴伸入齿轮箱体中且外端与输入法兰连接,内端与输入齿轮连接,齿轮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法兰、输出齿轮和套装在输出轴上的轴承,输出轴与输入轴垂直伸入齿轮箱体中且外端与输出法兰连接,输出齿轮装在输出轴中段且与输入齿轮啮合连接,轴承设置在输出法兰和输出齿轮之间且置于齿轮箱体中,油管的输出端伸入齿轮箱体中且靠近轴承。

优选的,所述的抽油泵与输出轴的内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输入轴水平设置,输出轴垂向设置且外端从齿轮箱体顶部伸出或所述的输入轴垂向设置且内端从齿轮箱体底部伸入,输出轴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齿轮箱体的侧面连通有直角形状的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角传动齿轮箱,在齿轮箱体上安装了抽油润滑组件,解决因螺伞尺寸大而无法通过油液飞溅进行轴承润滑的问题,用抽油润滑组件对齿轮输出组件进行有效润滑,使齿轮运动过程中油液飞溅无法达到的部分也可进行润滑,提高润滑可靠性,减小磨耗,延长角传动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2.将抽油润滑组件中的抽油泵与齿轮输出组件的内端连接,在齿轮输入组件啮合驱动齿轮输出组件运动时通过齿轮输出组件带动抽油泵运行,减少动力来源,简化齿轮箱体内部结构,而且油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伸入齿轮箱体中,油液经油管输出后又回流至齿轮箱体中,形成油液的循环,减少油液浪费,节省运行成本。

3.抽油润滑组件中的油管设置在齿轮箱体的外面,齿轮箱体内的润滑油经油管流出后又流入齿轮箱体内,润滑油在油管流经的过程中可进行有效散热,降低齿轮高速运行时齿轮箱体内的油液温度,提高传动效率。

4.在齿轮箱体上设置油标螺塞便于监控齿轮箱体内的油液液面高度,保证齿轮箱内的油液部分或全部浸没抽油泵,保证抽油润滑组件的抽油润滑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角传动齿轮箱的一种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角传动齿轮箱的另一种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角传动齿轮箱,包括齿轮箱体1,齿轮箱体1中装有齿轮输入组件2和与齿轮输入组件2啮合传动连接且垂直于齿轮输入组件2的齿轮输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体1上装有可对齿轮输出组件3进行润滑的抽油润滑组件4。

以上所述的角传动齿轮箱,在齿轮箱体1上安装了抽油润滑组件4,解决因螺伞尺寸大而无法通过油液飞溅进行轴承润滑的问题,用抽油润滑组件对齿轮输出组件进行有效润滑,使齿轮运动过程中油液飞溅无法达到的部分也可进行润滑,提高润滑可靠性,减小磨耗,延长角传动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的抽油润滑组件4包括抽油泵41、与抽油泵41连接的油管42,所述的抽油泵41置于齿轮箱体1中且与齿轮输出组件3的内端连接,抽油泵41被齿轮箱体1内的润滑油部分或全部浸没,保证抽没泵可以有效抽出油液,抽油泵41抽取润滑油经油管42输出对齿轮输出组件3中高出齿轮箱体1内润滑油液面的轴承进行润滑。齿轮输出组件3中的齿轮为螺伞齿轮,尺寸较大会挡住油液飞溅导致齿轮输出组件3中的轴承无法被有效润滑,用油管42将油液导至相应的轴承附近进行润滑,而且油液流经油管42后又会回流至齿轮箱体1中不会浪费。

其中,所述的油管42设置在齿轮箱体1外部,且输入端伸入至齿轮箱体1中与抽油泵41连接,输出端也伸入至齿轮箱体1中且靠近齿轮输出组件3中高出齿轮箱体1内润滑油液面的轴承。油管42设置在齿轮箱体1的外面,齿轮箱体1内的润滑油经油管42流出后又流入齿轮箱体1内,润滑油在油管42流经的过程中可进行有效散热,降低齿轮高速运行时齿轮箱体内的油液温度,提高传动效率。油管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伸入齿轮箱体1中,油液经油管42输出后又回流至齿轮箱体中,形成油液的循环,减少油液浪费,节省运行成本。

其中,所述的抽油泵41为内啮合油泵,齿轮箱体1上装有用于观察润滑油液面高度的油标螺塞11,便于监控齿轮箱体内的油液液面高度,发现油液减少后可及时加入,保证齿轮箱1内的油液部分或全部浸没抽油泵,以保证抽油泵可有效抽油,从而保证抽油润滑组件的抽油润滑可靠性。

其中,所述的齿轮输入组件2包括输入轴21、输入法兰22和输入齿轮23,输入轴21伸入齿轮箱体1中且外端与输入法兰22连接,内端与输入齿轮23连接,齿轮输出组件3包括输出轴31、输出法兰32、输出齿轮33和套装在输出轴31上的轴承34,输出轴31与输入轴21垂直伸入齿轮箱体1中且外端与输出法兰32连接,输出齿轮33装在输出轴31中段且与输入齿轮23啮合连接,轴承34设置在输出法兰32和输出齿轮33之间且置于齿轮箱体1中,油管42的输出端伸入齿轮箱体1中且靠近轴承34。齿轮输入组件2和齿轮输出组件3为直角啮合连接,通过输入法兰22的转动,带动输入齿轮23的转动,从而带动输出齿轮33转动,使输出轴31和输出法兰32同步转动,实现直角传动。

其中,所述的抽油泵41与输出轴31的内端连接。在齿轮输入组件2啮合驱动齿轮输出组件3运动时通过齿轮输出组件3带动抽油泵41运行,减少动力来源,简化齿轮箱体内部结构。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输入轴21水平设置,输出轴31垂向设置且外端从齿轮箱体1顶部伸出,实现动力从左侧输入而向上输出,或如图2所示,所述的输入轴21垂向设置且内端从齿轮箱体1底部伸入,输出轴31水平设置,实现动力从底部输入而向左输出,以实现角传动齿轮箱的两种安装结构。

其中,所述的齿轮箱体1的侧面连通有直角形状的通气管12,对齿轮箱体1进行通气散热,减小内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