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7682发布日期:2022-06-04 13:1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的逐步发展,阀门装置的智能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阀门作为一个流体输送的组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因此阀门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技术的流体输送阀门开关大多数是依靠人力扭开和关闭,操控不够精准和严实,容易流体介质泄漏,且浪费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以解决的流体输送阀门开关大多数是依靠人力扭开和关闭,操控不够精准和严实,容易流体介质泄漏,且浪费时间和人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包括:过滤管、第二输送管、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第三输送管和智能控制机构;
5.过滤管,连接在第一输送管的右端;
6.第二输送管,连接在过滤管的右端;
7.智能阀门控制机构,安装在第二输送管的中部,所述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的下部设置有阀体,阀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且阀体的上端安装有上阀盖,所述上阀盖的上方平行设置有顶罩,且顶罩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上阀盖的上端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组外固定杆;
8.第三输送管,安装在智能阀门控制机构的右端;
9.智能控制机构,安装在两组外固定杆的中部前方,所述智能控制机构的右侧面上安装有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过滤管、第二输送管、智能阀门控制机构和第三输送管之间相连通设置,且第一输送管、过滤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之间的介质输送方向由左至右,并且各个管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1.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中部设置有阀口,且阀口中堵塞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固定有阀杆,且上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座,并且阀杆的上端头安装在顶罩的中心。
12.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左部开设有上输送通道,且上输送通道的左端设置有入口端,所述阀体内右部开设有下输送通道,且下输送通道的右端设置有出口端,下输送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下凹槽,并且阀杆和下凹槽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13.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上连接座,且上连接座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上端外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上端头固定在上连接座上,所述防护套的下端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下连接杆,且下连接杆的下端头
固定在下固定板上。
14.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上部杆体套置在防护套中,且阀杆在垂直方向上伸缩活动,并且防护套和阀杆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15.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机构的前侧面中上部设置有显示屏,智能控制机构的前侧面中下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智能控制机构的前侧面左部安装有流量表,智能控制机构的前侧面右部安装有压力表,所述智能控制机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两组外连接板,且每边的外连接板的后端均套置在对应一侧的外固定杆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方便智能化操控阀门开启和关闭,且操作精准严实,避免发生介质泄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更加实用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在管道上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正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输送管;2、过滤管;3、第二输送管;4、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1、阀体;410、出口端;411、入口端;412、支撑座;413、下凹槽;414、上输送通道;415、阀口;416、下输送通道;42、上阀盖;420、下固定板;421、下连接杆;422、防护套;43、顶罩;430、外固定杆;431、上固定板;432、上连接座;433、上连接杆;434、阀杆;435、阀芯;5、第三输送管;6、智能控制机构;60、外连接板;61、流量表;62、控制面板;63、显示屏;64、压力表;65、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在管道上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正视示意图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智能阀门电动装置控制机构,包括: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第三输送管5和智能控制机构6;过滤管2连接在第一输送管1的右端;第二输送管3连接在过滤管2的右端;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安装在第二输送管3的中部,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的下部设置有阀体41,且阀体41的上端安装有上阀盖42,上阀盖4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顶罩43,且顶罩43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固定板431,上阀盖42的上端设置有下固定板420,上固定板431和下固定板420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组外固定杆430;第三输送管5安装在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的右端;智能控制机构6安装在两组外固定杆430的中部前方,智能控制机构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两组外连接板60,且每边的外连接板60的后端均套置在对应一侧的外固定杆430上,智能控制机构6的右侧面上安装有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65;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和第三
输送管5之间相连通设置,且第一输送管1、过滤管2、第二输送管3和第三输送管5之间的介质输送方向由左至右,并且各个管体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2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设在第二输送管3的中部,方便进行控制第二输送管3内输送介质的开关,同时过滤管2的设置方便对所输送的介质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堵塞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使其输送更顺畅,并且使用更长久。
26.在本实施例中,阀体41内中部设置有阀口415,且阀口415中堵塞有阀芯435,阀芯435的中心固定有阀杆434,且上固定板431的下端设置有上连接座432,并且阀杆434的上端头安装在顶罩43的中心;阀体41内左部开设有上输送通道414,且上输送通道414的左端设置有入口端411,阀体41内右部开设有下输送通道416,且下输送通道416的右端设置有出口端410,下输送通道416的底部设置有下凹槽413,并且阀杆434和下凹槽413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阀体41的内部设置有上输送通道414和下输送通道416,方便进行由左往右的方向输送介质,在阀体41的中部设置的阀口415和阀芯435构成阀口和阀芯结构,以便通过升起阀芯435堵住阀口415关闭阀门。通过降下阀芯435从而方便打开阀门。
28.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板431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上连接座432,且上连接座432和下固定板420之间设置有防护套422,防护套422的上端外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上连接杆433,上连接杆433的上端头固定在上连接座432上,防护套422的下端边缘上安装有多组下连接杆421,且下连接杆421的下端头固定在下固定板420上。
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在顶罩43下端的上固定板431和上阀盖42上端的下固定板420之间安装上两组外固定杆430,一方面进行加固阀杆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于智能控制机构6的安装固定。
30.在本实施例中,阀杆434的上部杆体套置在防护套422中,且阀杆434在垂直方向上伸缩活动,并且防护套422和阀杆43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通过智能控制机构6进行灵活控制阀杆上下升降活动,从而利用阀杆下端的阀芯进行堵塞阀口或是离开阀口,达到开关阀门的目的,以便进行介质的输送和阻断,使用比较灵活便利。
32.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中上部设置有显示屏63,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中下部设置有控制面板62,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左部安装有流量表61,智能控制机构6的前侧面右部安装有压力表64。
3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智能控制机构6的设置用于灵活操控智能阀门控制机构4内的阀杆活动,无需人力扭开或是关闭阀门,阀门开关更精准密实,不但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也避免介质泄漏,使用更更安全严密,操控更灵活和智能化。
34.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流体输送阀门开关大多数是依靠人力扭开和关闭,操控不够精准和严实,容易流体介质泄漏,且浪费时间和人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方便智能化操控阀门开启和关闭,且操作精准严实,避免发生介质泄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更加实用和智能化。
35.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
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