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8289发布日期:2022-03-12 12:1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压片机下冲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我国的药品、化工、食品等行业中通常将具有一定作用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压制成片剂形成药片,人们通常将这种机械设备称为压片机。在压片机中,转台带动冲模旋转的压片机称为旋转式压片机。
3.目前市场上的压片机中的冲模润滑只局限于上冲钉的润滑,而下冲钉的润滑采用停机后手工加油方式进行,对于低速旋转的压片机,这种润滑方式还能适应,但对于高速压片机来说,由于转速高,下冲钉与下冲钉孔如果不采用自动润滑的方式,下冲钉与转盘会很快磨损,大大降低转台及冲模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目前高速压片机通过人工进行润滑,当润滑不及时时,容易造成下冲钉与转盘磨损,大大降低转台及冲模的使用寿命,同时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
5.本技术提供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包括上转台,上转台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钉,上冲钉下方设有中转台,中转台顶部开设有滑孔,中转台通过滑孔与上冲钉滑动连接,滑孔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滑孔的内腔相连通,中转台的底部设有下转台,下转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滑钉,下滑钉与中转台滑动连接;
7.下转台的内部设有油盒,油盒的外表面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其中一端与油盒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下转台的内壁固定连接,油盒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口,油盒的底部设有分油管,分油管底部贯穿油盒,并与油盒内部空腔相连通,分油管的顶部贯穿连接孔,并与滑孔内腔相连通。
8.可选的,上转台顶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与上转台连接,连接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孔。
9.可选的,上冲钉和下滑钉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上冲钉和下滑钉的直径均等于滑孔的内径,上冲钉和下滑钉与滑孔顶部和底部相对应。
10.可选的,下转台的中间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孔径大于油盒的直径,油盒位于该圆孔内部,油盒的顶部与下转台的顶部齐平。
11.可选的,连接杆呈圆杆状,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杆环绕油盒的外壁均匀分布。
12.可选的,注油口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注油口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通过螺纹与注油口相螺接。
13.可选的,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孔均位于滑孔的内侧,多个连接孔与多个
滑孔一一对应。
14.可选的,分油管呈圆管状结构,分油管与油盒呈七十五度夹角,分油管的顶部通过连接孔与滑孔相连通。
15.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通过油盒、连接杆、分油管和连接孔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通过下转台在撞击中转台停止时产生的惯性,将润滑油从油盒内部通过分油管输送至连接孔中,并通过连接孔将润滑油输送至位于中转台底部的滑孔内部,对滑孔和下滑钉连接处进行润滑,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压片机中的冲模润滑只局限于上冲钉的润滑,而无法对下冲钉进行润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盒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台底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上转台;2、上冲钉;3、连接座;4、中转台;5、滑孔;6、下转台;7、下滑钉;8、油盒;9、连接杆;10、注油口;11、螺纹;12、顶盖;13、分油管;1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请参阅图1-2,一种下冲表面润滑结构,包括上转台1,上转台1呈圆形,上转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钉2,上冲钉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冲钉2环绕上转台1底部均匀排列,上冲钉2下方设有中转台4,中转台4顶部开设有滑孔5,滑孔5的数量叶为多个,多个滑孔5顶部与多个上冲钉2相对应,中转台4通过滑孔5与上冲钉2滑动连接,通过上冲钉2在滑孔5内部滑动,对滑孔5内部进行挤压,滑孔5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孔14,连接孔14与滑孔5的内腔相连通,设置连接孔14用于向滑孔5内部注油,对滑孔5进行润滑作用,中转台4的底部设有下转台6,下转台6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滑钉7,下滑钉7与中转台4滑动连接,通过上滑钉2和下滑钉7从滑孔5两侧挤压,实现压片的目的。
23.下转台6的中间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设有油盒8,油盒8的内部盛设有润滑油,油盒8的外表面设有多个连接杆9,多个连接杆9均呈圆柱状结构,多个连接杆9的其中一端均与油盒8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下转台6的内壁固定连接并沿下转台6的内壁对称分布,将油盒8固定连接在下转台6内部,油盒8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口10,注油口10的底部与油盒8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注油口10用于向油盒8内部添加润滑油,油盒8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分散的分油管13,分油管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油管13与多个连接孔14一一对应,分油管13底部贯穿油盒8,并与油盒8内部空腔相连通,分油管13的顶部贯穿连接孔14,分油管13与滑孔5内腔相连通,通过分油管13将油盒8内部的润滑油导出,并输送至连接孔14内部,通过连接孔14将润滑油导入至滑孔5中,对下冲钉7与滑孔5的连接处进行润滑,降低下滑钉7和滑孔5底部的磨损。
24.参照图1,上转台1顶部设有连接座3,连接座3与上转台1连接,连接座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孔,设置连接座13用于将上转台1与其他动力装置连接,通过动力装置带动上转
台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滑钉2在滑孔5内部反复冲击,达到对滑孔5内部的材料进行压片的目的。
25.参照图1,多个上冲钉2和下滑钉7的直径均等于滑孔5的内径,上冲钉2和下滑钉7与滑孔5顶部和底部相对应,使上冲钉2在顶部的滑孔5内部进行压片的同时,位于底部的下滑钉7同步进行挤压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片的效率。
26.参照图1,下转台6的中间开设的圆孔孔径大于油盒8的直径,油盒8位于该圆孔内部,油盒8的顶部高度低于下转台6的顶部高度,在下转台6的中间开设圆孔,用于将油盒8安装在该圆孔内部,圆孔的直径大于油盒8的直径,便于在油盒8的外侧底部安装分油管13,油盒8顶部与下转台6的顶部齐平,能够避免下转台6在上下移动进行压片的过程中,油盒8由于高度过高,影响下滑钉7滑动,导致下滑钉7无法完全滑入滑孔5内部,造成无法压片的问题。
27.参照图2,连接杆9呈圆杆状,连接杆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杆9环绕油盒8的外壁均匀分布,使油盒8通过连接杆9与下转台6固定连接,设置多个连接杆9对油盒8进行固定,使油盒8与下转台6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了在持续的压片过程中,由于撞击产生的震动造成油盒8从下转台6内部脱落的问题。
28.参照图2,注油口1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11,注油口10的顶部设有顶盖12,顶盖12通过螺纹11与注油口10相螺接,设置注油口10用于向油盒8内部注入润滑油,当注入适量的润滑油后,通过螺动顶盖12,将润滑油密封在油盒8内部,有效避免油盒8内部的润滑油从注油口10内部洒出的问题。
29.参照图2-3,分油管13呈圆管状结构,分油管13与油盒8呈七十五度夹角,分油管13的顶部通过连接孔14与滑孔5相连通,连接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孔14均位于滑孔5的内侧,多个连接孔14与多个滑孔5一一对应,使油盒8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分油管13输送至连接孔14内部,并通过连接孔14将润滑油导入至位于底部的滑孔5中,对下冲钉7和滑孔5的连接处进行润滑作用,有效避免了目前市场上的压片机中的冲模润滑只局限于上冲钉的润滑,而下冲钉的润滑采用停机后手工加油方式进行,当转速过快时,下冲钉7与滑孔5会很快磨损,大大降低中转台4及下冲钉7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30.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顶盖10打开,向油盒8内部导入适量的润滑油,然后关闭顶盖10,当进行压片时,位于中转台4底部的下转盘6在动力设备的带动下上移,带动下冲钉6向上移动,撞击中转台4底部的滑孔5,将滑孔5内部的材料进行压片,在撞击过程中,油盒8和固定连接于油盒8四种的分油管13同步上移,在下冲钉6冲击进入滑孔5内部时,分油管13的顶部正好插入连接孔14内部,此时下冲钉6由于与中转盘4发生撞击,导致下转盘6猛地停止移动,而油盒8内部的润滑油在惯性的作用下通过分油管13冲出,并通过连接孔14流入滑孔5内部,对下冲钉8和滑孔5的连接处进行润滑,避免了目前市场上的压片机中的冲模润滑只局限于上冲钉的润滑,而下冲钉的润滑采用停机后手工加油方式进行,当转速过快时,下冲钉7与滑孔5会很快磨损,大大降低中转台4及下冲钉7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