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力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080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限力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力减震装置,尤指一种提高结构强度、提升使用寿命且避免敲击过程中产生偏斜的限力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工业上用以敲击将钉体固定于木板、水泥墙或金属板中的榔头或铁锤,其一体式的头部设计,使得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在敲击时常会因反作用力而出现弹跳情形,不仅会缩短榔头或铁锤的敲击面与钉体相接触的时间,而容易使钉体产生弯曲或偏斜的情形,且其立即回弹的反作用力会转换成热能及噪音等型态损失,相对会降低使用者施力的效能,亦即施出的力量未能充分地使用于该钉体上,进而让使用者需对于钉体施以多次的敲击,方能将钉体敲入且固定于木板或墙壁中,相对增加敲击的次数及所需的时间;另外,使用者握持榔头或铁锤的握柄时,因为敲击时产生的弹跳震动也会让使用者感觉不舒服,其中图21为通过一力量规量测没有减震设计的传统现有铁锤敲击时,现有铁锤的力量(kgf)与时间(s)的关系,从图21可看出现有铁锤在单次的敲击过程中,刚性体的现有铁锤仅会出现一波的冲击力f1,该冲击力f1相当大,因此容易产生弹跳以及让使用者的手部因反作用力而感到不舒服或受伤的情形;另外,图21中于第一波冲击力f1出现后会再量测到一第二波力量,该第二波力量为力量规因现有铁锤的冲击力f1而产生力量规内部回弹的回波力b1,非现有铁锤敲击所产生的冲击力量。

2、有鉴于此,为避免因一体式的头部设计于使用过程产生前上述的问题,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90会如图9所示,于其头部91中段处的杆体92上套设一弹性件93,通过该弹性件93提供一减震的效果,然而,该弹性件93虽可提供一减震的效果,但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90于敲击过程中,若以较大的力量进行敲击对象时,该对象施于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90的反作用力,以及该弹性件对于,会使该头部91的底端因反作用而产生偏斜,使得该头部91与该杆体92结合的连接面94处需承受因应力所形成的扭矩,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该连接面94产生破损,进而影响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9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90的弹性件93的内径大于该杆体92的外径,使该弹性件93的内表面未与该杆体92的外表面相接触,因此,该弹性件93于敲击的过程中,容易因侧向不平均压缩而对该杆体92移动,致使产生该头部91底端产生偏斜的现象,而导致该连接面94产生断裂或毁损的情形,未能提供该杆体92一导引及结构支撑的效果,诚有加以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有鉴于现有工业用的榔头或铁锤在结构及使用上的缺失及不足,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展出一种可改进现有缺失的本发明。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力减震装置,其通过提高结构强度的方式,将敲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及扭矩进行分散及吸收,不仅能避免因应力所产生的扭矩而发生断裂或毁损的情形,有效提升使用寿命,并且能经由弹性件与杆体的结构关系,提供一导引及结构支撑的效果,进而提供一提高结构强度、提升使用寿命且避免敲击过程中产生偏斜的限力减震装置。

3、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限力减震装置,其包含有:

4、一本体,该本体于一端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设有一套设孔,该本体在远离该结合部的一端设有一握持部;

5、一敲击件,该敲击件可移动地与该本体相结合而可相对该结合部移动,该敲击件设有一套设部、一敲击部、一锁合部及一凸起部,该套设部可移动地与该结合部的套设孔相结合,该敲击部设于该套设部的一端且位于该结合部下方,该锁合部与该套设部相结合且与该结合部相抵靠,该凸起部设于该套设部与该敲击部结合处;

6、一弹性件,该弹性件设于该敲击件的套设部且位于该本体的结合部及该敲击件的敲击部之间,其用以提醒使用者于敲击时,其敲击力量是否超过该限力减震装置所设定的施力范围;以及

7、一强化件,该强化件设于该敲击件上且位于该弹性件及该敲击件的敲击部之间并与该凸起部相抵靠;

8、其中,通过设置于该弹性件及该敲击部之间的该强化件,以及于该套设部及该敲击部之间形成与该强化件相抵靠的凸起部,能避免该弹性件于敲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弹力,对于该套设部与该敲击部结合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毁损断裂的情形。

9、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为一环状结构。

10、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为多个环状间隔排列的凸起结构。

11、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的厚度大于该凸起部的厚度。

12、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的厚度等于该凸起部的厚度。

13、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具有一厚度,该强化件的厚度小于该凸起部的厚度。

14、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朝向该结合部的一侧面形成一弯弧面,该强化件朝向该敲击部的底面设有一接触面,该接触面可与该凸面部的弯弧面完全接触。

15、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凸起部朝向该结合部的一侧面形成一弯弧面,该强化件朝向该敲击部的底面设有一接触面,该接触面可与该凸面部的弯弧面部分接触。

16、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结合部于中段处横向贯穿设有一与该套设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该锁合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而与该套设部相结合且与该本体的结合部相抵靠。

17、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结合部于形成该套设孔的端面上形成一贴靠面,该弹性件的顶端与该结合部的贴靠面相抵靠。

18、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敲击件设有至少一置钉沟,各该置钉沟轴向凹设形成于该敲击部的外周面,供一钉体置放于该敲击部的外周面上。

19、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敲击件于各该置钉沟的内侧设有一磁吸件,通过各该磁吸件将钉体吸附于相对应的置钉沟处。

20、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置钉沟轴向贯穿该敲击件的敲击部的顶面及底面,使该钉体的头部能经由该至少一置钉沟而与该贴靠面相抵靠。

21、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限力减震装置设有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设有一容设槽、一限位槽及一限位件,该容设槽由外向内轴向贯穿该结合部,并凹设于该结合部的内表面且与该套设孔相连通,该限位槽凹设于该套设部外表面且位于该套设孔内,该限位件设于该容设槽及该限位槽之间,使该敲击件受该限位结构的限制而不会相对该本体相转动。

22、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敲击部为一斧片。

23、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弹性件的顶部、中段部及底部的间隙相同,该限力减震装置设有一辅助件,该辅助件系套设于该套设部且介于该结合部及该弹性件之间,且该辅助件在朝向该弹性件的一侧面凸设有一楔形块,且该强化件在朝向该弹性件的顶面凸设有一楔形块,使该弹性件能经由与该两楔形块相贴靠的方式而能平稳地设于该结合部及该强化件之间。

24、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上设有至少一减震件,该至少一减震件的长度大于该握持部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该握持部的长度。

25、如前所述的限力减震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上设有数个减震件,该数个减震件套设于该握持部上且由不同材质所制成。

26、借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限力减震装置于使用时,不仅可通过位于该结合部及该敲击部之间的限力件,提供一让反作用力产生延迟回弹(delayed rebound)的减震及吸震效果,且同时可增加该敲击部与钉体相接触的时间,不仅让钉体不易产生弯曲的情形,且能减少能量的损耗及噪音的产生,相对减少敲击次数及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减缓使用者或患者的不适感,让使用者能稳固地握持该本体进行敲击,且因结构精简仅需通过更换不同弹性强度的限力件或通过转动该锁合部的方式,即可提供限力件不同的弹性张力;进一步,通过于该弹性件及该敲击部之间设置该强化件,以及于该套设部及该敲击部之间形成该凸起部的方式,能避免该弹性件于敲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弹力,直接对于该套设部与该敲击部结合处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毁损断裂的情形;再进一步,经由该弹性件内径与该套设部外径相匹配的方式,能经由该弹性件提供该套设部一导引及支撑的效果,进而提供一提高结构强度、提升使用寿命且避免敲击过程中产生偏斜的限力减震装置。

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