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6542发布日期:2022-08-03 01:3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具体是指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


背景技术:

2.城市建设时设计、安装的排污、排水管网,经过几年的使用,部分已经腐蚀严重,性能大幅降低,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已不符合当前城市发展建设要求;为保障城市的发展建设,需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重新设计规划或开挖对管道进行更换,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施工周期长且影响城市正常生活。为此,提出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安装在管道本体上用于管道本体之间连接的套筒;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连接密封结构、设置在管道本体上对管道本体在套筒内位置进行限定的定位结构;所述套筒一侧还预埋安装有金属片。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片呈弧形设置。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密封结构包含设置在套筒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若干密封槽以及安装在密封槽上的密封圈。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槽朝向套筒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圈上设有若干燕尾槽。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含设置在管道本体两端且呈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定位块。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道本体端部还安装有起缓冲作用的软木垫。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密封结构的设置,对管道本体与套筒之间起密封作用的同时通过密封圈受挤压后的复位力以及与管道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起连接作用;
11.通过定位结构的设置,对管道本体一端插入套筒内的行程进行限定,避免一侧的管道管体插入过长,导致另一侧的管道本体插入距离较短,导致管道本体与套筒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连接稳固性差;
12.通过在套筒一侧预埋安装有金属片,在将连接后的若干管道本体顶如原先设置的管道内时,使安装有金属片的一侧处于底部,顶入时套筒与原先设置的管道内壁发生摩擦,即使因摩擦导致套筒外壁磨损,通过金属片的设置,避免因磨损导致套筒外壁破损,导致无法密封,甚至导致套筒与管道本体之间的连接脱开;同时通过金属片的设置,当金属片与原先设置的管道内壁摩擦时,摩擦阻力小。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1、管道本体;2、套筒;3、连接密封结构;31、密封槽;32、密封圈;33、燕尾槽;4、定位结构;41、定位块;5、金属片;6、软木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参阅图1-4中所示,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包括管道本体1以及安装在管道本体1上用于管道本体1之间连接的套筒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套筒2上的连接密封结构3、设置在管道本体1上对管道本体1在套筒2内位置进行限定的定位结构4;所述套筒2一侧还预埋安装有金属片5;通过连接密封结构3的设置,对管道本体1与套筒2之间起密封作用的同时通过密封圈32受挤压后的复位力以及与管道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起连接作用;通过定位结构4的设置,对管道本体1一端插入套筒2内的行程进行限定,避免一侧的管道本体1插入过长,导致另一侧的管道本体1插入距离较短,导致管道本体1与套筒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连接稳固性差;通过在套筒2一侧预埋安装有金属片5,在将连接后的若干管道本体1顶如原先设置的管道内时,使安装有金属片5的一侧处于底部,顶入时套筒2与原先设置的管道内壁发生摩擦,即使因摩擦导致套筒2外壁磨损,通过金属片5的设置,避免因磨损导致套筒2外壁破损,导致无法密封,甚至导致套筒2与管道本体1之间的连接脱开;同时通过金属片5的设置,当金属片5与原先设置的管道内壁摩擦时,摩擦阻力小。
20.进一步,所述金属片5呈弧形设置,便于安装,预埋安装时只需将其贴合到套筒2一侧即可,无需套装,同时节省成本。
21.进一步,所述连接密封结构3包含设置在套筒2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若干密封槽31以及安装在密封槽31上的密封圈32;通过密封槽31的设置,对密封圈32的安装位置起限定作用。
22.进一步,所述密封槽31朝向套筒2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圈32上设有若干燕尾槽33;通过将密封槽31朝向套筒2外侧倾斜设置,从而在管道本体1插入套筒2内与密封圈32接触时,在管道本体1的持续插入过长中对密封圈32形成挤压,通过密封槽31的倾斜设置,对密封圈32受到的推力和挤压力形成阻挡,避免密封圈32因管道本体1插入时的推力和挤压力导致其从密封槽31中脱出,最后导致无法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无法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通过在密封圈32上设置若干燕尾槽33,从而使密封圈32顶部与管道本体1接触部位在受到挤压后能够更好的产生形变,使密封圈32与管道本体1的贴合更紧,密封效果更好。
23.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4包含通过热熔焊接安装在管道本体1两端且呈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定位块41;通过若干定位块41的设置,对管道本体1一端插入套筒2内的行程进行限定,避免插入过量或插入量不足导致安装连接不稳固;管道本体1底侧不设置定位块41,避免定位块41对管道本体1顶入原铺设管道时产生干涉,同时在安装时将套筒2设置金属片
5的一侧与管道本体1不设置定位块41的一侧为同一侧,在顶入管道本体1时还能起示意作用;同时管道本体1上其它定位块41的设置,对管道本体1的转动形成限位,避免在顶入管道本体1时,管道本体1发生转动,而导致套筒2上设置金属片5的一侧不在底侧。
24.进一步,所述管道本体1端部还通过胶水粘结安装有起缓冲作用的软木垫6;通过软木垫6的设置的,对管道本体1与管道本体1之间的接触起缓冲作用,避免在将管道本体1插入套筒2内时因插入时力度过重而导致管道本体1与管道本体1之间产生碰撞,导致管道本体1破损。
2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首先将密封圈32安装在到套筒2的密封槽31中,将软木垫6通过胶水粘结安装在管道本体1端部;然后将管道本体1一端插入套筒2内,插入时确保套筒2设有金属片5的一侧与管道本体1上未设有定位块41的一侧为同一侧,管道本体1插入时直至定位块41与套筒2端部接触后一侧的管道本体1安装完成,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将另一管道本体1插入到套筒2的另一侧;将若干管道本体1以及若干套筒2连接完成后,将连接好的若干管道本体1顶入原先铺设的管道内,顶入时,将管道本体1上未设置定位块41的一侧为底侧即可。
26.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包括管道本体(1)以及安装在管道本体(1)上用于管道本体(1)之间连接的套筒(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套筒(2)上的连接密封结构(3)、设置在管道本体(1)上对管道本体(1)在套筒(2)内位置进行限定的定位结构(4);所述套筒(2)一侧还预埋安装有金属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5)呈弧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密封结构(3)包含设置在套筒(2)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若干密封槽(31)以及安装在密封槽(31)上的密封圈(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31)朝向套筒(2)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圈(32)上设有若干燕尾槽(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包含设置在管道本体(1)两端且呈环形阵列设置的若干定位块(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端部还安装有起缓冲作用的软木垫(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复用连续缠绕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包括管道本体以及安装在管道本体上用于管道本体之间连接的套筒;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连接密封结构、设置在管道本体上对管道本体在套筒内位置进行限定的定位结构;所述套筒一侧还预埋安装有金属片。该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密封结构的设置,对管道本体与套筒之间起密封作用的同时通过密封圈受挤压后的复位力以及与管道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起连接作用;通过定位结构的设置,对管道本体一端插入套筒内的行程进行限定,避免一侧的管道管体插入过长,导致另一侧的管道本体插入距离较短,导致管道本体与套筒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连接稳固性差。固性和连接稳固性差。固性和连接稳固性差。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锋 丁陆晴 闻永忠 华建洪 李小刚 周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