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0408发布日期:2022-11-05 07:2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阀用接头,特别涉及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


背景技术:

2.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而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则需要对管子进行分体连接,进而出现了分体式管道,分体式管道在连接时在一些位置上为了方便控制需要用到分体式管道阀进行连接,分体式管道阀连接管道时则需要用到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进行连接。
3.目前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4.现今大多数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在断开连接时不能自动封闭,进而则会导致工作人员更换分体式管道阀时管道内传输的气体或者液体泄露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今大多数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在断开连接时不能自动封闭,进而则会导致工作人员更换分体式管道阀时管道内传输的气体或者液体泄露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内部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右端连接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活动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气压囊,所述气压囊前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筒,四个所述气筒内均活动连接有活塞盘,四个所述活塞盘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杆,四个所述复位杆前端分别穿过四个气筒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封堵装置,四个所述活塞盘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气筒后侧面均与气压囊连通,四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气筒前端内壁上,四个所述弹簧分别套接在四个复位杆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气筒前端出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套,四个所述密封套分别密封活动连接有四个复位杆,四个所述活塞盘分别与四个气筒内壁密封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封堵盘,所述封堵盘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密闭圈,所述封堵盘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穿过孔,多个所述穿过孔均贯穿封堵盘。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穿过孔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封闭
圈,多个所述封闭圈均密封活动连接有堵塞杆,多个所述堵塞杆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头筒,所述接头筒前后两端外侧面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接头筒中心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六角套,所述接头筒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内侧设置有密封垫与接头筒前侧面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头筒后侧面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分别与四个气筒后端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筒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架,所述收纳架活动连接有气压囊,所述接头筒中心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封堵圈,所述封堵圈密封活动连接有密闭圈,所述接头筒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堵塞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压囊、气压囊内的空气、分体式阀传输的物质冲击力、密封套封堵气体配合活塞盘产生的气压差推力以及四个弹簧使得封堵盘能够在分体式管道与接头筒分离时自动复位,进而使得封堵盘带动密闭圈以及多个封闭圈分别与封堵圈以及多个堵塞柱连接,进而将接头筒在此过程中自动封堵,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在断开连接时不能自动封闭,进而则会导致工作人员更换分体式管道阀时管道内传输的气体或者液体泄露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堵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连接装置、11接头筒、12密封垫、13辅助环、14六角套、15收纳架、16通孔、17内螺纹、18封堵圈、2封堵装置、21密闭圈、22堵塞杆、23封闭圈、24穿过孔、25封堵盘、3复位装置、31复位杆、32密封套、33气筒、34弹簧、35活塞盘、36气压囊。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联自封闭的分体式管道阀用铜接头的技术方案:
23.连接装置1内部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封堵装置2,封堵装置2右端连接有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活动连接有连接装置1,复位装置3包括气压囊36,气压囊36前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气筒33,其目的是为了配合活塞盘35以及密封套32使得活塞盘35右端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在左端气体被压缩的情况下使得复位杆31向左侧移动,进而使得有右端的气体顶力消除后因气体压力差的改变导致活塞盘35复位,进而通过四个复位杆31使得封堵盘25复位将接头
筒11封闭,四个气筒33内均活动连接有活塞盘35,四个活塞盘35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杆31,四个复位杆31前端分别穿过四个气筒33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封堵装置2,四个活塞盘35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4一端,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活塞盘35带动封堵盘25复位使得接头筒11封堵。
24.四个气筒33后侧面均与气压囊36连通,四个弹簧34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气筒33前端内壁上,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活塞盘35复位达到断开连接后自动封堵的目的,四个弹簧34分别套接在四个复位杆31上。
25.四个气筒33前端出口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套32,其目的是为了封闭气筒33使得气筒33左端密封不会泄露物质,同时也是为了配合活塞盘35形成气压差达到断开自动复位封堵的目的,四个密封套32分别密封活动连接有四个复位杆31,四个活塞盘35分别与四个气筒33内壁密封活动连接。
26.封堵装置2包括封堵盘25,封堵盘25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密闭圈21,封堵盘25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穿过孔24,多个穿过孔24均贯穿封堵盘25,其目的是为了连通分体式管道,进而达到稳定传输物质的目的。
27.多个穿过孔24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封闭圈23,多个封闭圈23均密封活动连接有堵塞杆22,其目的是为了在复位封堵盘25后保证封堵盘25的封堵功能性,多个堵塞杆22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1。
28.连接装置1包括接头筒11,接头筒11前后两端外侧面上均开设有内螺纹17,接头筒11中心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六角套14,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工作人员转动以及定位接头筒11位置,接头筒11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辅助环13,辅助环13内侧设置有密封垫12与接头筒11前侧面固定连接,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密封连接分体式管道阀。
29.接头筒11后侧面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16,进而保证与气筒33的密封连接功能性,四个通孔16分别与四个气筒33后端面密封固定连接,接头筒11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架15,收纳架15活动连接有气压囊36,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密封连接分体式管道,接头筒11中心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封堵圈18,封堵圈18密封活动连接有密闭圈21,进而保证封闭堵塞时的密封性,接头筒11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堵塞杆22。
3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
31.需要将分体式管道配合接头筒11与相应的分体式管道阀门连接时,首先通过接头筒11前端设置的内螺纹17与分体式管道阀门一端连接,在此过程中将通过六角套14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转动接头筒11将分体式管道阀门与接头筒11一端连接,在两者连接紧密时将深入辅助环13内与密封垫12紧密连接,同时通过接头筒11另一端的内螺纹17与相应的分体式管道连接,在转动相应的分体式管道与接头筒11连接的过程中将挤压气压囊36到收纳架15中,进而通过气压囊36配合收纳架15将分体式管道与接头筒11密封连接,在气压囊36受到压力被挤压时其中的气体将进入到四个气筒33内,进而将推动四个气筒33内设置的四个活塞盘35向气筒33前端移动,进而将带动四个复位杆31推动封堵盘25向前侧移动,封堵盘25向前侧移动的过程中将带动密闭圈21以及多个封闭圈23分别与封堵圈18以及多个堵塞杆22分离,进而将通过封堵盘25与接头筒11的内壁间隙和穿过孔24使得分体式管道内部连通,在拆卸更换或者检修分体式管道时,即可转动分体式管道与接头筒11分离,在此过程中将解除对气压囊36的挤压,进而将通过分体式阀传输的物质冲击力使得封堵盘25具有复位
的力,同时还将通过四个密封套32封堵气体配合活塞盘35产生的气压差推力以及四个弹簧34使得四个复位杆31复位,从而将带动封堵盘25的复位把接头筒11封闭达到断联自动封堵的目的。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