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8214发布日期:2023-12-25 04:0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散热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散热轴承座。


背景技术:

1、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通过润滑油脂的循环和轴承座的热传导散发。当轴承的载荷较大时,轴承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仅靠润滑油脂和轴承座的热传导不能把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得轴承的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润滑油脂失效、轴承损坏,甚至引发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等不良后果。当轴承座和轴承在夏季或者高温环境中使用时,散热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轴承座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散热轴承座。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内腔,所述轴承内穿设有转轴,所述基体两端转动设置有用于遮挡轴承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封盖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封盖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永磁体,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永磁体极性相反,所述基体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导磁体,所述第二封盖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永磁体,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永磁体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永磁体、导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轴线均设于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第一永磁体数量大于导磁体数量,所述导磁体数量大于第二永磁体数量,所述第二封盖靠近轴承的一侧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鼓风部,所述鼓风部与第二永磁体错位设置,所述基体侧壁靠近第二封盖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3、轴承座内腔内用于安装轴承,工作转轴穿过轴承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分别设于轴承座基体两侧,用于将设于轴承座内的轴承与外界环境隔绝开,避免灰尘污染轴承上的润滑油,导致轴承工作性能下降;第一封盖固定在转轴上,与转轴同步转动;第二封盖与基体转动连接,与转轴间隙配合,互不干涉;由于第一封盖上设有多个第一永磁体,基体上设有多个导磁体,第二封盖上设有多个第二永磁体,三者相互配合形成磁力增速齿轮,第一封盖随转轴转动时,第二封盖受磁力影响沿转轴旋转的相反方向增速转动;第二封盖转动过程中,鼓风部旋转,鼓风部朝向轴承刮起散热气流,转轴与第二封盖之间的间隙作为进风口,气流从基体上的出风口散出,从而对轴承座内的轴承散热;转轴转动越快,第二封盖转动越快,鼓风部刮起的散热气流越强。整个散热过程无需新增动力源,全靠转轴带动,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还能避免外界灰尘污染轴承润滑油。

4、进一步,所述基体外壁面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铁杆、第二铁杆和第三铁杆,所述第一铁杆和第二铁杆对称设于环形凹槽两侧,所述第二铁杆贯穿所述转环,所述转环沿环形凹槽转动驱动所述第二铁杆两端与第一铁杆第三铁杆端部相连或者驱动所述第二铁杆两端与第一铁杆第三铁杆端部错开。

5、通过转换在环形凹槽内转动,使第一铁杆、第二铁杆和第三铁杆依次连接形成导磁体,如果第二铁杆与第一铁杆第二铁杆错开,则导磁体失效,第一封盖转动时,第二封盖不转动。

6、进一步,所述转环外壁面设有多个与第二铁杆位置对应的第一标记,所述基体外壁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与第一铁杆或第三铁杆位置对应的第二标记。

7、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对应时,第一铁杆、第二铁杆和第三铁杆依次连接,导磁体具有导磁作用;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错开时,导磁体不具有导磁作用;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的设置可以使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导磁体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8、进一步,所述第二封盖上开设有上油孔,所述上油孔与轴承滚珠位置对应,所述上油孔处设有堵头或上油刷。

9、当需要给轴承添加润滑油时,需将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错开,当第二封盖停止转动后,将堵头从上油孔处拔出,将上油刷从上油孔处伸入轴承座内,通过上油刷浸染润滑油后对轴承座滚珠涂抹润滑油,整个添加润滑油的过程中,转轴无需停止转动。

10、进一步,所述上油孔为外大内小的沉头孔,所述上油刷包括刷柄和刷油件,所述刷柄设于刷油件端部,所述刷柄形状与上油孔形状相适应,为了防止上油刷对轴承添加润滑油时卷入轴承内,影响轴承正常运转,所述刷油件的长度略大于第二封盖与轴承滚珠之间的间距。

11、进一步,为了避免润滑油从出风口流出,所述出风口设于基体上侧位置。

12、进一步,为了使第一封盖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封盖远离基体的一侧设有c形锁紧环,所述c形锁紧环两开口端之间穿设有锁紧螺栓。

13、进一步,为了将第二封盖与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基体上设有与第二封盖配合的旋转槽,所述第二封盖嵌设于所述旋转槽内,所述第二封盖外周壁上密布有若干滚珠。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采用第一永磁体、导磁体、第二永磁体相互配合,形成磁力增速齿轮,转轴带动第一封盖转动,第一封盖带动第二封盖反向增速转动,第二封盖上的鼓风部旋转朝向轴承刮起散热气流,从而对轴承座内的轴承散热,转轴转速越快散热效果越好,整个散热过程无需新增动力源,全靠转轴带动,节约能源,散热效果好,还能避免外界灰尘污染轴承润滑油。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轴承(2)的内腔(101),所述轴承(2)内穿设有转轴(3),所述基体(1)两端转动设置有用于遮挡轴承(2)的第一封盖(4)和第二封盖(5),所述第一封盖(4)套设于所述转轴(3)上与所述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封盖(5)套设于所述转轴(3)上与所述转轴(3)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封盖(4)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永磁体(6),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永磁体(6)极性相反,所述基体(1)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导磁体(7),所述第二封盖(5)周向上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永磁体(8),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永磁体(8)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永磁体(6)、导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的轴线均设于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第一永磁体(6)数量大于导磁体(7)数量,所述导磁体(7)数量大于第二永磁体(8)数量,所述第二封盖(5)靠近轴承(2)的一侧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鼓风部(501),所述鼓风部(501)与第二永磁体(8)错位设置,所述基体(1)侧壁靠近第二封盖(5)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外壁面中间位置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环(9),所述导磁体(7)包括第一铁杆(701)、第二铁杆(702)和第三铁杆(703),所述第一铁杆(701)和第二铁杆(702)对称设于环形凹槽两侧,所述第二铁杆(702)贯穿所述转环(9),所述转环(9)沿环形凹槽转动驱动所述第二铁杆(702)两端与第一铁杆(701)第三铁杆(703)端部相连或者驱动所述第二铁杆(702)两端与第一铁杆(701)第三铁杆(703)端部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9)外壁面设有多个与第二铁杆(702)位置对应的第一标记(10),所述基体(1)外壁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与第一铁杆(701)或第三铁杆(703)位置对应的第二标记(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盖(5)上开设有上油孔(502),所述上油孔(502)与轴承(2)滚珠位置对应,所述上油孔(502)处设有堵头或上油刷(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孔(502)为外大内小的沉头孔,所述上油刷(12)包括刷柄和刷油件,所述刷柄设于刷油件端部,所述刷柄形状与上油孔(502)形状相适应,所述刷油件的长度略大于第二封盖(5)与轴承(2)滚珠之间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2)设于基体(1)上侧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盖(4)远离基体(1)的一侧设有c形锁紧环(401),所述c形锁紧环(401)两开口端之间穿设有锁紧螺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设有与第二封盖(5)配合的旋转槽(103),所述第二封盖(5)嵌设于所述旋转槽(103)内,所述第二封盖(5)外周壁上密布有若干滚珠(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散热轴承座,包括基体,基体两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第一封盖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二封盖与转轴间隙配合,第一封盖上设有多个第一永磁体,基体上设置有多个导磁体,第二封盖上设有多个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导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轴线均设于同一个圆周面上,第二封盖靠近轴承的一侧设有多个鼓风部,基体一侧设有出风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散热轴承座,采用第一永磁体、导磁体、第二永磁体相互配合,形成磁力增速齿轮,转轴带动第一封盖转动,第一封盖带动第二封盖反向增速转动,第二封盖上的鼓风部旋转朝向轴承刮起散热气流,从而对轴承座内的轴承散热,散热效果好,还能避免外界灰尘污染轴承润滑油。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慧,朱加柳,朱家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响水县航宇轴承座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