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端面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192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炼机端面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特别是密炼机的端面密封装置。
密炼机是橡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加工设备,密炼机的转子和密炼室侧壁墙板之间有一个环形间隙,必须设置端面密封装置来防止工作时物料的泄漏现象。
密炼机端面密封装置的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是如何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如何消除或减少密封引起的摩擦热,以免密封装置温升过高。因为密封不良会造成物料大量损耗,密封装置温升过高,会使泄漏物受热分解甚至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化工作环境,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保养,也影响物料的成品质量。
目前密炼机所采用的端面密封装置有摩擦式、填圈式和迷宫式三种结构类型。摩擦式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差,填圈式和迷宫式密封性能较好,但结构过于复杂,装拆调节和维修工作量大。摩擦热使密封装置温升过高的问题目前大多采用高压注油附加装置来解决,但这种装置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常发生物料堵塞通路而影响工作。有的则利用在墙板内部或转子轴颈内部通冷却水来解决。由于二者冷却水管道离摩擦热源相距较远,效果不理想。前者只限于30转/分以下的密炼机上使用,后者则需与高压注油装置配合使用才能维持高速密炼机的正常运转,且结构复杂、维修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综合效果的密炼机端面密封装置,这种端面密封装置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不需附加高压注油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转子、挡圈、转动环、压紧环和压簧螺母组成,转动环上有反向螺纹,转动环与压紧环间有迷宫环路和密封接触面,转子的端面上有迷宫凹槽,与固定在挡圈上的迷宫凸缘环组成一个迷宫,並且在压紧环内设置有冷却水环路。
本实用新型是在摩擦式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所以保留了结构简单,装配、维修方便的特点;采用迷宫,反向螺纹和密封接触面等多项密封措施,综合了现有机型的优点,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能;通过在压紧环内设置冷却水环路有效地解决了摩擦热引起的密封装置温升过高的问题,使密封装置在没有高压注油辅助设备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环的轴向端面正向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提供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挡圈6由销钉7固定在侧壁墙板5上,迷宫凸缘环3由骑缝螺钉4固定在挡圈6上,转子1的端面上开有迷宫凹槽2,与迷宫凸缘环3构成一个迷宫,以阻挡物料泄漏。转动环12由定位销15固定在转子轴颈上,随转子1一起转动,转动环12外侧环面设置反向螺纹11,使物料作反向运动。压紧环9均匀紧压在转动环12上,嵌入式配合形成迷宫环路8,在迷宫环路8的两端环面上形成密封接触面13,产生可靠的密封效果。压紧环9由压簧螺母10固定在挡圈6上,内设冷却水环路14,通冷却水及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压紧环9如图2所示,由上、下两个半圆环18、20组成,内设冷却水环路14。冷却水环路14的接合面21处嵌有铜垫圈19,上下半圆环18、20紧密接合,由方头螺钉17固定结合为一体。
本实施例已应用在一台SM-75/40密炼机上,免去了原有的高压注油辅助装置,大幅度减少了物料的泄漏,避免了有毒有害气体及焦料的产生。实践表明,本密封装置具有降低消耗,改善环境,增加生产的明显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密炼机端面密封装置,由转子(1)、挡圈(6)、转动环(12)、压紧环(9)和压簧螺母(10)组成,转动环(12)上有反向螺纹(11),转动环(12)与压紧环(9)间有迷宫环路(8)和密封接触面(13),其特征在于转子(1)的端面上有迷宫凹槽(2),与固定在挡圈(6)上的迷宫凸缘环(3)组成一个迷宫,在压紧环(9)内设置有冷却水环路(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中的轴密封装置,特别是密炼机的端面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由转子、挡圈、转动环、压紧环和压簧螺母组成,转动环上有反向螺纹,在转子与挡圈,转动环与压紧环间分别设有迷宫环路,压紧环在压簧螺母作用下紧压在转动环上形成密封接触面,压紧环内设有冷却水环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紧凑,维修方便,可省去高压注油辅助装置。
文档编号F16J15/447GK2062770SQ9020312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7日
发明者沈湧清 申请人:杭州塑料化工一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