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喷易熔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210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喷易熔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超温、超压安全保护易熔塞。主要用于液力联轴器或称液力偶合器的过载保护结构上。
目前液力偶合器的过载保护结构普遍采用机械部标准JB4235-86上提供的液力偶合器易熔塞。其基本结构包括螺套或称塞体和螺套底部镶配的易熔合金隔膜所组成。不足之处是液力偶合器工作中过载超温超压时,易熔合金隔膜破裂使高温、高压的油液高速喷出液力偶合器壳体外,不可避免会造成油液浪费、环境污染和停机维修充液费工耗时,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场合极易导致恶性事故发生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自动关闭主电机控制开关的防喷易熔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防喷易熔塞,是由可采用机械部标准JB4235-86上提供的易熔塞相同或相近似外形结构的塞体1,塞体1内径中可轴向移动装配的芯柱2以及塞体1与芯柱2径向之间的轴向分离压簧3和固定塞体1与芯柱2相对位置的易熔合金4组成基本结构。塞体1的塞底5可与塞体1一体封闭,也可以留孔与芯柱2下端配合封闭。在芯柱2中部设有轴肩10。轴肩10的下端面封闭易熔合金4及限制压簧3。在塞体1与芯柱2之间的塞体1上部内径设有支承芯柱2的导套6。在导套6上端的塞体1内径装配有限制导套6的弹簧挡圈7。在对应压簧3的塞体内径和芯柱外径上分别设有易熔合金滞留槽8、9。芯柱2上端弹出塞体1上端面高度h,可根据卡紧在工作台或保护罩上的自动关闭主电机行程控制开关的限位需要,调整压簧3及轴肩10与导套6间距来确定。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避免液力偶合器中的油液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全国仅煤矿系统正在服役的偶合器就有两万余台,平均每年每台偶合器喷液10~15次,以最低10次计算,每台偶合器平均喷油14升,则全国仅煤矿系统一年就要消耗280万升油液。采用本实用新型即可获得极为可观的技术经济效益。
2.避免高温高压的油液喷出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由于偶合器的油喷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国内外都发生过许多次。其损失是无法准确估量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并可保护主电机以及联接报警系统。
3.扩大了液力偶合器适用领域,特别是纺织、印染、食品、水泥等行业,不允许喷油污染场合提供了保证。
4.维修简便,省工省时,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防喷易熔塞,其特征在于是由塞体1、芯柱2、塞体1与芯柱2之间的压簧3和易熔合金4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易熔塞,其特征在于塞体1的塞底5与塞体1一体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易熔塞,其特征在于芯柱2中部设有辅肩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易熔塞,其特征在于在塞体1与芯柱2之间设有导套6及导套6的弹簧挡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易熔塞,其特征在于对应压簧3的塞体内径和芯柱外径分别设有滞留槽8、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超温、超压安全保护易熔塞。主要用于液力偶合器的过载保护结构上。主要是由塞体、芯柱及其之间的压簧和易熔合金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和避免喷液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化工和轻纺等领域,尤其适用于煤矿、纺织、印染、食品和水泥等不允许液力偶合器喷液的行业中。
文档编号F16K17/00GK2068182SQ90207678
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5日
发明者刘应诚, 于文林 申请人:大连液力偶合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