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塞式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439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塞式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塞式阀门,尤指一种既可调节水流大小、又可直接进行压贴调节以调整垫片与调节阀贴接的紧密度、从而增长使用寿命的压塞式阀门。
目前常规的阀门的结构大多数如


图1所示,藉扭转一球形阀2来使设在其内的贯穿孔洞21与阀门之进出水口11、12相通,而达到调整水流之大小;该球形阀2与阀门进出水口11及12之交接处分别设有一环状泰氟隆垫片31、32以防止渗漏。但因这些环状泰氟隆垫片31及32与该球形阀2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与球形阀2产生磨擦,使这些常规阀门在长期使用后产生磨损,导致渗漏;更因常规阀门之环状泰氟隆垫片31、32系密封固设于阀门内部,无法更换,因此一旦发生渗漏,就必须将整个阀门拆换,增大了维护成本。
有鉴于此,申请人凭其多年从事阀门设计制造之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从而研制出一种压塞式阀门。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塞式阀门,通过一个设在阀门本体上方之中空圆筒状控制室以使压塞螺帽在其内将调节阀及泰氟隆垫片压住;该控制室之底部、泰氟隆垫片及调节阀本体底壁上均设有两个相对应之通孔或孔洞,使在控制室下方被分隔片阻隔之水流得以通过这些通口及孔洞的相对布置而形成流通或关闭状态或部分流通状态,因此亦可以调整其流量。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塞式阀门,通过压塞螺帽之旋进,使调节阀本体之底部与泰氟隆垫片紧密贴合,达到防止水渗漏之功效;当泰氟隆垫片发生磨损时,可将压塞螺帽进一步向下旋进,使调节阀本体之底部重新紧密贴合在泰氟隆垫片上,从而保持水密之功能;当泰氟隆垫片磨损到不能使用时,则可将压塞螺帽取下以更换该垫片,从而达到节省维修费用之功效。
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之详细构造及其特征,特配合附图所示,详述于后。在附图中
图1为常规球形阀门的分解图,
图1A为该常规球形阀门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压塞式阀门的分解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之顶视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塞式阀门在导通状态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塞式阀门在截止状态的示意图。
参阅图2及图2A,本实用新型的压塞式阀门主要由一阀门本体4、一调节阀5、一泰氟隆垫片6及一压塞螺帽7所构成,其中该阀门本体4之两端分别为进水口41及出水口42,并在本体4之中央上方处设有一中空圆筒状之控制室43,该控制室43之底部设有一分隔片44以阻止水流直接贯通,在控制室43之底壁上设有两个贯穿通口431及432,该两通口431及432沿阀门本体纵向轴线设置;控制室43在上端之内面及外面分别设有内螺纹433及外螺纹435以旋装压塞螺帽7及锁定螺帽10,控制室43在上端还设有一缺槽434。
泰氟隆垫片6呈圆片状,设置在控制室43之底部上面及调节阀5之底面之间,泰氟隆垫片6上设有两个与通口431及432对应之通口61及62;调节阀5的本体55是一个半封闭中空圆柱体,其外壁与控制室43之内壁密贴配合,其底端的呈微凸的弧状外壁贴压在泰氟隆垫片6之顶部,在调节阀本体55的底壁上亦设有两个与通口61、62及431、432对应之贯穿孔洞51、52,使水流可由进水口41流经通口431、61、贯穿孔洞51、52及通口62、432,从出水口42排出。
调节阀5在顶部具有一弯形把手53,该把手53的底端连接着一个相对于调节阀本体55缩径的凸台54,以套置一个进一步防止水流渗出阀门的止水环8;该凸台54在上部外缘设有一个约为九十度之扇形缺口541(如图2A所示),使转幅控制器9在其外侧之卡定凸块91卡定在控制室43上端之缺槽434后,其内侧之限位凸块92正好伸入该缺口541内,从而达到将调节阀5的转动范围限制在一个预定角度内的功能。
图3A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在导通状态的示意图。由于从进水口41进入之水流受到分隔片44之阻隔,因此水流改由通口431、61及贯穿孔洞51进入调节阀5内,然后再经由贯穿孔洞52及通口62、432从出水口42流出;当扭转把手53使调节阀5之贯穿孔洞51、52移离通口61、62及431、432时(如图3B所示),即可阻断水流之通路;当然,在调节阀5转动过程中,由于贯穿孔洞51、52与通口61、62及431、432之重叠面积的改变,亦可达到调整水流量大小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在新装设时,卡定凸块91的底面与缺槽434之底缘间留有一适当之间隙D;当本实用新型的阀门由于使用日久而导致泰氟隆垫片6出现磨损时,可将压塞螺帽7向下旋进,以恢复调节阀本体底面对泰氟隆垫片的压力;当压塞螺帽7向下旋进至转辐控制器9的卡定凸块91的底面跟阀体4的缺槽434的底面接触从而使间隙D消失后,泰氟隆垫片6若再发生磨损,就需要将调节阀5取下,换上全新的泰氟隆垫片,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阀门重新具有原来阀门的一切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压塞式阀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阀门本体、一调节阀、一转幅控制器、一止水环、一泰氟隆垫片、一压塞螺帽及一锁定螺帽,其中,阀门本体之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及出水口,并在本体之中央上方处设有一中空圆筒状之控制室,该控制室之底部设有一分隔片以阻止水流直接流通,在控制室之底壁上设有两个贯穿通口,该两通口沿阀门本体纵向轴线设置,控制室在上端适当位置处设有一缺槽,控制室在上端之内面及外面分别设有内螺纹及外螺纹以旋装压塞螺帽及锁定螺帽;泰氟隆垫片呈圆片状,设置在控制室底部上方,具有两个与控制室底壁上的通口相对应之通口;调节阀的本体是一个半封闭中空圆柱体,其外壁与控制室之内壁密贴配合,其底端紧压在泰氟隆垫片上,在调节阀本体的底壁上亦设有两个与前述通口相对应之贯穿孔洞,调节阀在顶部具有一弯形把手,该把手的底端连接着一个相对于调节阀本体缩径的凸台,以套置一个进一步防止水流渗漏的止水环,该凸台在上部外缘设有一个约九十度之扇形缺口;转幅控制器被压塞螺帽套压于止水环上方,为一外侧设有卡定凸块而内侧设有限位凸块之环状物,其卡定凸块卡定在控制室顶端之缺槽中,而其限位凸块则正好伸入上述之扇形缺口中,从而达到将调节阀的转动范围限制在一个预定角度内的功能,本压塞式阀门在组装后,转幅控制器的卡定凸块的底面与控制室的缺槽之底缘间形成一间隙,在由于泰氟隆垫片磨损而发生渗漏时,可将压塞螺帽进一步向下旋进,以达到不须更换整个阀门而恢复止漏功能。
专利摘要一种压塞式阀门在本体中央上方设一容置调节阀的中空圆筒状控制室,控制室底部设一分隔片以阻止水流直接流通;调节阀本体为半封闭中空体,底端贴压在放置在控制室底部的泰氟隆垫片上;控制室底壁、垫片与调节阀本体底壁分别设有两个对应的通口或贯穿孔洞;当各部件上的孔眼相通时,水即流通。阀门在组装后,卡定凸块与缺槽底缘间形成一间隙,在因垫片磨损而渗漏时,可将压塞螺帽再向下旋进,毋须更换整个阀门即可恢复止漏功能。
文档编号F16K3/02GK2102414SQ91223758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9日
发明者叶万跳 申请人:叶万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