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041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特别是一种连接输送管道的接头。
一般输送气体的接头为求组装的容易,故在设计上除了具有紧密的密封性,亦必须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一般现有的接头有如图4的结构,即设有一固定头41,该固定头41贯穿设有双径孔42,该双径孔42于大径端内侧设有螺纹,而小径端内侧则形成有锥度;该固定头41先插套于一导管45内,并以大径孔朝外侧,再于双径孔42的大径内的导管45上,由内而外分别迫设有一斜迫环43及套环44,其中斜迫环43于外缘的斜锥部与双径孔42小径端的锥度421相配合,而套环44则迫套于导管45上并抵于斜迫环43的外端;则单头或双头的接管40(本图以双头为例)以其一端的螺柱即螺于双径孔42的大径螺纹端,且于接管40的螺柱端部抵于套环44端部而紧密接合,若欲换装导管45时则旋开固定头41换装即可。
但如上述的接头结构,除了固定头41外,尚设有斜迫环43及套环44等小零件,再加上导管45及接管40,是以其零件较多,故在制造上必须花费较多模具而成本较高,在组装时又较为麻烦,是其主要缺点。
又针对上述结构的缺点,业界已渐渐有较优良的结构设计,请参看图5所示,即将固定头51双径孔间的孔径交接处直接向大径端伸出有中环肋52,即使中环肋52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取代如图4的套环44及斜迫环43结构,而接管50(本图以单头接管为例)即可以其螺柱螺于固定头51的螺纹端,此一结构已具有减化零件的优点,但其在实用上,该中环肋52套设于导管53上,又加以接管50螺于固定头51时,其管内缘则迫压于中环肋52,在长期的固定头51与接管50的接合或反覆的拆换时,该中环肋52即有容易破裂的情形,是其主要的缺点,又中环肋52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套于导管53上,由于未有适当的弹性,故套接于导管53必须施以较大的力,且紧密性不足,在使用上并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其为一具有双径孔的固定头,该固定头于双径孔一端设有螺纹,且在中央设有具弹片的环肋,且该环肋中央设导孔供导管的插入,接管自双径孔的螺纹端螺固,可将接管、固定头及导管三者稳固地接合且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其为一中央成型有一定高度的环肋的固定头,在固定头一端内侧设有供接管螺接的螺纹,同时环肋中央形成一孔径较小供导管插固的导孔,其特征在于固定头内的环肋剖设有数道槽沟,以形成数道弹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环肋与固定头一体成型,具有零件较少、结构简化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由于环肋末端形成弹片,故能较紧密地弹夹于导管,且由于环肋其弹性,可与一定裕度的导管管径相配合,使得导管十分容易地插入套接,同时更重要的是本创作较诸于前述两种现有接头更具有束紧贴合导管的效果,能使导管不易脱落,且无漏气(油)之虑。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现有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另一种现有结构的剖视图。
请参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呈多角外形的固定头10(本图以六角柱体为例),该固定头10设有贯穿的双径孔,其中在其大径端设有螺纹11,另在该双径凸出且向外延伸形成有环肋14,且该环肋14于中央则形成一较小的导孔15恰供导管20的插套,另环肋14的自由端部是剖设有若干道构沟13(请配合参看图3所示),则使环肋14端部形成多个弹片12。
请配合参看
图1所示,固定头10可以导孔15直接接作导管20外端(请配合参看图2所示),另在环肋14外侧略形成有锥度,且弯头接管30或双头接管31一端的螺柱可与固定头10的螺纹11相接(按图2以双头接管为例),而该螺柱的内缘则迫夹诸环肋14的弹片12。
权利要求1.一种接头,为一中央成型有一定高度的环肋的固定头,在固定头一端内侧设有供接管螺接的螺纹,同时环肋中央形成一孔径较小供导管插固的导孔,其特征在于固定头内的环肋剖设有数道槽沟,形成数道弹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主要设有一具双径孔的固定头,该固定头于双径孔一端设有螺纹,且在中央设有具弹片的环肋,且该环肋中央设导孔供导管的插入,接管自双径孔的螺纹端螺固,可将接管、固定头及导管三者稳固地接合且无漏气或导管脱落的顾虑。
文档编号F16L19/00GK2200743SQ9421532
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9日
发明者吕森泰 申请人:吕森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