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泄漏流体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116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泄漏流体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用于各种流体输送的阀门。
目前在各种气、液体特别是有毒气、液体的输送装置及设备中,所使用的阀门全部为截止阀形式的阀门,即在阀体内进出口中间设有一个锥体阀芯,阀芯与阀杆相接,阀杆的另一端位于阀体外,并装有手轮,通过旋转手轮即可达到开、关的目的。这种结构形式的阀门难以密封,由于手轮和阀杆经常转动,流体沿阀杆自阀体内流出,造成流体的泄漏,在实践中即使频繁更换阀门,也不能杜绝流体的泄漏,即造成污染,又提高生产成本,给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泄漏的流体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泄漏流体阀门,设有筒体4,筒体4的一端接有进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体4内设有可轴向移动和转动的能将进嘴5的内孔封死的塞6,塞6的内部装有一个相对于塞6可转动的调节阀筒7,调节阀筒7与出嘴10的内端头匹配,调节阀筒7上还设有与塞6上的孔14相对应的与调节阀,筒7内腔相通的孔15,塞6上还还设有铁瓦8,在筒体4外套有可转动的手轮1。手轮1内设有与铁瓦8相对应的永磁体2。
所述的手轮1内还设有弹簧12和钢珠13,筒体4上设有与钢珠13相匹配的凹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进嘴与出嘴之间设有一个筒体,筒体内腔与筒外隔绝,杜绝了流体自阀门处泄漏现象,具有无泄漏,不污染、降低维修成本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2是
图1所示的A-A剖视图。

图1所示4为筒体两端加工有螺纹并用螺母9将进嘴5和出嘴10扭紧固定,为了防止泄漏,可加有密封垫。这种结构即可保证在进嘴5与出嘴10之间由筒体4全部密封。筒体4内的塞6右端为锥体状,容易将进嘴5的内孔封死。左端为圆柱状,与筒体4内孔相配,并可转动和轴向移动。调节阀筒7置于塞6内,也可相对于塞6转动。调节阀筒7的右端加工有与其内腔16相通的孔15,塞6上与调节阀体7右端的孔15相对应处加工有孔14。在塞6的左端圆柱上镶嵌有两块对称的铁瓦8,调节阀筒7的左端加工成90度角的凸状,出嘴10的右端加工成90度角的凹状与调节阀筒7的左端相匹配(参看
图1)。套在筒体4外的手轮1内镶嵌有两个对称的与铁瓦8相对应的永磁体2,手轮1内还装有两个对称的弹簧12和钢珠13,筒体4外加工有与钢珠13相匹配的凹坑。
其工作过程为如
图1所示将进嘴5与出嘴10接在管路中,通过筒体4将阀体内外隔绝,当需要打开阀门时,拨动手轮1向左侧移动,由于永磁体2吸引塞6上的铁瓦8,因此塞6带动调节阀筒7一起向左侧移动,此时塞6的锥体部分脱离进嘴5的内孔将进嘴5打开。由于此时调节阀筒7上的孔15与塞6上的孔14没有重合、流体只能自进嘴5的内孔进入筒体4内而不能自出嘴10的内孔流出。只有当拨动手轮1向左移动使调节阀筒7的左端与出嘴10的右端相吻合时,再转动手轮1,由于永磁体2吸引铁瓦8,塞6也随之转动,此时调节阀筒7由于与出嘴10相吻合而不能转动,当塞6转动到孔14与孔15相重合时进嘴5的内孔与出嘴14的内孔才连通。达到打开阀门的目的,当需要关闭阀门时,首先转动手轮使孔14与孔15错开位置,即切断流体通路,再拨动手轮向右移动并使塞6的锥体封死进嘴5的内孔,同时弹簧12将钢珠13弹进筒体4上的凹坑中定位。
本实用新型不只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可能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
权利要求1.一种无泄漏流体阀门,其特征在于设有筒体[4],筒体[4]的一端接有进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体[4]内设有可轴向移动和转动的能将进嘴[5]的内孔封死的塞[6],塞[6]的内部装有一个相对于塞[6]可转动的调节阀筒[7],调节阀筒[7]与出嘴[10]的内端头匹配,调节阀筒[7]上还设有与塞[6]上的孔[14]相对应的与调节阀筒[7]内腔相通的孔[15],塞[6]上还设有铁瓦[8],在筒体[4]外套有可转动的手轮[1],手轮[1]内设有与铁瓦[8]相对应的永磁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流体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轮[1]内还设有弹簧[12]和钢珠[13],筒体[4]上设有与钢珠[13]相匹配的凹坑。
专利摘要本无泄漏流体阀门,设有筒体4,筒体4的一端接有进嘴5,另一端接有出嘴10,筒体4内设有可轴向移动和转动的能将进嘴5的内孔封死的塞6,塞6的内部装有一个相对于塞6可转动的调节阀筒7,调节阀筒7与出嘴10的内端头匹配,调节阀筒7上还设有与塞6上的孔14相对应的与调节阀筒7内腔相通的孔15,塞6上还设有铁瓦8,在筒体4外套有可转动的手轮1,手轮1内设有与铁瓦8相对应的永磁体2。
文档编号F16K1/00GK2216173SQ9423014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0日
发明者于富春 申请人:于富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