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65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道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联接器,属管道的联接装置。
现有的管道联接器,主要有螺纹联接,焊接和法兰盘联接。存在安装费时,技术要求高,材料浪费大的不足。尤其是中高压管道的联接,技术要求很严格,只有取得合格证的焊工才能从事这项工作,而且焊后还须进行透视,探伤检查(焊道一般要进行10-100%的检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料,省力,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的管道联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套管1,其特殊之处是,在该套管内壁的圆周上设4道圆周槽,中部的两道是密封槽5,其内嵌有密封圈,靠近端部的两道是锁紧槽4,在每个锁紧槽外侧的套管内壁上,沿圆周均匀布设了N(N≥2)个与锁紧槽4相通的轴向槽7,N个锁耳3的上端沿N个轴向槽进入锁紧槽4内。密封槽内的密封圈可以是一条“O”型密封圈,也可以是一条“V”型密封圈。还可以是同一密封槽内嵌两条密封圈,一条是“O”型密封圈,一条是“V”型密封圈,这时密封槽的宽度相应加宽。密封圈的型号和条数可根据需要设置。锁耳的个数,套管内轴向槽的个数也根据需要设定。对小管径,承受压力小的管道联接器,每端两个锁耳,两道轴向槽即可。有时可据需要,每端设3~4个锁耳,3~4道轴向槽。若属大管径,承受压力较大的管道联接器,每端设5个以上锁耳,5道以上轴向槽即可。使用过程中,锁耳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被连接的管子上。也可以将锁耳与管子直接加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套管1,其特殊之处是,在套管1的内壁上设相隔一定距离的两道密封槽5,每道密封槽内嵌有密封圈2,套管1每个端的外侧设有N(N≥2)个锁耳,每对锁耳的上部通过位于套管壁外侧的锁板9相连。这种管道联接器,主要适用于大直径管子及中、高压管道的场合。以套管每端外侧的锁耳≥4个为好。套管内密封圈的条数,也可根据需要设定为一条或两条。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力,管道安装工期可缩短1~3倍,成本低,可节省焊接材料95%,节电80%,密封效果好的优点。经试验,管道联接器能承受被联接管所能承受的压力。如承受压力40~200kg/cm2。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一个实施例分结构示意图2—
图1的A-A剖面图;图3—
图1的侧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6的侧视图;图8—锁板9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套管1,密封圈2、8,锁耳3,锁紧槽4,密封槽5,管子6,轴向槽7。
实施例1,参考
图1~图3。这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个管道联接器中,套管1的两道密封槽内分别嵌有一条“V”型密封圈2。每道锁紧槽外侧的套管内壁上均匀布设了4个与锁紧槽相通的轴向槽7,与其对应的4个锁耳的下端焊接在被连接管6的外壁上。当将两个管子连接为一体时,使固定在管子上的锁耳沿套管的轴向槽7进入套管内,待锁耳进入锁紧槽7内时,转动管子,使锁耳脱离轴向槽而被锁紧槽7卡在套管内,这时两管紧紧连为一体。由于“V”型密封圈单向密封性较好,那么在背靠“V”型口的一侧使两管进入管道联接器内就较容易。因此,这种管道联接器特别适用于临时铺设的管道。如抗震救灾的水管,抗旱、排涝的水管等。
实施例2,参考图4。这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第二个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密封圈2是“O”型。由于这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好,密封无单向性,因此,被连接管沿轴向槽进入套管内与密封圈接触后,阻力较大,费力。但两管连接后,连接处密封效果好,特别适用于较长时间的中低压管,如自来水管。
实施例3,参考图5。这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第三个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仅仅是,套管的两道密封槽变宽,每道密封槽内嵌入了两条密封圈,一条是“V”型密封圈2,另一条是“O”型密封圈8。与上两个实施例相比,密封效果更好,施工中相对费时,常年使用的管道,用其连接,效果好。特别是管道承受压力大,密封要求高,使用时间长的场合。
实施例4,参考图6~图8。这是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套管1的密封圈2是“O”型密封圈,该套管每端的外侧有4个锁耳,它们均匀地焊接在被连接管端头的外壁上。锁板两端带挡块,锁耳上端带销轴。当两管端部进入套管1后,用锁板卡接两管子上的一对锁耳,用销轴封闭锁耳上端口,使锁板不能滑掉。这种管道联接器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或大口径中、高压管道的连接。相对第一种技术方案,虽然结构复杂了,但密封性增强,连接的牢固性增加。随着管径的增大,或压力的增高,或二者兼之,锁耳有目前的4对,发展到6对、8对、10对等。
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联接器,它包括套管(1),其特征是,在套管(1)内壁的圆周上设4道圆周槽,中部的两道是密封槽(5),其内嵌有密封圈,靠近端部的两道是锁紧槽(4),在每个锁紧槽外侧的套管内壁上,沿圆周均匀布设了N(N≥2)个与锁紧槽(4)相通的轴向槽(7),N个锁耳(3)的上端沿N个轴向槽进入锁紧槽(4)内。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联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密封槽(5)内嵌有一条“O”型密封圈。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联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密封槽(5)内嵌有一条“V”型密封圈。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联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密封槽(5)内嵌有两条紧密相触的密封圈,一条是“V”型密封圈,一条是“O”型密封圈。
5.一种管道联接器,它包括套管(1),其特征是,在套管(1)的内壁上设相隔一定距离的两道密封槽(5),每道密封槽内嵌有密封圈(2),套管(1)每个端的外侧设有N(N≥2)个锁耳,每对锁耳的上部通过位于套管壁外侧的锁板(9)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联接器,属管道的一种联接装置。它包括套管1,其特点是,在套管1内壁上设有密封槽5和锁紧槽4,密封槽内嵌有密封条。每个锁紧槽外侧的套管内壁上,均匀布设了N(N≥2)个与锁紧槽相通的轴向槽,N个锁耳的上端沿N个轴向槽进入锁紧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材,省力,联接速度快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联接器,能够替代现有的管道联接器。
文档编号F16L21/02GK2224957SQ9523407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2日
发明者柳光坤, 柳启华 申请人:柳光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