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484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联轴器,特别是其电动机轴和丝杠轴间直联式的联轴器。
在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X、Y、Z三个加工方向,有三个各自独立的拖动系统,其拖动系统的电动机轴和拖动丝杠轴的联接,需要通过联轴器来实现的。在高精度的传动中,联轴套与电动机轴、拖动丝杠轴的之间的固定,对于满足一定的精度,就显得特别重要。通常它们之间的固定,是采取键联接、销联接和顶丝联接的结构固定。但是键联接,联轴套与键的配合很难保证,无间隙时不易装配;有间隙时会产生传动误差。长时间使用,联轴套与键之间容易产生更大的间隙,传动误差会更大。销联接,联轴套与销之间很难保证大面积的接触,常常是点或者线的接触,容易磨损而产生间隙,降低传动精度。顶丝联接,传动时,很容易产生松动,降低传动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联轴器,特别是其电动机轴和丝杠轴间直联式的联轴器,克服通用联接结构如销联接和顶丝联接所带来的易产生间隙,降低精度等缺点,提高传动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设计的结构实现的,该联轴器是由紧固螺栓12、压盖13、胀紧环14、联轴套15构成。胀紧环14的薄壁是楔型的,压盖13通过紧固螺栓12使胀紧环14产生形变,胀紧环14的内壁紧紧箍紧电机轴1和丝杠轴2,外径则紧紧撑紧联轴套15,实现精确扭矩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
2.消除了由于传统联轴器的连接和紧固的缺点,提高了机床的精度和精度保持性。
3.降低了机床制造成本。
试验证明,完全可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电动机轴和丝杠轴间直联式的联轴器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为电机轴10、丝杠轴11、紧固螺栓12、压盖13、胀紧环14和联轴套15。
图2为胀紧环14示意图。
现在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
图1图2)联轴套15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衔接处,在电机轴10的一边和丝杠轴11的一边都配有压盖13和胀紧环14,压盖13胀紧环14均为环形,各自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外面。压盖13和联轴套15各自分别有螺孔和螺扣,其中间配有紧固螺栓12;胀紧环14是两个相配合的带有楔型的薄壁套环。紧固螺栓12的旋进则推动其楔口咬紧。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电动机轴和丝杠轴间直联式的联轴器,该联轴器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上面,联轴器是由紧固螺栓(12)、压盖(13)、胀紧环(14)、联轴套(15)构成,该联轴器的特征是联轴套(15)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衔接处,在电机轴(10)的一边和丝杠轴(11)的一边都配有压盖(13)和胀紧环(14),压盖(13)胀紧环(14)均为环形,各自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外面;压盖(13)和联轴套(15)各自分别有螺孔和螺扣,其中间配有紧固螺栓(12);胀紧环(14)是两个相配合的带有楔型的薄壁套环;紧固螺栓(12)的旋进则推动其楔口咬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联轴器,其联轴套15套在电机轴10和丝杠轴11的衔接处,在电机轴10的一边和丝杠轴11的一边都配有压盖13和胀紧环14,压盖13和联轴套15各自分别有螺孔和螺扣,其中间配有紧固螺栓12;胀紧环14是两个相配合的带有楔型的薄壁套环。紧固螺栓12的旋进则推动其楔口咬紧。该联轴器结构简单,且消除了由于传统联轴器的连接和紧固的缺点,提高了机床的精度和精度保持性,在相同精度下降低了机床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16D1/02GK2315347SQ9620176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6日
发明者王岱 申请人:北京阿奇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