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阻缓开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506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阻缓开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确切地说,是一种带挠性阀元件及操纵机构的微阻缓开闭止回阀。
现有的微阻缓开闭止回阀主要由阀体、阀盖、阀板、活塞、活塞缸、柱塞、平衡杠、平衡锤等组成,如中国专利(专利号89205900)公开的″微阻缓闭止回阀″即是上述结构,它主要依靠蓄能缸,通过活塞机构作用在阀板上,以达到消除水锤的目的。其结构较为复杂,运动中磨损较大,易出现卡阻,而且,开泵后,由于阀板迅速开启,同样会产生开泵水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靠,并能消除开停泵水锤的微阻缓开闭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设计思路在于避免采用活塞、阀板机构,而是以弹性元件代替阀板,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达到相同的目的。它的基本结构是在阀体3的出水口12上装有带毕托管2的喉管1,毕托管2通过导管5与阀体3内设置的橡胶隔膜8的内腔相通,橡胶隔膜8的上端固定于阀体3与阀盖4之间,底部夹固于阀芯24上,并覆盖进水口11,阀芯24与导杆9连接,导杆9伸于阀盖4内端延伸出的导套10内。开泵后,水泵水压将阀芯24顶开,由于喉管1处的流速比较大,使背向水流的毕托管2内的水压因被抽吸而降低,阀芯24继续开启,至开启度最大时,橡胶隔膜8及毕托管2内的水压维持均等且低于外部水压,水压差及内缩的橡胶隔膜8将阀芯24托住,保持流道畅通;停泵后,水倒流,喉管1内的毕托管2的水压增高,阀芯24左移,直至橡胶隔膜8恢复自由状态,覆盖进水口11。由于橡胶隔膜8内的水进出至稳定水量需要一个过程,造成阀门开闭较慢,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和减轻开停泵水锤。
为了能消除较大的水锤,可在阀盖4上设有缓冲缸13。所述的缓冲缸13由缸体21、缸盖20、橡胶隔膜22、粗调杆18、细调杆19组成,其中,橡胶隔膜22固定于缸体21、缸盖20之间,并与导杆9上端延伸出的细杆25连接,粗调杆18、细调杆19穿过橡胶隔膜22,螺纹联接在阀盖4上,粗调杆18的中部和细调杆19的下部均有开度段,缸体21和缸盖20通过粗调杆18或细调杆19的开度段相通,缸体21与导套10相通,缸盖20的内腔与导管5连通。
未开泵时,橡胶隔膜22应处于细调杆19的开度段位置,即缸体21和缸盖20之间只有较小的通道。开泵后,导杆9带动橡胶隔膜22上移,缸体21和缸盖20之间的通道逐渐加大,橡胶隔膜8及缸体21内的水被挤出至缸盖20内,后由于毕托管2的抽吸作用,缸体21内的水被抽吸至缸盖20内,直至阀门开启度最大时,毕托管2、缸体21、缸盖20、橡胶隔膜8内的水压维持均等,橡胶隔膜22至粗调杆18的开度段位置,由于缸体21与缸盖20之间的通道是逐渐加大的,造成阀门开启先慢后快,因而避免了开泵水锤。停泵后,由于喉管1和毕托管2的作用,缸盖20内水压大于缸体21内水压,水从缸盖20向缸体21及橡胶隔膜8内流动,阀芯24下移,橡胶隔膜22处于粗调杆18开度段位置,通道较大,水流相对较快,阀门关闭也就快,橡胶隔膜22至细调杆19开度段位置时,通道越来越小,可避免倒流水压的增高而加快阀门关闭速度,阀门关闭较慢,从而消除停泵水锤。
上述结构中,缓冲缸13是以水做工作介质的,也可以以油做工作介质,但应在导管5与缓冲缸13之间设有胶囊蓄能器。即导管5与蓄能器的缸体14连通,缸体14内的胶囊15通过导管16与缓冲缸13连通,胶囊15内充注有介质油,胶囊15、导管16、缓冲缸13及橡胶隔膜8组成了油质液压回路。
所述的粗调杆18上的开度段为中部一段十字杆。调节粗调杆18,可以控制阀门进入缓闭状态时的开启度。
所述的细调杆19的开度段为下部一段十字锥杆。调节细调杆19,可以调整阀门缓闭的时间。
所述的阀芯24由阀瓣6和阀瓣座7组成,橡胶隔膜8的底部夹固于阀瓣6和阀瓣座7之间。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活塞、阀板结构,利用橡胶隔膜的弹性及缓冲缸和毕托管的作用,达到消除开停泵水锤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靠,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型止回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设有缓冲缸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3是设有蓄能器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4是缓冲缸的结构简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3、阀盖4、带毕托管2的喉管1、碗形橡胶隔膜8、阀芯24、导杆9组成,其中,毕托管2通过联接体固定于阀体3或喉管1上,喉管1与阀体3的出水口12对接固定,毕托管2通过导管5及固定于阀盖4上的导阀与阀体3内设置的橡胶隔膜8的内腔相通,橡胶隔膜8的上端固定于阀体3和阀盖4之间,底部夹固于阀芯24上,并覆盖出水口11。如所述的阀芯24设计为阀瓣6和阀瓣座7组成,可将底部夹固于阀瓣6和阀瓣座7之间。阀芯24与导杆9通过螺母连接,导杆9伸于阀盖4内端延伸出的导套10内,导杆9可在导套10内自由滑动。
参见图2、图4,为了能进一步消除较大的水锤,可在阀盖4上设有缓冲缸13。所述的缓冲缸13由缸体21、缸盖20、橡胶隔膜22、粗调杆18、细调杆19组成,其中,阀盖4外端延伸出缸体21,橡胶隔膜22固定于缸体21、缸盖20之间,并与导杆9上端延伸出的细杆25通过两块夹板及螺母连接,以便于导杆9带动橡胶隔膜22上下移动。粗调杆18、细调杆19穿过橡胶隔膜22,螺纹联接在阀盖4上,粗调杆18的中部有开度段,即中部一段十字杆,既能形成通道,又可以保证强度,细调杆19的下部有开度段,即下部一段十字锥杆,主要是为了形成逐渐变大或变小的通道。缸体21和缸盖20通过粗调杆18或细调杆19的开度段相通,缸体21与导套10通过阀盖4的中孔26相通,缸盖20的内腔与导管5连通。
上述结构是以水做工作介质,也可以以油做工作介质,但需在导管5与缓冲缸13之间设有胶囊蓄能器(如图3所示)。即导管5与蓄能器的缸体14连通,缸体14内的胆形胶囊15通过导管16与缓冲缸13连通,胶囊15内充注有介质油,充油塞23可设于缸盖20上。蓄能器可通过喉管1上延伸出的固定板17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微阻缓开闭止回阀,它包括阀体(3)及阀盖(4),其特征在于阀体(3)的出水口(12)上装有带毕托管(2)的喉管(1),毕托管(2)通过导管(5)与阀体(3)内设置的橡胶隔膜(8)的内腔相通,橡胶隔膜(8)的上端固定于阀体(3)与阀盖(4)之间,底部夹固于阀芯(24)上,并覆盖进水口(J1),阀芯(24)与导杆(9)连接,导杆(9)伸于阀盖(4)内端延伸出的导套(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阀盖(4)上设有缓冲缸(13),它由缸体(21)、缸盖(20)、橡胶隔膜(22)、粗调杆(18)、细调杆(19)组成,其中,橡胶隔膜(22)固定于缸体(21)、缸盖(20)之间,并与导杆(9)上端延伸出的细杆(25)连接,粗调杆(18)、细调杆(19)穿过橡胶隔膜(22),螺纹联接在阀盖(4)上,粗调杆(18)的中部和细调杆(19)的下部均有开度段,缸体(21)和缸盖(20)通过粗调杆(18)或细调杆(19)的开度段相通,缸体(21)与导套(10)相通,缸盖(20)的内腔与导管(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导管(5)与缓冲缸(13)之间设有胶囊蓄能器,导管(5)与蓄能器的缸体(14)连通,缸体(14)内的胶囊(15)通过导管(16)与缓冲缸(13)连通,胶囊(15)内充注有介质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粗调杆(18)上的开度段为中部一段十字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细调杆(19)上的开度段为下部一段十字锥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24)由阀瓣(6)和阀瓣座(7)组成,橡胶隔膜(8)的底部夹固于阀瓣(6)和阀瓣座(7)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阻缓开闭止回阀。它的特点在于阀体的出水口上装有带毕托管的喉管,毕托管通过导管与阀体内设置的橡胶隔膜的内腔相通,橡胶隔膜的上端固定于阀体与阀盖之间,底部夹固于阀芯上,并覆盖进水口,阀芯与导杆连接,导杆伸于阀盖内端延伸出的导套内。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活塞、阀板结构,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靠,并能消除开停泵水锤,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型止回阀。
文档编号F16K15/18GK2253789SQ9620592
公开日1997年5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5日
发明者周宾 申请人:周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