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516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专门用于气锁式减压阀的自动控制。
至今为止,氮气增压消防给水设备,例如北京长城给水设备厂的XQG系列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等,它们的氮气增压系统都由高压氮气瓶、气体减压阀、电磁阀、蓄电池以及其管路等组成的。在平时,减压阀处于调节状态,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一旦有火警,则依靠蓄电池的电力,通电打开电磁阀,使氮气瓶内高压氮气在减压阀上降压之后,流入气压水罐增压,迫使其内的水迅速流入消防管网,实施在停电情况下的自动消防。
然而,对气压水罐的这种氮气增压方案存在很难长久维持氮气瓶高压,维护管理蓄电池很麻烦等问题。至今还未找到一个成功之例。
于是,本发明人在另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96209032.8)上,提出了采用气锁式减压阀,取代上述普通减压阀,在平时用控制气压Pk,锁紧关闭减压阀,严防氮气泄漏,而有火警时,立刻排掉控制气压(Pk≈0),解除减压阀的锁紧状态,迅速增压气压水罐,这样一种新的氮气增压方案。然而,在该实用新型中,还未解决怎样长期维持控制气压Pk,又怎样识别不同情况,防止误动作,有火警时怎样迅速泄掉控制压力(Pk≈0)等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力为动力的气控式增压控制阀(简称增压控制阀或ZK阀),用它来适时控制气锁式减压阀,以便在停电情况下不依靠任何电力,高可靠地实施氮气增压消防给水。采用这样一种阀控制气锁式减压阀的水力气控式氮气增压系统,本文简称SQDZ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ZK阀的主要结构。
图2是采用SQDZ系统的消防给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见
图1。它包括下部的水力止回阀(I)和上部的组合式气控阀(II),这两部分用四个螺栓(III)拧紧成一个整体结构。
1.下部水力止回阀在由本体(1.1)、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这三部分焊接成一体的角式阀体(I)内,放入主弹簧(1.6)和带有顶杆(1.7)的止回活门(1.8),然后在阀体上端面的中心孔内套上阀盖(1.4),拧紧四个螺栓(1.5),构成下部的水力止回阀部分,而插入本体(1.1)下端中心孔的进水管(1.2),其上端面是刀口型密封阀座,该阀座上表面的止回活门(1.8),其下端面是用螺塞(1.10)固紧的橡胶衬垫(1.9),该活门的导向杆在阀盖(1.4)的中部导向孔内可上下移动,借助主弹簧(1.6)向下关闭阀座,而导向杆上部的顶杆(1.7)穿过阀盖顶部中心的小O形圈,向上延伸到离排气阀座(2.5)的上表面相差δ=2~3mm的间隙。
2.上部组合式气控阀(II)它是在公用阀体(2.1)上组合了入口止回阀、中部排气阀、水控截止阀、手操纵阀等的一种组合式气控阀。把阀体(2.1)的内部分隔成进气腔(A)、气锁腔(K)、控制腔(B)、截止腔(C)以及排气腔(D)等,该阀体中心孔的上段部为气锁腔(K),下段部为控制腔(B),然后把阀体上部的(A)、(K)、(D)三腔和阀体下部的(B)和(C)两腔分别打横向孔各自连通,而阀体右边的(C)和(D)两腔从阀体上部打纵向孔连通的。
在阀体(2.1)左上方的进气腔(A)内放入止回弹簧(2.4)和进气活门(2.3),在该腔上部螺纹孔内拧紧进气管接头(2.2),这个管接头的上部中心是d0=φ0.5mm的限流孔,而其下端面是刀口型密封阀座,其阀孔用金属与橡胶硫化成一体的进气活门(2.3),借助弹簧(2.4)向上关闭,由此构成气控阀(II)的入口止回阀。
在阀体中心孔下段部的控制腔(B)内,从下向上压入横向开有四个排气孔的刀口型密封阀座(2.5),中心孔上部气锁腔(K)内放入和进气活门完全相同的排气活门(2.6)、副弹簧(2.7),在该腔上部螺纹孔内拧紧气锁管接头(2.8),构成阀体中部的排气阀。这时,排气活门(2.6)应在气锁管接头中部的导向孔内可上下移动,借助弹簧(2.7),向下关闭阀座(2.5),只有水力阀(I)的活门开度h大于顶杆(1.7)的间隙δ,才能顶开这个排气活门。
在阀体(2.1)的右下部截止腔(C)的内螺纹孔,拧紧水控管接头(2.9),其中部空腔内套入水控活塞(2.10)和返回弹簧(2.11),弹簧中部的活塞杆左端面是一种锥形活门,由此构成气控阀(II)的水控截止阀。从水控管接头进入消防泵水压Px,则向左推动活塞(2.10),关闭控制腔(B)的排气通道。反之,Px=0时,返回弹簧(2.11)向右推动活塞,打开(B)腔的排气通道。
最后,在阀体(2.1)的右上部排气腔(D),其右端内螺纹上,拧紧小螺盖(2.12),其中部螺纹孔拧上手动阀杆(2.13),阀杆左端面是一种柱塞形活门,由此构成气控阀(II)的手操纵阀,拧紧阀杆,则关闭气锁腔(K)的横向排气通道。
以上所述增压控制阀用于氮气增压的消防给水系统上时,其管路连接,如图2。在图中ZB-增压泵,XB-主消防泵, QS-气压水罐,LJ-水流指示器,ZK-本实用新型增压控制阀, N2-氮气瓶,QP-气瓶阀,QY-气锁式减压阀, J-截止阀,QA-气锁式安全阀, P1-QY阀入口压力,P2-QY阀出口压力,Pk-ZK阀控制压力, Pq-QS罐顶部气压。
在这时,ZK阀的进水管(1.2)与QS罐底部用导管连接,而排水管(1.3)与消防泵(XB)的给水管连接,在该泵出口引出一根水控管与ZK阀的水控管接头(2.9)连接,然后,从QY阀出口的气压水罐增压导管上引出一根气控管与ZK阀的进气管接头(2.2)相连接,最后,把气锁管接头(2.8)用导管连接到QY阀的气锁部分。在图2中,锁线框内部分为SQDZ系统。
下面结合
图1和2,按其使用步骤,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增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1.在调节SQDZ系统之前,首先关闭QY阀出口增压导管上的截止阀(J),然后启动增压水泵(ZB),给消防管网和气压水罐(QS)灌水。这时,QS罐的顶部气压Pq随罐内水位的上升而逐步升高,当达到所要求的消防压力Px时,停止水泵的运转。
2.反时针方向拧松ZK阀上的手动阀杆(2.13),打开气锁腔(K)的横向排气通道,使该腔压力Pk=0。在这时气锁式减压阀(QY)处于解锁关闭状态。
3.打开氮气瓶(N2)顶部的气瓶阀(QP),高压氮气P1流入QY阀的高压腔,然后把减压阀的出口压力P2调节到P2=Px+(0.05~0.06),MPa比消防压力Px略大于半个大气压力。
在这时,QY阀出口压力P2经进气管接头(2.2)的限流孔(d0),顶开进气活门(2.3)进入A、K两腔,再经K腔的横向排气通道和D腔向外界排气,使气锁腔(K)的压力Pk≈0。
4.顺时针方向拧紧手动阀杆(2.13),关闭K腔的横向排气通道,则进入该腔的氮气经气锁管接头(2.8),压入QY阀的气锁部分,锁紧关闭减压阀,严防氮气从减压活门泄漏。与此同时,锁住安全阀(QA),防止气压水罐的顶部气压Pq从安全阀泄漏。
5.当K腔压力上升到Pk=P2时,打开截止阀(J),使SQDZ系统从调节状态转入警戒状态。从此开始,无论消防管网是否漏水,QS罐压力怎样变化,ZK阀始终保持K腔压力Pk=Pqmax状态,防止减压阀(QY)的误动作。
6.一旦发生火警,消防管网大量用水,则Pq压力的作用下,QS罐内的水经ZK阀,以大流量流入消防管网,止回活门(1.8)的开度h很快超过顶杆间隙δ,顶开排气活门(2.6),气锁腔(K)内气体迅速从排气阀座(2.5),经B→C→D腔排出,在这时由于限流孔d0的进气面积远小于阀座(2.5)的刀峰Ds的排气面积,使气锁腔压力Pk≈0,从而解除气锁式减压阀(QY)的锁紧状态。于是,氮气瓶(N2)的高压氮气经QY阀减压到消防压力Px之后,大量流入QS罐顶部,迫使罐内的水继续通过ZK阀,大量流入消防管网,实施停电情况下的自动消防。
7.当备用电源投入供电,水流指示器(LJ)发出信号,启动主消防泵(XB),则该泵出口的压力水Px,从ZK阀上的水控管接头(2.9)流入,向左推动水控活塞(2.10),关闭控制腔(B)的横向排气通道。在这时,从进气管接头(2.2)流入气锁腔(K)的氮气因无处泄漏,重又上升到Pk=Px,再次锁紧关闭QY阀,停止对QS罐的氮气增压,从此转入消防水泵的给水消防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增压控制阀,具有如下技术特征1.止回活门(1.8)的打开高度h与该活门上下压力差成正比,随着活门流量的增加这个压力差亦增加,换言之,活门开度与水流力成正比。于是,增压控制阀仅仅借肋消防管网用水时的水流力,适时控制气锁腔压力Pk,从而根本上不依靠蓄电池等任何电力,很适用于停电情况下的自动消防。
2.气锁腔(K)内的控制压力Pk,取决于该腔进出口限流面积的大小。当关闭排气阀座(2.5),K腔的出口排气面积等于零,则该腔压力等于进口压力,即Pk=Pq,从而,锁紧关闭QY阀。但是,排气活门(2.6)被顶开,惝开K腔的排气口,则该腔压力服从如下双重限流公式Pk=(d0/Ds)2×Pq (1)式中, d0-进气管接头(2.2)的限流孔直径;Pq-该管接头前边的进气压力;Ds-阀座(2.5)的刀峰直径。
取d0=φ0.5,Ds=φ6.6,Pq=1.0MPa,则Pk=0.0057 MPa≈0,从而解除QY阀的锁紧关闭状态。
采用这样一种气体的双重限流原理,以开闭排气活门(2.6)之简单方法,控制气锁式减压阀(QY)。
3.采用进气活门(2.3)、顶杆间隙δ以及水控活塞(2.10),自动识别平时停电、消防管网漏水、消防时有电等三种不同情况,防止QY阀的误动作。
1).在平时发生停电,消防管网又漏水,则QS罐压力Pq下降,但是由于进气活门(2.3)的止回作用,可长期保持K腔压力Pk=Pqmax状态,防止QY阀的误动作。
2).一般消防管网都有微量漏水,但其流量不大,止回活门(1.8)的开度h<δ,不能顶开排气活门(2.6),K腔压力Pk不会因消防管网漏水而丝毫变化。
3).当发生火灾,倘若还供电的情况下消防管网用水,则水流指示器(LJ)发出用水信号,启动主消防泵(XB),该泵的出口水压Px,立刻向左推动水控活塞(2.10),关闭控制腔(B)的横向排气孔。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顶开了排气活门(2.6),但K腔压力几乎不变化,QY阀亦然处于锁紧状态。
只有发生火灾,没有电的情况下消防管网大量用水时,ZK阀才解除QY的锁紧关闭状态,对QS罐实施氮气增压。
4.进气活门(2.3)和排气活门(2.6)的硫化橡胶部分是在刀口型密封阀座上,主要靠气锁腔的气压Pk压紧的。刀口上形成的密封比压Pm与Pk的比值m=Pm/Pk≈(Ds/4b) (2)式中, Ds-阀座的刀峰直径;b-刀口的密封宽度。
当Ds=φ6.6,b=0.6时,m=2.75,远大于橡胶密封所要求的垫片系数[m]=0.8,不会发生气体泄漏,可长期维持气锁腔的Pk=Pqmax状态。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增压控制阀,具有密封性高,在平时,能自动识别不同情况,防止QY阀误动作,几乎不需要维护管理,一旦有火警,则不依靠任何电力,以简单的双重限流原理立刻解除QY阀的锁紧关闭状态,迅速增压气压水罐,高可靠地实施停电情况下的自动给水消防等优点。采用本阀控制气锁式减压阀的水力气控式氮气增压系统,实属国际首创,将会改进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实施例ZK-65型增压控制阀1.设计参数1).水力止回阀口径 φ65mm;2).最高使用压力Px=1.6MPa;3).消防流量Qx=10L/S;4).进气管接头的限流孔直径 d0=φ0.5mm;5).排气阀座的刀峰直径 Ds=φ6.6mm;刀口宽度b=0.6mm;6).顶杆间隙δ=2mm。
2.气锁腔(K)的密封试验1).堵住气锁管接头(2.8);2).K腔充气压力 Pk=0.7MPa;3).泄掉进气管接头前压力Pq=0MPa;4).浸入水中检查不漏;5).观察一个星期后K腔压力;亦然是Pk=0.7MPa,未漏。
3.水力试验
4.与QY150-10/20减压阀的匹配试验1).ZK阀与QY阀之间管路 φ8×1×2000mm;2).QS罐压力Pq=0.7MPa;3).突然打开ZK阀的出水管时,QY阀的解锁时间 ≈0.5s;4).突然关闭出水管时,QY阀的锁紧关闭时间≈0.75s。
权利要求1.涉及一种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专门用于气锁式减压阀的自动控制,它包括下部水力止回阀部分(I)和上部气控阀部分(II),两部分用四个螺栓(III)拧紧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在由本体(1.1)、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这三部分焊接成一体的角式阀体(I)内,放入主弹簧(1.6)和带有顶杆(1.7)的止回活门(1.8),然后在阀体上端面的中心孔内套上阀盖(1.4),拧紧四个螺栓(1.5),构成下部的水力止回阀部分,而插入本体(1.1)下端中心孔的进水管(1.2),其上端面是刀口型密封阀座,该阀座上表面的止回活门(1.8),其下端面是螺塞(1.10)固紧的橡胶衬垫(1.9),该活门的导向杆在阀盖(1.4)的中部导向孔内可上下移动,借助主弹簧(1.6)向下关闭阀座,而导向杆上部的顶杆(1.7)穿过阀盖顶部中心的小O形圈,向上延伸到离排气阀座(2.5)的上表面相差δ=2~3mm的间隙;上部气控阀(II)是公用一个阀体(2.1),组合入口止回阀、中部排气阀、水控截止阀、手操纵阀等的一种组合式气控阀,把阀体(2.1)的内部分隔成进气腔(A)、气锁腔(K)、控制腔(B)、截止腔(C)以及排气腔(D)等,然后把上部的(A)、(K)、(D)三腔和阀体下部的(B)、(C)两腔分别打横向孔各自连通,又把阀体右边的(C)和(D)两腔从阀体上部打一个纵向孔,使两腔连通;然后,首先在这个阀体左上方的进气腔(A)内,放入止回弹簧(2.4)和进气活门(2.3),在该腔上部螺纹孔拧紧进气管接头(2.2),这个管接头的上部中心孔do为限流孔,而其下端面是刀口型密封阀座,其中心的阀孔用金属与橡胶硫化成一体的进气活门(2.3),借助弹簧(2.4)的力向上关闭,构成了入口止回阀部分;其次,在阀体中心孔下段部的控制腔(B)内,从下向上压入横向开有四个排气孔、刀峰直径为Ds的刀口型密封阀座(2.5),并在该中心孔上段的气锁腔(K)内放入和进气活门完全相同的排气活门(2.6)、副弹簧(2.7),然后在K腔上部的内螺纹孔拧紧气锁管接头(2.8),把副弹簧(2.7)和排气活门(2.6)置于该管接头中部导向孔内,借助副弹簧力向下关闭排气阀座(2.5),当止回活门(1.8)的顶杆(1.7)向上顶开排气活门(2.6)时,从刀口型密封阀座(2.5)排出气锁腔(K)内气体,由此构成阀体的中部排气阀;再次,位于阀体(2.1)右下部的截止腔(C),其内螺纹孔拧紧水控管接头(2.9),该管接头中部空腔内套入水控活塞(2.10)和返回弹簧(2.11),弹簧中部的活塞杆左端面为一种锥形活门,从管接头右边压入消防泵水压Px,则向左推动活塞(2.10),关闭控制腔(B)的横向排气通道,反之,当Px=0时,返回弹簧(2.11)向右推动活塞,打开该排气通道,由此构成阀体右下部的水控截止阀;最后,位于阀体(2.1)右上部的排气腔(D),在其内螺纹孔拧紧小螺盖(2.12),其中心螺纹孔内拧上手动阀杆(2.1 3),该阀杆左端部为柱塞形活门,拧紧该阀杆,关闭气锁腔(K)的横向排气通道,由此构成了阀体右上部的手操纵阀。
2.权利要求1所述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进气管接头(2.2)的限流孔直径d0(=0.5mm)远小于刀口型密封阀座(2.5)的刀峰直径Ds(=6.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它包括:下部水力止回阀和上部组合式气控阀两部分,用螺栓固紧成一个整体结构。在气压水罐的氮气增压系统上,采用该阀控制气锁式减压阀,在平时,气压水罐压力Pq无论怎样变化,该阀始终保持控制压力Pk=Pqmax,锁紧关闭减压阀,严防氮气泄漏。一旦有火警,立刻排除控制压力(Pk=o),解除减压阀的锁紧状态,对气压水罐实施氮气增压,迫使罐内水通过该阀,大量流入消防管网,实施停电情况下的自动给水消防。这是一种高密封性、高可靠性,并具有识别能力,几乎不需维护,不依靠任何电力的一种水力气控式增压控制阀。它的出现,将对改进高层建筑消除给水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文档编号F16K31/12GK2295093SQ9620806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5日
发明者朴龙奎 申请人:朴龙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