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232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装置,特别是与较大直径的铝塑料复合管或刚性塑料管连接的接头装置。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同较大直径的铝塑复合管(下称管子)连接的接头(其结构如


图1所示),在实际安装时存在不足之处在拧紧螺母的同时,由于螺母的内圆锥面与迫紧环的外圆锥面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迫紧环一方面向内轴向移动,一方面会随螺母周向转动,其内壁的环形齿便同时带动管子周向旋转,给安装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以密封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装卸方便、密封性好、连接牢固的接头装置。
图1为现有接头装置与管子连接的组装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管子连接的组装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参见图2、图3,本接头装置包括接头本体20、密封圈21、垫圈22、迫紧环23和螺母25。接头本体20一端设有向内渐缩的多级阶梯状环槽。迫紧环23外侧为锥面231,内壁上设有锯齿状环形齿232,环上有开口233。在迫紧环23与螺母之间还设有锥套24。螺母25内侧一端为圆柱面,锥套24内侧为与迫紧环锥面231相配合的锥面241。锥套24外侧为与螺母圆柱面251相配合的圆柱面242。螺母25与锥套24之间为松配合。
接头本体24的多级阶梯状环槽包括管子套接部201、密封部202和连接部203。套接部201设有与管子P配合的圆柱面2011和端平面2012。密封部202设有柱面或锥面2021和端平面2022。密封部内装有密封圈21、金属垫圈22。密封圈21可为O形或楔形密封圈。连接部203设有内螺纹2031。螺母25外侧一端设有外螺纹252,并与接头本体环槽上连接部螺纹2031相配合。螺母25内侧一端为与锥套相配合的柱面251,另一端为通孔253。
本实用新型同管子连接、紧固、密封的步骤与原理如下先将螺母25、锥套24、迫紧环23、垫圈22、密封圈21套在管子端部适当位置,再将管子P插入到接头本体20的管子套接部201处,然后拧紧螺母25。由于锥套外柱面242与螺母一端内柱面251之间为间隙配合,摩擦力较小,螺母的转动只会迫使锥套向内轴向移动,而不会使锥套随同螺母一同周向旋转。锥套24的轴向移动迫使迫紧环23径向收缩,其内壁环形齿232与管子P的外壁咬合,同时迫紧环23的大端面234迫使垫圈22压紧密封圈21,密封圈21受挤压变形紧靠管子P的外壁和接头本体20的密封部202,使密封严密。当迫紧环23径向收缩使内壁环形齿232咬入管壁一定深度(约0.6mm)后,若继续拧紧螺母25,迫紧环的开口233已闭合,不再径向收缩压紧管子,只会进一步使管子P轴向压紧接头本体的套接部201,管子的端面紧靠套接部的端平面2012,增加了辅助密封效果,从而使管子P与接头装置产生既稳固又密封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具有显著的优点,不仅连接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而且安装拆卸方便,是一种结构较合理的大直径铝塑复合管接头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接头装置,包括接头本体(20)、密封圈(21)、垫圈(22)、迫紧环(23)和螺母(25),接头本体(20)一端设有向内渐缩的多级阶梯状环槽,迫紧环(23)外侧为锥面(231),内壁上设有锯齿状环形齿(232),环上有开口(233),其特征在于在迫紧环(23)与螺母(25)之间还设有锥套(24),螺母(25)内侧一端为圆柱面(251),锥套(24)内侧为与迫紧环锥面(231)相配合的锥面(241),锥套(24)外侧为与螺母圆柱面(251)相配合的圆柱面(242),螺母与锥套(24)松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接头装置,特别是与较大直径铝塑复合管或刚性塑料管连接的接头装置,包括接头本体、密封圈、垫圈、迫紧环、螺母,在迫紧环与螺母之间还设有锥套,螺母内侧一端为圆柱面,锥套内侧为与迫紧环锥面相配合的锥面,外侧为与螺母圆柱面配合的圆柱面,螺母与锥套松配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接头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在拧紧螺母的同时管子随之周向旋转的缺点,装卸方便、连接强度高、密封性能好。
文档编号F16L21/02GK2371418SQ9824542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0日
发明者邝建新, 冯小兵 申请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