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和发动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9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腔室,随着第一内转子211和第一外转子212的旋转,工作腔室的容积可发生相对变化。在第一内转子211与第二外转子312脱开啮合过程中,工作腔室的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从壳体上的进油口被吸入第一转子组内,随着第一内转子211和第一外转子212进一步旋转,工作腔室的容积逐渐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被挤出并被压送出去。此工况下,由于第一驱动轴40和第二驱动轴50分离,因此第二驱动轴50以及第二转子组均不转动,从而转子式机油泵100为一级泵油状态,泵油量相对较少,但泵油量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
[0041]在第一转子组和第二转子组同时工作时,第二驱动轴50接合第一驱动轴40以随第一驱动轴50同步转动。此时第一驱动轴40带动第一转子组工作(过程同上),第二驱动轴50带动第二转子组工作(原理同第一转子组),此时转子式机油泵100为二级泵油状态,泵油量相对较大,且泵油量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加。
[004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100,第一驱动轴40与第二驱动轴50接合时,第一转子组和第二转子组可以同时工作,转子式机油泵100可以为发动机提供较大的机油量;第一驱动轴40与第二驱动轴50分离时,第一转子组独立工作,第二转子组停止工作,转子式机油泵100可以为发动机提高较少的机油量。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式机油泵100可根据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机油供应量进行机油量的调节,使得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机油量实现了按需供应,减少了机油的损耗,降低了转子式机油泵100的传动功耗。
[004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子式机油泵100的壳体包括:泵体11、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其中,泵体11的两侧敞开,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分别封闭泵体11的两侧(如图1中的左右两侧)。第一驱动轴40的一部分伸入到壳体内。其中,泵体11上可以设有进油口 14和出油口 15,在第一转子组或第一转子组和第二转子组工作时,机油从进油口 14进入到泵体11内,并进入相应的内、外转子之间,机油经过该内、外转子挤压后从出油口 15排出。第一驱动轴40的一部分外周面与第一内转子211的内壁贴合。第二驱动轴50设在第一驱动轴40内且第二驱动轴50的一部分从第一驱动轴40内伸出。第二驱动轴50的一部分外周面与第二内转子311的内壁贴合。
[0044]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离合器60包括:主动部分61和从动部分62。如图1所不,主动部分61固定在第一驱动轴40内,从动部分62固定在第二驱动轴50上,其中第二驱动轴50相对第一驱动轴40可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驱动轴50位于接合位置时主动部分61与从动部分62配合,从动部分62随主动部分61转动,在第二驱动轴50位于分离位置时主动部分61与从动部分62分离,即主动部分61与从动部分62间隔一定距离。
[0045]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轴50的一端(如图1中的左端)构造有压力油腔70。压力油腔70由第二内转子311、第二驱动轴50与第二端盖13共同限定出,第二端盖13上还形成有与压力油腔70连通的压力油口 71。由此,外部供油机构或供油管路通过该压力油口 71可将压力油输出至压力油腔70内,从而可推动第二驱动轴50沿轴向向图1中的右侧运动。
[0046]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轴50的另一端(如图1中的右端)设置有弹性件51,弹性件51弹性地推抵第二驱动轴50以使主动部分61适于接合从动部分62。也就是说,在压力油腔70内未进油时,主动部分61与从动部分62在弹性件51的弹力作用下处于接合状态,实现第一驱动轴40与第二驱动轴50接合,此时,第一转子组和第二转子组同时工作;当压力油腔70内进油后,且油压力可以克服弹性件51的弹力时,油压力将推动第二驱动轴50带动从动部分62从接合位置向分尚位置移动,从而主动部分61与从动部分62分尚,第一驱动轴40与第二驱动轴50断开连接,此时,第一转子组独立工作,第二转子组停止工作。由此,通过控制压力油进、出压力油腔70就可以实现离合器60的接合与分离,进而实现了转子式机油泵100在一级泵油状态和二级泵油状态之间的切换。
[0047]此外,在第一驱动轴40内还可以设置有安装座52。安装座52固定在第一驱动轴40上,弹性件51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第二驱动轴50的另一端(如图1中的左端)和安装座52。其中,弹性件51也可以为弹片或其它弹性结构。
[0048]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具有上述的转子式机油泵10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式机油泵100可以有效调节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机油量,减少了机油的损耗及传动功率的效率。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节能减耗的优点。
[00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005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转子组,所述第一转子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内转子和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啮合的第一外转子; 第二转子组,所述第二转子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二内转子和与所述第二内转子啮合的第二外转子; 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刚性相连; 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内转子刚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轴相对所述第一驱动轴可分离或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泵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泵体的两侧敞开,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封闭所述泵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轴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轴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驱动轴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用于接合或分离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所述主动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轴内,所述从动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轴相对所述第一驱动轴可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主动部分与所述从动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主动部分与所述从动部分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端构造有压力油腔,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地推抵所述第二驱动轴以使所述主动部分适于接合所述从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压所述第二驱动轴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安装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腔由所述第二内转子、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端盖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端盖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压力油腔连通的压力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组为多个且沿轴向彼此间隔开。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和发动机。用于发动机的转子式机油泵包括:壳体;第一转子组,所述第一转子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内转子和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啮合的第一外转子;第二转子组,所述第二转子组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二内转子和与所述第二内转子啮合的第二外转子;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刚性相连;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内转子刚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轴相对所述第一驱动轴可分离或接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式机油泵可根据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机油供应量进行机油量的调节,使得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机油量实现了按需供应,减少了机油的损耗,降低了转子式机油泵的传动功耗。
【IPC分类】F01M1-02, F16N13-20
【公开号】CN104728584
【申请号】CN201310710835
【发明人】魏丕勇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