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减振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48952阅读:来源:国知局
34中在相应的止挡件11的径向外部产生自由空间48,其在保持部34的壁部49的弹性的范围中实现该壁部49的挠性。
[0052]根据图7的环形构件32示出了止挡容纳部35的直到现在进行说明的实施方案,即,带有确定用于容纳间隔件11的保持部34,而在图8显示的止挡容纳部35的实施方案中栓52固定在保持部34中并且沿轴向穿过保持部34,以便接合到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相应的凹部中。
[0053]根据图9,扭转减振器I设置在液力的耦联组件56的壳体54中。该液力的耦联组件56具有:液力回路60,其带有泵轮61、涡轮62和导轮63 ;以及耦联装置64,其具有耦联活塞65以及摩擦片式离合器66。取决于耦联活塞65的操控,耦联装置64可在结合位置与脱开位置之间运动。耦联装置64与具有两个圆周弹簧组68、69的衰减装置70的扭转衰减输入部67相连接,衰减装置70的扭转衰减输出部72与从动部73共同作用。扭转衰减器中间构件74在两个圆周弹簧组68、69之间起作用,在扭转衰减器中间构件74处抗扭地容纳有扭转减振器I的缓冲质量支架3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衰减装置70与扭转减振器I一起形成扭转振动衰减单元75。
[0054]关于扭转减振器1,在图9中除了缓冲质量支架3的两个支架元件5之外可明显识别出将其相互连接的间隔件11以及缓冲质量7的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在图10中同样显示了相同的构件,但此外还显示了具有止挡轮廓40的并且因此用作止挡31的环形构件32。如可从图10明显看出的那样,环形构件32位于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的径向内部、并且沿轴向处在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之间。虽然环形构件32以已经说明的方式通过间隔件11容纳在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处,但环形构件32以其径向内侧支撑在固定在从动部73处的涡轮轮毂77处。
[0055]虽然在根据图11的实施方案中存在间隔件11,然而间隔件11对于环形构件32不承担任何功能。代替这种情况,环形构件32以其径向内侧支撑在涡轮轮毂77处、并且通过沿着圆周分布的保持突出部79 (其相应穿过涡轮轮毂77的相对应的凹部80)通过以下方式固定在涡轮轮毂77处并进而固定在涡轮62处,即,保持突出部79在其自由端处具有定位凸起81,保持突出部79利用该定位凸起81与祸轮轮毂77在后方接合(hintergreifen)。
[0056]但环形构件32还可备选地根据图12或13借助于保持突出部82固定在衰减装置70的扭转衰减器中间构件74处。为此,保持突出部82以未进一步示出的方式接合到相邻于扭转衰减器中间构件74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相应的凹部83中。为此,环形构件32可根据图13以其径向内侧支撑在涡轮轮毂77处,但还可根据图12独立于涡轮轮毂77起作用。
[0057]作为备选的实施方案,代替间隔件11或栓52,保持突出部79或82构成止挡容纳部35。
[0058]扭转减振器I的在图16和17中显示的实施方案又显示了用于连接缓冲质量支架3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间隔件11。间隔件11通过多个环形的包封部90a、90b、90c包围,其中,每个环形的包封部90a至90c分别对应于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或者间隔件11通过相应一个单独的套筒状的包封部包围,所有的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与该包封部相对应。优选地,包封部90a至90c由塑料构成,并且因此当缓冲质量元件44a、44b、44c的止挡侧42a至42c的相应的圆周端部弯曲部30有效接触间隔件11的包封部90a至90c时能够对撞击进行衰减。此外间隔件11的目的是,使环形构件32相对于中心轴线15定心,从而同样在该实施方案中存在设置在环形构件32处的止挡31,在离心力下降到低于重力的运行状态中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的止挡侧42a至42c的接触弯曲部29贴靠在止挡31处。当然止挡31构造成带有止挡轮廓40,如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详细说明的那样。针对环形构件32,在该实施方案中间隔件11还用作止挡容纳部35,然而不同于直到现在的实施方案,间隔件并未形状配合地容纳环形构件32。代替这种情况,环形构件可由止挡容纳部35力配合地保持并且因此与止挡容纳部35 —起相同地运动,但还可在不存在与止挡容纳部35的力配合的连接时,得到环形构件32相对于间隔件11并进而相对于缓冲质量7的相对运动。在相对于间隔件11浮动地支承环形构件32时,当缓冲质量元件44a至44c以其止挡侧42a至42c进行贴靠时,环形构件32可具有提高的挠性并进而具有改善的衰减性會K。
[0059]图18和19以及20和21显示了相对于图16和17的备选的实施方案。在图18和19中,在缓冲质量支架3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处优选地在间隔件11的圆周区域中、但在间隔件11的径向内部设有轴向弯曲部92,其代替间隔件11定心地包围环形构件32。在图20和21中在缓冲质量支架3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处同样优选地在间隔件11的圆周区域中、但在间隔件11的径向内部设置有轴向凹部96,在轴向凹部96中接合有设置在环形构件处的轴向突出部94。在此,环形构件32借助于轴向突出部定心。因此,轴向弯曲部92与和轴向凹部96结合的轴向突出部94 一样相应地用作用于设置在相应的环形构件32处的止挡31的止挡容纳部35。
[0060]最后,图22和23显示了环形构件32,如可从图22看出的那样,环形构件32在中心轴线15的延伸方向上构造成带有类似于缓冲质量支架3的相邻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轮廓100,并且由此沿径向相对于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定心。备选地或补充地,环形构件32可在其面向相邻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一侧具有轴向突出部102,轴向突出部102接合到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相应的凹部104中,并且由此阻止相对于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的径向的相对可运动性。因此,轮廓100和/或轴向突出部102结合凹部104用作用于设置在相应的环形构件32处的止挡31的止挡容纳部35。
[0061]有利于环形构件32相对于缓冲质量支架3的轴向定位,环形构件32以其轴向自由端106沿轴向支撑在相应的缓冲质量支架元件5处。
[0062]附图标记列表
[0063]1.扭转减振器
[0064]3.缓冲质量支架
[0065]5.缓冲质量支架元件
[0066]7.缓冲质量
[0067]11.间隔件
[0068]13.导轨
[0069]14.输出区域
[0070]15.中心轴线
[0071]17.联接区域
[0072]18.圆周端部
[0073]20.滚动体
[0074]22.导轨
[0075]24.输出区域
[0076]25.联接区域
[0077]26.圆周端部
[0078]28.几何结构模制部
[0079]29.接触弯曲部
[0080]30.圆周端部弯曲部
[0081]31.止挡
[0082]32.环形构件
[0083]33.环形体
[0084]34.保持部
[0085]35.止挡容纳部
[0086]36.轴向凸缘
[0087]38.加固凸缘
[0088]40.止挡轮廓
[0089]42.止挡侧
[0090]44.缓冲质量元件
[0091]46.中轴线
[0092]47.中轴线
[0093]48.自由空间
[0094]49.壁部
[0095]50.轴偏距
[0096]52.栓
[0097]54.壳体
[0098]56.耦联组件
[0099]60.液力回路
[0100]61.泵轮
[0101]62.涡轮
[0102]63.导轮
[0103]64.耦联装置
[0104]65.親联活塞
[0105]66.摩擦片式离合器
[0106]67.扭转衰减输入部
[0107]68.径向外部的圆周弹簧组
[0108]69.径向内部的圆周弹簧组
[0109]70.衰减装置
[0110]72.扭转衰减输出部
[0111]73.从动部
[0112]74.扭转衰减器中间构件
[0113]75.扭转振动衰减单元
[0114]77.涡轮轮毂
[0115]79.保持突出部
[0116]80.凹部
[0117]81.定位凸起
[0118]82.保持突出部
[0119]83.凹部
[01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