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接管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2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管41,各夹紧件42的端部便沿着渐扩面22滑动、并被渐扩面22扩开,此时夹紧件42便失去了对管材的夹紧作用,非常便于抽出管材,更换管材或快接管件。
[0043]上述的快接管件,通过在管芯10上增设外壳座20,并在外壳座20上设置外壳套30,在外壳套30内设置夹紧件42,通过夹紧件42夹住管材,以避免管材松脱。且外壳座20端部设置沿着所述管芯10轴向逐渐扩大的渐扩面22,使夹紧件42各端部均与渐扩面22抵触。当需要取出管材时,沿着管芯10轴向向管芯10内推动环形管41,各夹紧件42的端部便沿着渐扩面22滑动、并被渐扩面22扩开,此时便可抽出管材。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连接管件,本实用新型更方便拆装管材,且防止管材松脱效果好。
[0044]请参阅图3,所述管芯10外侧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设置有密封圈13。通过在管芯10与管材之间设置密封圈13,使得快接管件的密封性能得以大大提升。
[0045]请参阅图4-5,所述外壳座20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台阶23。所述外壳套30端部套接于所述第一台阶23。所述第一台阶23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24,所述外壳套30端部设置有第二凸缘31,所述第二凸缘31装入所述第三安装槽24内。如此,将外壳套30端部套接在外壳座20的第一台阶23,使第二凸缘31装入到第三安装槽24中,即可将外壳套30安装在外壳座20上,安装极其方便。
[0046]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台阶25。所述第一凸缘21位于所述第二台阶25上。当从管芯10的一端插入管材时,第二台阶25即可抵触管材端部,使得管材端部安装在第二台阶25上,并避免管材继续插入。所述第一凸缘21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26,图中不意出的第一开口槽26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开口槽26将所述第一凸缘21分成三段。如此在将外壳座20装设到管芯10上的过程中,第一凸缘21的多段围成的圈能够逐渐被扩大,直到外壳座20装设到管芯10上。可见设置若干个第一开口槽26能使得内孔便于扩张,即更易于将外壳座20装设在管芯10上。
[0047]请参阅图6-8,所述外壳套30内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槽33。两个所述第二开口槽33关于所述管芯10轴心放线对称设置。如此,便于外壳座20模具注塑生产时脱模,使得外壳套30更易于生产制造。
[0048]请参阅图9-11,所述夹紧件42外侧壁设置有凹部421,所述外壳套30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部421相应的第三凸缘32。所述第三凸缘32沿所述管芯10轴向方向的截面呈弧形或梯形。在夹管套40外壁上设有凹槽423,相对应在外壳套30的内壁上设有第五凸缘34。第五凸缘34与凹槽423之间设有间隙。当管材受力向外拉或受内压时,由于第三凸缘32与凹部421相配合,同时第五凸缘34与凹槽423相配合,使得管材不能有较大位移或被拉出,也能保证管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知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省时省力,且没有空间限制,密封性能好,不易出现松脱。
[0049]所述夹紧件42内侧壁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卡尺422,其中一个所述卡尺422的尺高比其它所述卡尺422的尺高高。其中,多个夹紧件42与环形管41 一体成型,并且夹紧件42与环形管41均为铜材。当将管材插入时,齿高较高的卡齿的齿顶可先抓住管材,形成一圈线收紧,而非一圈面收紧,可保证管材插入后不会马上向后退松,随后其它卡齿也抓紧管材,使得便于将管材安装到管芯10上。
[0050]请参阅图12-13,所述的快接管件还包括取管件。所述取管件包括取管件本体50。所述取管件本体50设有与所述管材外侧壁相适应的弧形开口 51,图13中示意出的弧形开口 51为半圆形。所述取管件本体50还设有第四凸缘52以及把手53。所述第四凸缘52环绕所述弧形开口 51设置,且所述第四凸缘52与所述环形管41相配合。当需要取出管材时,先将取管件本体50的弧形开口 51套接管材,使得第四凸缘52抵触环形管41端部,按压把手53使得夹管套40沿着管芯10的轴向方向压入外壳套30内部,夹紧件42端部抵触到渐扩面22并被渐扩面22扩开,如此即可便于将管材从夹管套40中拔出。如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取管件结构简单,便于将管材抽出。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芯,所述管芯外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 外壳座,所述外壳座设有装设所述管芯的通道,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外壳套,所述外壳套套在所述管芯外,所述外壳套端部与所述外壳座连接; 夹管套,所述夹管套套在所述管芯外、且与所述管芯之间设有用于管材插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夹管套与所述外壳套间隙配合,所述夹管套包括套设在所述管芯外的环形管以及与所述环形管连接的多个夹紧件,所述外壳座端部具有沿着所述管芯轴向逐渐扩大的渐扩面,所述夹紧件的端部与所述外壳座端部的渐扩面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外侧壁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座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外壳套端部套接于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外壳套端部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装入所述第三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外侧壁设置有凹部,所述外壳套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部相应的第三凸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缘沿所述管芯轴向方向的截面呈弧形或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内侧壁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卡尺,其中一个所述卡尺的尺高高于其它所述卡尺的尺高。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台阶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若干个所述第一开口槽将所述第一凸缘分成多段。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套内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槽,两个所述第二开口槽关于所述管芯轴心放线对称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接管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管件,所述取管件包括取管件本体,所述取管件本体设有与所述管材外侧壁相适应的弧形开口,所述取管件本体还设有第四凸缘以及把手,所述第四凸缘环绕所述弧形开口设置,且所述第四凸缘与所述环形管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接管件,包括管芯、外壳座、外壳套及夹管套。管芯外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外壳座设有装设所述管芯的通道。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外壳套套在所述管芯外,所述外壳套端部与所述外壳座连接。所述夹管套套在所述管芯外、且与所述管芯之间设有用于管材插入的容纳空间。所述夹管套与所述外壳套间隙配合,所述夹管套包括套设在所述管芯外的环形管以及与所述环形管连接的多个夹紧件。所述外壳座端部具有沿着所述管芯轴向逐渐扩大的渐扩面,所述夹紧件的端部与所述外壳座端部的渐扩面相抵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连接管件,本实用新型更方便拆装管材,且防止管材松脱效果好。
【IPC分类】F16L37/091
【公开号】CN204962123
【申请号】CN201520553432
【发明人】孙世裕, 刁振彬, 林细勇, 曹慧剑, 谭学良, 张姿
【申请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