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990发布日期:2018-06-15 23:4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管式汽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乙烷灭菌器是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湿度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对密封于灭菌室内的物品进行低温熏蒸灭菌的设备,是医疗器械生产的灭菌过程使用的重要设备,在医疗器械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氧乙烷汽化器是环氧乙烷灭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灭菌介质环氧乙烷是一种高效低温灭菌剂。环氧乙烷是一种剧毒、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汽化温度为10.7℃,汽化后比空气稍重,受热时容易聚合。

工业用环氧乙烷的供应状态是瓶装密封的液体。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时要求输入的环氧乙烷为完全汽化状态,这样才能使环氧乙烷穿透包装物对已包装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液瓶内具有一定的压力,通过管路对密封的负压状态的灭菌室内通入定量的完全汽化的环氧乙烷气体进行灭菌。由于环氧乙烷在瓶内是液态,到灭菌室时必须变成气体,环氧乙烷由液瓶到灭菌室的短距离不可能完全汽化,而处于气液混合状态。因此需要在液瓶到灭菌室之间增加一个汽化器才能满足环氧乙烷完全汽化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汽化器一般都是将输送环氧乙烷的管子绕成大直径的螺旋弹簧状的盘管装入一个密闭的筒中,筒内通入循环热水对通过盘管的环氧乙烷加热,加速环氧乙烷汽化过程。采用多圈盘管的目的是使通过盘管的环氧乙烷加热时间延长,使环氧乙烷得到充分汽化。

由于环氧乙烷在汽化的状态下容易聚合,聚合物硬度较高,而且与管壁结合牢固,很难清理,聚合物堆积多了会堵塞输气管,影响环氧乙烷的输送,由于通气管为盘状,无法进行机械清理,管路堵塞过多,汽化器就报废。因此造成环氧乙烷聚合物的清理困难而早期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环氧乙烷灭菌器提供一种列管式汽化装置,在保证环氧乙烷充分汽化的条件下,使汽化装置可以拆卸下来进行人工机械清理积存的环氧乙烷聚合物,保证管路畅通,保证设备能正常工作,提高设备寿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管式汽化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循环热水的筒体,筒体上、下两端通过筒体端盖密封;筒体内,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有多根直通的列管,列管的两端穿过筒体端盖,并与筒体端盖密封;筒体上、下两端的筒体端盖分别连接可拆卸的上封头及下封头,通过上封头及下封头将列管的两端封闭于密闭空间内;上封头连接有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下封头连接有环氧乙烷气体进气管;筒体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

进一步地,上封头及下封头与筒体端盖的连接端设有法兰,法兰通过螺栓与筒体端盖连接。

进一步地,法兰与筒体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筒体连接有用于测量筒体内循环热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连接有用于测量环氧乙烷气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筒体的侧壁上包敷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隔热层外包敷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下封头连接有用于支撑列管式汽化装置的支腿。

进一步地,出水管设于筒体侧壁的上端,进水管设于筒体侧壁的下端。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列管式汽化装置,在保证环氧乙烷充分汽化的条件下,通过将一根长的盘管改为多根并列分布的直管,使汽化装置可以拆卸下来进行人工机械清理积存的环氧乙烷聚合物,保证了管路的畅通,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了设备寿命,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列管式汽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

2-上封头;21-法兰;

3-螺栓;

4-密封垫;

5-筒体;51—筒体端盖;

6-隔热层;

7-保护层;

8-列管(多根);

9-下封头;

10-环氧乙烷气体进气管;

11-出水管;

12-进水管;

13-支腿;

14-第一温度传感器;

15-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管式汽化装置,包括筒体5,筒体5由不锈钢管制成(或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直径为D,筒体5两端焊接有筒体端盖51,在筒体端盖51上按适当间隔焊接多根内径为d长度为L的不锈钢列管8,环氧乙烷通过列管8加热汽化。

筒体端盖51与筒体5及列管8焊接后应保证筒体5的密封性,经压力试验不得泄漏。筒体5上侧面焊有出水管11,下侧面焊有进水管12,热水从进水管12进入筒体5后经出水管11流出。

筒体5上、下两端的筒体端盖51分别连接有上封头2和下封头9,上封头2和下封头9的端面焊接有法兰21,上封头2顶面焊接有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1,下封头9顶端焊接有环氧乙烷气体进气管10,上封头2和下封头9的法兰21分别用多根螺栓3与筒体5上两端面的筒体端盖51相连接,法兰21和筒体端盖51之间设有密封垫4,可保证汽化装置密封,环氧乙烷气体不泄漏。将上下封头拆卸后可对筒内的列管8进行清理,防止列管8堵塞。

下封头9上焊接有支腿13,用以支撑汽化装置。安装后用螺栓将支腿13固定在地面上,保证汽化器的稳定性。

筒体5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来测定筒体5内热水的温度。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1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接近进入环氧乙烷灭菌器箱体的环氧乙烷管路上,用来测定环氧乙烷气体的温度。

筒体5外面包裹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6用作对筒体5保温,在隔热层6外面包敷有保护层7,用以保护隔热层6。

在本实施例中,汽化工作开始前先将热循环水阀门开启,循环热水从进水管12进入筒体5内充满后从出水管11流出回到循环水箱中。当筒体5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测量到的热水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后,在保持热水循环的条件下开启环氧乙烷供气系统的阀门,室温下的瓶装环氧乙烷气体(也可能是气液混合物)通过环氧乙烷气体进气管10进入下封头9内扩散稳定后再进入各列管8中,在通过列管8过程中吸收筒体5中热水的热量使环氧乙烷气体的温度上升直到完全汽化,汽化后的环氧乙烷气体通过上封头2集中稳定后再通过环氧乙烷气体出气管1及相关管路以完全汽化的状态输入到灭菌器箱体中进行灭菌,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5测定到的温度值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发出警示信号,使用者应采取措施提高环氧乙烷气体温度。当充气量达到设定的要求后就停止输送环氧乙烷气体,将气瓶的阀门关闭,充气过程结束。

环氧乙烷充气过程结束后,汽化装置内的环氧乙烷应当全部进入灭菌器箱体内,但阀门关闭时管路上总还是有少量的环氧乙烷残留在汽化器管路内,由于环氧乙烷在汽化状态下会有聚合反应,聚合物牢固的粘接在管壁上。尽管按要求每次充环氧乙烷后和灭菌结束后都要用氮气冲洗管路,但还是不可避免在管路上有少量环氧乙烷聚合物存在,使用时间长了,聚合物增加,使管路不畅通,管径变小,使环氧乙烷汽化和充气时间加长,影响生产效率。堵塞严重时不能通气,不能进行灭菌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100立方米、35立方米等规格的灭菌器使用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列管式汽化装置,通过定期将汽化装置两端的封头拆卸下来,用人工机械清理的方法对筒体5中直通的列管8进行清理,能够防止列管堵塞,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不影响生产,延长汽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