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7886发布日期:2019-02-22 20:0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集中敷设两类及以上市政管线的地下基础设施,具有解决路面反复开挖、改善城市景观、节约宝贵地下空间、保护管线安全、预留发展管位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解决“城市病”问题,综合管廊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建设。

对于燃气管道是否纳入综合管廊,安全性是争议的焦点。相比于传统的直埋方式,综合管廊的密闭空间将给燃气爆炸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由于燃气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目前国内设计的综合管廊燃气管道都是单独设置的。在燃气舱内,要求设置气体探测装置,做到气体泄漏的及时预警。通常气体探测器每隔10m左右设置,对于整个综合管廊工程来说,探测器数量庞大,将大大增加工程建设成本。此外,目前所采用的气体探测器需要定期标定和更换,也将增加管廊运营期间的维护费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措施及装置,优化气体探测器布设策略,减少气体探测器数量,提高燃气舱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传统综合管廊燃气舱泄漏气体探测装置的布设方式,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优化气体探测器布设策略,减少气体探测器数量,提高燃气舱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舱顶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挡气板,相邻两块挡气板之间构成了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泄漏气体探测区段内安装气体探测装置,在每个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气体探测器设置于气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即管廊通风的下游方向,或管廊顶板上,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沿通风方向或沿管廊顶板纵坡方向聚集在挡气板的一侧,便于气体探测器快速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挡气板顶部固定在燃气舱顶部,挡气板两端固定在燃气舱舱壁,且垂直舱壁设置。

进一步地,沿管廊长度方向,相邻两块挡气板的间距为30~100米。

进一步地,挡气板高度为40~60cm。

进一步地,气体探测器在每块挡气板两侧均设置,位于燃气舱顶板中间,气体探测器距离挡气板0.8~1.5m。

进一步地,在设置挡气板处,管廊断面高度高于1.9m。

当燃气舱安全运行时,挡气板不影响正常通风要求。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沿通风方向或沿管廊顶板纵坡方向聚集在挡气板的一侧,便于气体探测器快速识别。并且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被限制在50m的探测区段内。若有更多的气体逸出,泄漏气体仅仅出现在相邻的50m区段内。即使泄漏气体被点燃,也不会发生爆炸。因为泄漏气体被限制在50m的挡气板所构成的区段内,并且该区段没有形成密闭空间,并可以泄压,不满足发生爆炸的条件。综上,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安装简易的挡气装置,可优化气体探测器布设策略,减少气体探测器数量,提高燃气舱的安全性。相比于一般综合管廊燃气舱,其设计方法简单,气体探测效果好,成本低。尤其是在燃气微漏的情况下,检测效果将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管廊燃气舱挡气板及气体探测器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挡气板在燃气舱内布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在图1至图4中标记1-3分别为:挡气板1、燃气舱内部空间2、气体探测器3。

如图1至图4,本实例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主要包括挡气板1和气体探测器2的布设策略。在燃气舱内部空间2顶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挡气板1,挡气板1两侧的管廊顶板安装气体探测器3。

如图2,所述的挡气板1高度为50cm,宽度采用燃气舱净宽。在设置挡气板1处,管廊断面高度应高于1.9m,不影响人员通行和通风要求。挡气板1与管廊内壁应固定,制作挡气板1的材料应满足受力和变形性能,并且构造简单,成本低。

如图1,相邻两块挡气板1之间构成了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沿管廊长度方向,相邻两块挡气板1的间距可取为50m。在每个探测区段,气体探测器应设置于气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即管廊通风的下游方向或管廊顶板较高处。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泄漏气体将聚集在管廊上部靠近挡气板的一侧,该处气体浓度较大,便于气体探测器检测。为方便起见,气体探测器在每块挡气板两侧均设置,位于燃气舱顶板中间,距离挡气板1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50m长的泄漏气体探测区间共设置2个气体探测器3。当管廊燃气舱发生气体的微漏时,泄漏气体将被限制在50m的探测区段内,易于被气体探测器3检测。若没有安装挡气板,泄漏气体将聚集在管廊防火门一侧,探测响应时间将较长。按照通常燃气舱的气体探测设置间隔约10m的做法,50m长的管廊区段至少布置5个气体探测器。本方法可降低60%的气体探测器数量,从而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例管廊燃气舱2由一段段50m长的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构成。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被限制在50m的探测区段内。若有更多的气体逸出,泄漏气体仅仅出现在相邻的50m区段内。即使泄漏气体被点燃,也不会发生爆炸。因为泄漏气体被限制在50m的挡气板所构成的区段内,并且该区段没有形成密闭空间,并可以泄压,不满足发生爆炸的条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燃气舱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舱顶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挡气板,相邻两块挡气板之间构成了泄漏气体探测区段,泄漏气体探测区段内安装气体探测装置。当燃气舱安全运行时,挡气板不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通风要求。当燃气舱发生泄漏时,泄漏气体将沿着通风方向或管廊纵坡聚集在挡气板的一侧,便于气体探测器识别。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安装简易的挡气装置,可优化气体探测器布设策略,减少气体探测器数量,提高燃气舱的安全性。相比于一般综合管廊燃气舱,其设计方法简单,气体探测效果好,成本低。尤其是在燃气微漏的情况下,检测效果将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王恒栋;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