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962发布日期:2018-08-31 21: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消融设备管路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



背景技术:

冷冻手术治疗是利用超低温度和所设计的复杂系统实现冷冻待治疗的目标组织从而达到杀伤及治疗的目的。冷冻设备或系统则是冷冻手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提供及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根本;冷冻设备或系统通常所必须的功能是冷冻及复温功能,而冷冻及复温功能则是由冷冻设备内部所连接的输送管路来实现的,气体通过输送管路进行输入及输出来实施冷冻及复温循环。

输送管路之间通过与各部件的连接配合来完成所需的功能,而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等,除了固定,最主要的是密封性,目的是为了防止泄露以及隔离空气。因为在冷冻过程中管体的温度较低,若密封不好使外界空气渗透到输送管内很容易产生水汽或冰粒,从而造成管路堵塞,严重影响设备操作及性能。在现有的冷冻消融设备及系统中,存在因设备输送管路与空气有接触而使空气中的水汽逆流入管内造成管路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设备操作及性能。

申请号为CN20162130660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冻设备气路防堵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源过滤保护单元,冷冻气体制造单元,连接单元和外部设备,所述冷冻气体制造单元包括位于制冷容器中的气路回路接头、气路盘管和制冷液,所述气路盘管伸入所述制冷液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防堵器、出气快速接头和进气快速接头,所述气源过滤保护单元与所述气路回路接头相连接,所述气路盘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路回路接头,所述气路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堵器的一端,所述防堵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气快速接头连接到所述外部设备的一个端口,所述外部设备的另一个端口通过所述进气快速接头连接回气管路并伸入所述制冷液中;这种防堵器只是利用单向阀的功能,不能被控制,无法利用系统实现自动打开和闭合,防堵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控制阀精准开合、监控修复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源单元、气体输送单元、连接单元和冷冻单元,所述气体输送单元包括制冷容器、设置在所述制冷容器中的制冷剂、被浸没在所述制冷剂液面下的气路盘管、输送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冷冻通路、第二冷冻通路和复温通路,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单元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冻通路和复温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冻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气路盘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复温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冷冻通路的一端与所述气路盘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冻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连通,在所述第一冷冻通路上设置有第一冷冻阀,在所述第二冷冻通路上设置有第二冷冻阀,在所述复温通路上设置有第一复温控制阀,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进气接头和回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进气管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还包括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气接头连接,所述回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剂中。

优选的,在所述回气管上设置有回气控制阀,所述回气控制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气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气管的出口端连通大气。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冻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冻通路与所述复温通路是并联的,所述复温通路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复温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冻通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冻阀被设置在所述气路盘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复温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冻通路的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复温控制阀被设置在所述复温通路和所述输送管的连接点与所述复温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冻通路的连接点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复温通路上还设置有第二复温控制阀,所述第二复温控制阀被设置在所述复温通路和所述输送管的连接点与所述复温通路和所述第二冷冻通路的连接点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密封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冷冻通路和所述复温通路串联。

优选的,在所述气源单元的出口端设置有气体过滤装置,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在输送管和冷冻通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冻控制阀和第二冷冻控制阀,在复温通路上设置第一复温控制阀,通过操作两个冷冻控制阀的同步开关,利用它们之间保持压力平衡,此时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输送管和进气管内的气体与外部空气产生压力差,形成防护墙,从而防止空气逆流,使得外部空气无法渗透入输送管和进气管内,实现很好的隔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在复温通路上还设置有第二复温控制阀,通过操作两个复温控制阀同步开关,利用它们之间保持压力平衡,此时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复温管路内的气体与外部空气产生压力差,形成防护墙,从而防止空气逆流造成管路的堵塞。

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冷冻通路和复温通路并联,两个支路单独作用,互不影响,可有效降低设备的性能损耗、避免管路堵塞。

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回气管的出口端可以选择直接连通大气或伸入制冷剂中,便于回收利用。

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阀,可实时监测进气管内的流量,并可根据流量大小实现对设备性能的控制、排查和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气源单元,2是气体输送单元,3是连接单元,4是冷冻单元,11是气体过滤装置,21是气路盘管,22是制冷剂,23是制冷容器,24进气管,241是第一冷冻通路,242是第二冷冻通路,243是复温通路,2411是第一冷冻控制阀,2421是第二冷冻控制阀,2431是第一复温控制阀,2432是第二复温控制阀,2441是流量控制阀,25是输送管,26是回气管,261是回气控制阀,31是进气接头,32是回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源单元1、气体输送单元2、连接单元3和冷冻单元4,所述气体输送单元2包括制冷容器23、设置在所述制冷容器23中的制冷剂22、被浸没在所述制冷剂22液面下的气路盘管21、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包括第一冷冻通路241、第二冷冻通路242和复温通路243,所述输送管25的一端与所述气源单元1连接,所述输送管2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冻通路241和复温通路24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冻通路241的另一端与所述气路盘管21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复温通路24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3连接,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的一端与所述气路盘管21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3连通,在所述第一冷冻通路241上设置有第一冷冻阀2411,在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上设置有第二冷冻阀2421,在所述复温通路243上设置有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所述连接单元3包括进气接头31和回气接头32,所述进气接头31与所述进气管24密封连接。所述气路盘管21被浸没在所述制冷剂22液面以下是因为如果制冷剂22未能淹没气路盘管21的顶部,必然有一部分气路盘管21暴露在制冷剂22以外,可能造成常温气体无法全部转换为液态,从而影响冷冻单元4的性能。在所述气源单元1的出口端设置有气体过滤装置11,所述输送管25的一端与气体过来装置11连接,气体过滤装置11有过滤及干燥的功能,可以提高输入气体的干燥度及纯度,减少气体因自身原因而造成气路堵塞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产品的性能。

所述气源单元1依次经过气体过滤装置11、输送管25、第一冷冻通路241、与所述气路盘管21的入口端密封连接,所述气路盘管2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的入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冻通路241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的出口端与所述气路盘管21的入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复温通路243密封连接,连接单元3与设备固定并连接设备外部的冷冻单元4,建立气体输送的循环回路,进气接头31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建立输入通道,将冷冻及复温的气体输入至冷冻单元4,回气接头32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建立输出通道,将经过冷冻单元4内未消耗的冷冻及复温气体经过回气接头32直接排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具有防堵装置的冷冻消融设备还包括回气管26,所述回气管26的一端与所述回气接头32连接,所述回气管26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剂22中,用于经过冷冻单元4内的未消耗的冷冻及复温流体回流,完成回路循环,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将回气管26的出口端直接连通大气。

当开启设备的冷冻功能时,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被设置为自动打开,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气体从气体过滤装置11输出,经输送管25和第一冷冻通路241到达气路盘管21,因为制冷剂22是超低温,在制冷剂22的作用下,常温气体经过气路盘管21后便会被制冷剂22预冷,以液态流体的形式输出;冷冻流体经过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后通过第二冷冻通路242输入至进气接头31,进气接头31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连接,冷冻流体由冷冻单元4的进气端输入,实现冷冻功能后由冷冻单元4的出气端输出,通过回气接头32经回气管26进入制冷容器23内部的制冷剂22中,完成冷冻循环。关闭冷冻功能时,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之间保持压力平衡,此时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的气体与外部空气产生压力差,形成防护墙,从而防止空气逆流,使得外部空气无法渗透入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了管路堵塞的可能性,实现很好的隔离效果。当开启设备的复温功能时,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被设置为自动打开,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气体从气源装置1输出,经气体过滤装置11通过输送管25和复温通路243到达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气体从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输出后经复温通路243到进气接头31,进气接头31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连接,气体由冷冻单元4的进气端输入,实现复温功能后由冷冻单元4的出气端输出,通过回气接头32经回气管26,以及在所述回气管26上设置有回气控制阀261,进入制冷容器23内部的制冷剂22中,完成复温循环。关闭复温功能时,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自动闭合。

实施例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以实施例1为基础,第一冷冻通路241和第二冷冻通路242与复温通路243是并联的,复温通路243的一端与输送管25连接,复温通路243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冻通路241连接。第二冷冻阀2421被设置在气路盘管21的出口端与复温通路243和第二冷冻通路242的连接点之间,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被设置在复温通路243和输送管25的连接点与复温通路243和第二冷冻通路242的连接点之间。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复温通路243上还设置有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所述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被设置在所述复温通路243和所述输送管25的连接点与所述复温通路242和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的连接点之间。在所述回气管26上设置有回气控制阀261,所述回气控制阀2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气管26密封连接。

当开启设备的冷冻功能时,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和回气控制阀261被设置为自动打开,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和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气体从气体过滤装置11输出,通过输送管25和第一冷冻通路241经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再到达气路盘管21,因为制冷剂22是超低温,在制冷剂22的作用下,常温气体经过气路盘管21后便会被制冷剂22预冷,以液态的形式输出;液态流体经过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后通过第二冷冻通路242输送至进气接头31,进气接头31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连接,液态流体由冷冻单元4的进气端输入,实现冷冻功能后由冷冻单元4的出气端输出,通过回气接头32经回气管26到回气控制阀261输出进入制冷容器23内部的制冷剂22中,完成冷冻循环。关闭冷冻功能时,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和回气控制阀261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21之间保持压力平衡,此时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的气体与外部空气产生压力差,形成防护墙,从而防止空气逆流,使得外部空气无法渗透入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了输送管路堵塞的可能性,实现很好的隔离效果。

当开启设备的复温功能时,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和回气控制阀261被设置为自动打开,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冷冻控制阀2411和第二冷冻控制阀2412,气体从气源装置1经气体过滤装置11输出,通过输送管25到达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气体从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输出后经复温管路243到达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然后输送至进气接头31,进气接头31通过连接单元3与冷冻单元4连接,气体由冷冻单元4的进气端输入,实现复温功能后由冷冻单元4的出气端输出,通过回气接头32经回气管26到达回气控制阀261,从回气控制阀261输出再经回气管26进入制冷容器23内部的制冷剂22中,完成复温循环。关闭复温功能时,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和回气控制阀261同时自动闭合。第一复温控制阀2431和第二复温控制阀2432之间保持压力平衡,此时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进气管24内的气体与外部空气产生压力差,形成防护墙,从而防止空气逆流,使得外部空气无法渗透入进气管24内,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了输送管路堵塞的可能性,实现很好的隔离效果。

此外,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所述进气管24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441,所述流量控制阀24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24密封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2441与所述第二冷冻通路242和所述复温通路243串联。

当开启设备的冷冻及复温功能时,流量控制阀2441被设置为自动打开,通过流量控制阀2441可进行实时监测及记录,并予以反馈给系统,必要时还可调节,控制经过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流量的大小。气体由气体过滤装置11输出经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到达流量控制阀2441,流量控制阀2441开始实施监测及系统反馈。操作人员可根据系统显示的内容来判断设备及冷冻单元4的性能;当流量控制阀2441检测到数据有异常时系统会有相应的警示,并可根据警示内容做出相应的判断;若流量值超过系统预设值时系统会得到反馈,同时流量控制阀2441自动调节至系统的设定值。流量控制阀2441可实时监测输送管25和进气管24内的流量,并可根据流量大小判断出设备及冷冻单元4的性能、气压大小、输送管路的流畅性等,有助于信息的精准把控和出现管路堵塞时的修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新型,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