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830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3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喜欢利用业余时间享受生活。在人们聚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没有开瓶器,开瓶器的种类不够的问题,如人们吃饭时需要开启啤酒瓶盖、红酒瓶盖,以及醒红酒,喝剩下的酒需要瓶塞密封等,多数红酒开瓶器是人工开红酒,十分不方便,费力气。市面上存在的多功能开瓶器都是将小物件放到一个盒子里,这样极不方便携带,很容易弄丢。日常生活中的开瓶器存在设计简单单一,外观不美观,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等弊端,并不能满足现代大众的需求和审美。传统的自动开瓶器整体造型为圆柱状,这导致了开瓶时很难将瓶塞拔出,使用不便,以及在手上有水的情况下,瓶塞更难拔出,甚至造成其他事故。因此,需要一种造型美观(不使用时可以作为摆件摆放)、多功能,方便瓶塞拔出,一体式的自动开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解决了现有开瓶器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包括红酒开瓶单体,红酒开瓶单体同时连接啤酒开瓶单体和瓶塞存放单体;红酒开瓶单体包括单体本体A,单体本体A包括矩形的上箱体和矩形的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柱连接,且连接柱位于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一处顶角上,啤酒开瓶单体和瓶塞存放单体均通过连接柱与红酒开瓶单体配合连接;

下箱体内设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连接有红酒开瓶器,下箱体内设有瓶口导向口,瓶口导向口的一端为盲端,瓶口导向口的另一端与下箱体的底部贯通,红酒开瓶器位于瓶口导向口的中心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上箱体内设有给电机供电的蓄电池,上箱体的外部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对蓄电池充电的USB充电口。

啤酒开瓶单体包括单体本体B,单体本体B的上部一侧设有开啤酒的弯钩,单体本体B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A;单体本体B的下部内部设有空腔A,空腔A内设有醒酒器,空腔A的一端为盲端,空腔A的另一端与单体本体 B的底部贯通,且单体本体B的底部设有用于封闭空腔A的滑盖A。

滑盖A与空腔A配合的一端面上设有燕槽型导向块A,单体本体B的底部端面上设有与燕槽型导向块A配合的燕尾槽A。

瓶塞存放单体包括单体本体C,单体本体C的中部一侧开设有半圆弧,半圆弧的一半圆弧结构从单体本体C的一端贯穿至单体本体C的另一端,单体本体C的中部还开设有凹槽B,凹槽B与半圆弧的另一半圆弧结构对应设置;单体本体C的上端内部设有空腔B,空腔B内设有酒瓶塞,空腔B 的一端为盲端,空腔B的另一端与单体本体C的上端端部贯通,单体本体C 的上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B的滑盖B。

滑盖B与空腔B配合的一端面上设有燕槽型导向块B,单体本体C的上端端面上设有与燕尾槽型导向块B配合的燕尾槽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需打开红酒,取红酒开瓶单体,放到红酒瓶上方,红酒瓶的瓶口放入瓶口导向口内,红酒开瓶器作用在瓶塞上,用力按住保持固定,按下电机开关,通过电机转动使红酒开瓶器插入酒瓶塞内,然后关闭电机,利用榫卯结构将三个单体拼合成一个整体,多指向上拉动,即可取出酒瓶塞。倒酒前,可以将空腔A中的醒酒器取出,这样边倒酒边醒酒,节约时间。如需开啤酒瓶盖时,取出啤酒开瓶单体,弯钩对准啤酒瓶盖位置,紧握单体本体B,向上扳动即可(和平时开酒的方法一致)便可打开啤酒瓶盖。如喝完的酒有剩余,可将单体本体C中的酒瓶塞拿出,盖在酒瓶上,起到防止酒精挥发和浪费的作用。最后将红酒开瓶单体、啤酒开瓶单体及瓶塞存放单体沿着中心部位组合,顺时针方向旋转组合即可恢复原有状态,在摆放到家中一角,既美观有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红酒开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红酒开瓶单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啤酒开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啤酒开瓶单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瓶塞存放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将图6逆时针旋转90°之后的正投影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中瓶塞存放单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体本体A,2.上箱体,3.下箱体,4.连接柱,5.蓄电池,6. 电机,7.USB充电口,8.红酒开瓶器,9.瓶口导向口,10.单体本体B, 11.弯钩,12.凹槽A,13.空腔A,14.滑盖A,15.燕槽型导向块A,16.单体本体C,17.半圆弧,18.凹槽B,19.空腔B,20.滑盖B,21.燕槽型导向块B,22.醒酒器,23.酒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如图1~3所示,包括红酒开瓶单体,红酒开瓶单体同时连接啤酒开瓶单体和瓶塞存放单体;红酒开瓶单体包括单体本体A1,单体本体A1包括矩形的上箱体2和矩形的下箱体3,上箱体2和下箱体3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柱4连接,且连接柱4位于上箱体2和下箱体3的一处顶角上,啤酒开瓶单体和瓶塞存放单体均通过连接柱4与红酒开瓶单体配合连接;

下箱体3内设有电机6,电机6的主轴上连接有红酒开瓶器8,下箱体3 内设有瓶口导向口9,瓶口导向口9的一端为盲端,瓶口导向口9的另一端与下箱体3的底部贯通,红酒开瓶器8位于瓶口导向口9的中心位置处。

上箱体2内设有给电机6供电的蓄电池5,上箱体2的外部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对蓄电池5充电的USB充电口7。

如图4、5所示,啤酒开瓶单体包括单体本体B10,单体本体B10的上部一侧设有开啤酒的弯钩11,单体本体B10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A12;单体本体B10的下部内部设有空腔A13,空腔A13内设有醒酒器22,空腔A13 的一端为盲端,空腔A13的另一端与单体本体B10的底部贯通,且单体本体B10的底部设有用于封闭空腔A13的滑盖A14。

滑盖A14与空腔A13配合的一端面上设有燕槽型导向块A15,单体本体B10的底部端面上设有与燕槽型导向块A15配合的燕尾槽A。

如图6~8所示,瓶塞存放单体包括单体本体C16,单体本体C16的中部一侧开设有半圆弧17,半圆弧17的一半圆弧结构从单体本体C16的一端贯穿至单体本体C16的另一端,单体本体C的中部还开设有凹槽B18,凹槽 B18与半圆弧17的另一半圆弧结构对应设置;单体本体C16的上端内部设有空腔B19,空腔B19内设有酒瓶塞23,空腔B19的一端为盲端,空腔B19 的另一端与单体本体C16的上端端部贯通,单体本体C16的上端设有用于封闭空腔B19的滑盖B20。

滑盖B20与空腔B19配合的一端面上设有燕槽型导向块B21,单体本体 C16的上端端面上设有与燕尾槽型导向块B21配合的燕尾槽B。

本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多功能开瓶器的使用方法为,红酒开瓶单体、啤酒开瓶单体及瓶塞存放单体的连接方式为,先将单体本体C16上的凹槽 B18卡放在上箱体2和下箱体3之间的间隙处,凹槽B18的槽口朝向连接柱 4所在方位,但是凹槽B18未与连接柱4卡紧;然后将单体本体B10上的凹槽A12下端卡在凹槽B18中,然后旋转单体本体A1,使连接柱4恰好卡在凹槽A12中,通过单体本体A1、单体本体B10及单体本体C16的配合将红酒开瓶单体、啤酒开瓶单体及瓶塞存放单体呈榫卯结构连接。

使用时,将红酒瓶口放入瓶口导向口9内,将红酒开瓶器8对准红酒瓶上的瓶塞,先用力按住保持单体本体A1固定,然后按下电机6的开关,待红酒开瓶器8转动至限位处时,电机停止工作,随后将手指放在红酒开瓶单体、啤酒开瓶单体及瓶塞存放单体的榫卯结构交叉点处,向上拉动,取出红酒瓶塞,开瓶完毕后,旋转单体本体A1,将红酒开瓶单体、啤酒开瓶单体及瓶塞存放单体拆分开;将单体本体C16上的滑盖B20滑开,取出酒瓶塞 23;同时,将单体本体B10上的滑盖A14滑开,取出醒酒器22,将红酒倒入醒酒器22中,再将酒瓶塞23盖在红酒瓶的瓶口处;当要喝啤酒时,可用弯钩11卡在啤酒瓶盖处起开啤酒瓶。当蓄电池5中的蓄电量不足时,可通过USB充电口7为蓄电池充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