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850发布日期:2019-11-12 22: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瓶盖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瓶盖再被有序排布好后,需要被转移到瓶口进行安装,在转移的过程中则需要保证瓶盖的开口与瓶口相对应,否则瓶盖组装不成功,对于一种顶部为球体,底部为盖体结构的瓶盖,在进行转移的时候,无法通过直接抓取实现准确安装在瓶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抓取装置,能够将特定结构的瓶盖准确转移到瓶口。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瓶盖抓取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顶部为斜面,斜面上均匀排布有多根滚筒,滚筒两端通过支架机箱连接,每根滚筒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在瓶盖开口直径与瓶盖末端直径之间,滚筒上方设置有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靠近滚筒水平位置较高的一端,后支架靠近滚筒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前支架上均匀排布有多个前光电探头,每个前光电探头均对准一条滚筒间隙,所述后支架顶部中央设置有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水平设置,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一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于第一气缸相互垂直,第二气缸活塞该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一块长条形连接板,连接板上对应滚筒间隙位置设置有有多根垂直的抓杆,每根抓杆的底部连接有一吸盘,后支架底部对应前光电探头设置有多个后光电探头。

所述机箱顶部两侧设置有两块活动连接块,活动连接块位于后支架的后方,滚筒设置在两活动连接块之间,每个活动连接块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一根挡条连接两活动连接块(。

其有益效果是:瓶盖掉落到滚筒之间的间隙中,由于间隙的大小大于瓶盖盖体而小于顶部球体,使瓶盖盖体开口能够始终朝下,前、后光电探头检测滚筒之间瓶盖的数量,避免其上瓶盖过多或过少,第二气缸使抓杆上下移东,吸盘吸住瓶盖顶部球体并将瓶盖取出,第一气缸带动瓶盖移动到瓶口上,实现瓶盖的准确抓取放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瓶盖抓取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顶部为斜面,斜面上均匀排布有多根滚筒2,滚筒2两端通过支架12机箱1连接,每根滚筒2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在瓶盖开口直径与瓶盖末端直径之间,滚筒2上方设置有前支架3和后支架5,前支架3靠近滚筒2水平位置较高的一端,后支架5靠近滚筒2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前支架3上均匀排布有多个前光电探头4,每个前光电探头4均对准一条滚筒间隙,所述后支架5顶部中央设置有一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水平设置,第一气缸6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一第二气缸7,第二气缸7于第一气缸6相互垂直,第二气缸7活塞该端部通过连接块连接一块长条形连接板9,连接板9上对应滚筒间隙位置设置有有多根垂直的抓杆10,每根抓杆10的底部连接有一吸盘11,后支架5底部对应前光电探头4设置有多个后光电探头8。

所述机箱1顶部两侧设置有两块活动连接块13,活动连接块13位于后支架5的后方,滚筒2设置在两活动连接块13之间,每个活动连接块13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一根挡条连接两活动连接块13。

瓶盖掉落到滚筒之间的间隙中,由于间隙的大小大于瓶盖盖体而小于顶部球体,使瓶盖盖体开口能够始终朝下,前、后光电探头检测滚筒之间瓶盖的数量,避免其上瓶盖过多或过少,第二气缸使抓杆上下移东,吸盘吸住瓶盖顶部球体并将瓶盖取出,第一气缸带动瓶盖移动到瓶口上,实现瓶盖的准确抓取放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