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836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射线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检测器,尤其涉及检测体内的组织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用放射线检测器。
背景技术
癌症转移的检查中,向体内投入放射性药物,检测在体内的组织中聚集的放射性物体,来确定癌症转移了的组织的位置。用于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的放射性检测器的一例记载在美国专利6236880B1号中。该放射线检测器是手持型。该放射线检测器中,将弯曲管道连接在主体的前端。可在管道前端安装各种探头芯片。将放射线检测元件内置在探头芯片中。
在放射线检测的领域中,希望有更容易操作的放射线检测器,使其可以迅速检测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放射线检测器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主体和与主体的前端连接的头。主体具有把手。头具有探头和第一关节。在探头上内置放射线检测元件。第一关节与探头连接。例如,在探头的前端配置放射线检测元件,也可将第一关节连接到探头的基端。第一关节使探头可动。在主体或头上、或主体和头之间设置第二关节。由此,放射线检测器可进行与由第一关节进行的探头的运动不同的运动。第二关节也可使头相对把手可动。通过组合由第一关节进行的运动和由第二关节进行的运动,放射线检测器的操作性的自由度提高。因此,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本发明可以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中,更充分地理解。附图不过是示例。因此,不应认为附图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可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明白。但是,该详细说明和特例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形态,但是不过是示例。这是因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该详细说明中明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改变。


图1A和图1B是整体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平面图和侧面图;图2是表示头的结构的分解部分截面图;图3是表示主体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中间部分的可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的运动的立体图;图6A和图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运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的头和关节结构的分解部分截面图;图8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的关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放射线检测器的头和关节的截面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运动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运动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的立体图;图14是球窝接头型的关节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同一元件赋予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是整体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的平面图和侧面图。放射线检测器1是通过无线进行的手持型检测器。放射线检测器1具有头2和主体3。在头2中设置关节4。在主体3中设置关节5。
头2具有探头20和基座21。将探头20配置在放射线检测器1的前端。将探头20的基端连接到基座21的前端。将基座21的基端连接到主体3的前端。基座21构成关节4。关节4可使探头20自由摇动。基座21具有探头安装部件210和夹持部件211和212。将探头20安装在探头安装部件210上。探头安装部件210通过夹持部件211和212被自由摇动地夹持。
主体3具有把手32和在把手32和头2之间夹着的中间部310。将中间部310的前端连接到夹持部件211和212上。中间部310的基端经关节5连接到把手32上。
在中间部310上设置显示部315。显示部315具有显示画面315a和LED组315b。在显示画面315a上显示放射线检测的计量值。LED组315b根据放射线检测器1的动作状态和电池余量进行点亮。另外,也可将显示部315设置在把手32上。另外,显示部315也可与蜂鸣(Beep)音、Wave音或计数值读取声音同时显示计量值。从扬声器326再现这些声音。将扬声器326设置在把手32的基端上。
在中间部310的基端上设置接头310a。接头310a通过夹持部件311和312被自由摇动地夹持。接头310a和夹持部件311与312构成了关节5。关节5使中间部310相对把手32自由摇动。将夹持部件311和312连接到把手32上。把手32具有使用者容易握住的形状。在把手32上设置ON/OFF开关321。使用者通过按下开关321,可以切换放射线检测器1的动作开始和动作停止。
参照图1B。在中间部310的内部设置控制电路316。控制电路316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放射线检测元件施加电压用的升压装置等。在控制电路316的上部配置显示画面315a和LED组315b。在显示画面315a和LED组315b的上方设置透明的窗部315c和315d。将窗部315c和315d配置在中间部310的侧壁内。
在把手32的内部设置开关电路322和电源部323。将开关电路322电连接到开关321上。另外,开关电路322通过电缆330电连接到控制电路316。电缆330例如是多轴电缆或扁平电缆。在电源部323内设置电池。电源部323与开关电路322电连接。开关电路322响应于开关321的按下,向控制电路316供给来自电源部323的功率,或停止供电。但是,向一直需要进行供电的部分、例如,进行开关321的ON/OFF识别的CPU供电,而与开关321的ON/OFF无关。控制电路316在供电时,使LED组315b中的预定LED点亮,而驱动显示画面315a。
在使用放射线检测器1的情况下,使用者握住把手32,将开关321切换为ON后,使头2向着被检测体。在显示画面315a上显示检测结果。
下面,参照图2~图4,详细说明放射线检测器1的结构。图2主要是表示头2的结构的分解部分截面图。图3是表示主体3的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中间部310的可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说明探头20的结构。探头20具有探头盖201、侧罩202和放射线检测元件203。其具有轴对称的形状。
探头盖201大致具有圆筒性质。在探头盖201的前端放置放射线入射窗205。在盖201的中空部201a上容纳、固定沿盖201的中心轴线7同轴的侧罩202。侧罩202大致具有圆筒形状。在侧罩202的中空部202a中容纳半导体放射线检测元件203。将放射线检测元件203容纳在大致圆筒状的元件盒203a中。元件203具有接收放射线用的检测面203b。检测面203b位于元件盒203a的前端。元件203根据向检测面203a入射的放射线,生成电输出。将元件盒203a插入到沿轴线7同轴的侧罩202的中空部202a中,进行固定。侧罩202截断从被检体的检测部分之外进入的作为检测噪声的、从检测器1的侧面进来的放射线,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在探头盖201的前端进一步设置与中空部201a连通的细长圆筒形状的瞄准开口206。与瞄准开口206的轴线7正交的截面积比中空部201a和元件盒203a小。瞄准开口206从窗205的背面向元件203的检测面203b延伸。瞄准开口206瞄准透过窗205的放射线。由此,截断由被检体的检测部件之外的位置进入的作为检测噪声的从检测器1的侧面进来的放射线,提高了检测精度。
接着,说明基座21的结构。如上所述,基座21由探头安装部件210和夹持部件211与212构成。夹持部件211与212自由摇动地夹持探头安装部件210。
探头安装部件210具有沿轴线8延伸的主体210a和沿与轴线8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10b。在主体210a上设置沿轴线8延伸的贯通孔210c。贯通孔210c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在突出部210b上设置沿与轴线8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10d。贯通孔210c和210d彼此连通。在突出部210b的里面切出阴螺丝。
夹持部件211具有插口部211a。插口部211a沿轴线8延伸,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在插口部211a的外侧面上安装O环213。将插口部211a和O环213插入到探头安装部件210的贯通孔210c的一个端部上。结果,将O环213夹在探头安装部件210的里面和插口部211a的外面之间。在夹持部件211的后端面设置螺丝孔246。另外,在夹持部件211上设置布线用的贯通孔211b。
与夹持部件211相同,夹持部件212具有插口部212a。插口部212a沿轴线8延伸,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插口部212a的外侧面上安装O环214。将插口部212a和O环214插入到与探头安装部件210的贯通孔210c中夹持部件211相对侧的端部。结果,将O环214夹在探头安装部件210的里面和插口部212a的外面之间。在夹持部件212的后端面上设置螺丝孔247。
这样,夹持部件211和212经O环213和214夹持探头安装部件210。由此,密封了关节4。另外,O环213和214自由滑动地与探头安装部件210的里面接触。因此,探头安装部件210可以以轴线8为中心相对夹持部件211和212摇动。插口部211a和212a形成摇动轴。
探头20使用连接管(pipe)螺丝220,安装在探头安装部件210上。在连接管螺丝220的外侧面切出阳螺丝220a。阳螺丝220a与在探头安装部件210的突出部210b的里面设置的阳螺丝啮合。在连接管螺丝220的前端部的表面上安装密封用的O环222。
将连接管螺丝220的前端部沿轴线7插入到探头盖201上。结果,将O环222夹在探头盖201的里面和连接管螺丝220的外面之间。由此,密封了探头20。连接管螺丝220的前端部在探头20内,位于侧罩202和放射线检测元件203的后方。
若将连接管螺丝220插入到探头盖201中,则连接管螺丝220的带螺丝的后端部从探头盖201中突出。由此,通过将该带螺丝的后端部拧入探头安装部件210的突出部210b中,可将探头20固定在探头安装部件210上。探头20固定在探头安装部件210内时,轴线7与轴线8正交。由于探头安装部件210自由摇动,所以探头20也以轴线8为中心自由摇动。这样,基座21作为用于使探头20可动的关节4发挥作用。
在放射线检测元件203上焊接引线231和232。将引线231和232连接到控制电路316上。将放射线检测元件203的输出经这些引线送到控制电路316中。引线231和232通过连接管螺丝220的中空部、探头安装部件210的贯通孔210d和210c、以及夹持部件211的贯通孔211b。
在基座21的后端螺旋停止支撑板318。在支撑板318上设置贯通支撑板318的两个孔。将螺丝241和242插入这些孔中。螺丝241和242的前端从支撑板318中突出。在螺丝241和242的前端分别安装密封用的O环248和249。将这些前端分别拧入夹持部件211和212的螺丝孔246和247中。由此,将支撑板318安装在夹持部件211和212的后端面上。
支撑板318具有使彼此面积不同的两个平板同轴重叠的形状。在更小面积的平板外周安装O环319。将支撑板318容纳在中间部310中。将O环319夹在中间部310的里面和支撑板318的外周面之间。由此,密封了中间部310。
在支撑板318上除螺丝用的贯通孔之外,还设置了布线用的贯通孔。引线231和232通过该布线用孔,延伸到中间部310内的控制电路316中。支撑板318的布线用孔与夹持部件211的贯通孔211b相对。在该布线用孔和贯通孔211b之间配置密封用的O环233。
接着,参照图3和图4,说明中间部310与关节5的结构。关节5由中间部的接头310a和夹持部件311与312形成。夹持部件311和312自由摇动地夹持中间部310。
将中间部310的前端经支撑板318连接到头2上。在中间部310的后端一体设置接头310a。在接头310a上设置贯通孔310b。接头310a通过夹持部件311和312被夹持。
夹持部件311具有插口部311a。插口部311a沿轴线9延伸,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在插口部311a的外侧面上安装O环313。将插口部311a和O环313插入到接头310a的贯通孔310b的一个端部。结果,将O环313夹在接头310a的里面和插口部311a的外面之间。在夹持部件311的后端部上设置螺丝孔256。在夹持部件311上设置布线用的贯通孔311b。
与夹持部件311相同,夹持部件312具有插口部312a。插口部312a沿轴线9延伸,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插口部312a的外侧面上安装O环314。将插口部312a和O环314插入到与接头310a的贯通孔310b中夹持部件311相对侧的端部上。结果,将O环314夹在接头310a的里面和插口部312a的外面之间。在夹持部件312的后端面上设置螺丝孔257。
这样,夹持部件311和312经O环313和314夹持中间部310的接头310a。由此,密封了关节5和中间部310。另外,O环313和314相对接头310a的里面自由滑动地接触。因此,中间部310可以以轴线9为中心相对夹持部件311和312摇动。插口部311a和312a形成摇动轴。
将布线用电缆330的一端连接到控制电路316中。将电缆330的另一端连接到把手32内的开关电路322上。经该电缆330供给控制电路316的动作功率。电缆330通过中间部310的中空部、接头310a的贯通孔310b和夹持部件311的贯通孔311b。
在关节5的基端螺旋停止支撑板328。在支撑板328上设置贯通支撑板328的两个孔。将螺丝251和252插入这些孔中。螺丝251和252的前端从支撑板328中突出。将这些前端分别拧入夹持部件311和312的螺丝孔256和257中。由此,将支撑板328安装在夹持部件311和312的后端面上。
支撑板328具有使彼此面积不同的两个平板为同轴重叠的形状。在更小面积的平板外周安装O环329。将支撑板328容纳在把手32中。将O环329夹在把手32的里面和支撑板328的外周面之间。由此,密封了把手32。
还在支撑板328上除螺丝孔之外,还设置布线用的贯通孔。电缆330通过该贯通孔,延伸到把手32内的开关电路322中。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图5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1的运动的立体图。放射线检测器1由于具有两个关节4和5,所以在两个位置上可动。因此,放射线检测器1操作性好。由关节4进行的探头20的摇动可以调整探头20相对中间部310的角度。由关节5进行的中间部310的摇动可以调整中间部310相对把手32的角度。由于不仅可以调整探头20,还可以调整中间部310的角度,所以可以使探头20容易向着希望的检查部位。因此,根据放射线检测器1,可以迅速检测出放射线。
第二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a。图6A和图6B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1a的运动的立体图。如图6A所示,放射线检测器1a除了在头2上设置的关节4之外,具有在头2和主体3之间设置的关节6。如图6B所示,关节6可相对主体3使头2自由旋转。头2可绕轴线7a旋转。由于不仅可以通过关节4调整探头20的角度,还可以通过关节6来旋转头2,所以放射线检测器1a操作性好。因此,可以使探头20容易向着希望的检查部位,可以迅速检测出放射线。
下面,参照图7~图9,详细说明关节6的结构。图7是表示头2和关节6的结构的分解部分截面图。图8是表示关节6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头2和关节6的截面图。另外,由于头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关节6具有头支撑部件601、套筒602和主体安装部件603。集成这些时,使套筒602和主体安装部件603可相对旋转。
头支撑部件601具有圆板状的底壁、从底壁垂直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圆筒状的轴601a从底壁的中央相对底壁垂直延伸。轴601a比头支撑部件601的侧壁长。在头支撑部件601上设置贯通头支撑部件的两个孔。将螺丝241和242插入到这些孔中。螺丝241和242的前端从头支撑部件601的底面突出。将这些前端分别拧入夹持部件211和212的螺丝孔246和247中。由此,将头支撑部件601安装在夹持部件211和212的后端面上。这时,轴601a的中心轴线与探头20的中心轴线7实质上一致。头支撑部件601还具有布线用的贯通孔601b。孔601b贯通底壁和轴601a。焊接在放射线检测元件203上的引线231和232通过该贯通孔601b。
将套筒602自由振动地安装在头支撑部件601上。将套筒602嵌入到头支撑部件601的侧壁的内侧。套筒602具有圆板状的底壁和从底壁的中央垂直延伸的支轴部602a。在支轴部602a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切出阳螺母。套筒602具有贯通底壁和支轴部602a的孔602b。将套筒602嵌入到头支撑部件601中时,将头支撑部件601的轴601a插入到孔602b中。这时,轴601a的前端从支轴部602a中突出。
主体安装部件603具有大致圆板状的上壁和从上壁垂直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主体安装部件603具有容纳套筒602的支轴部602a用的开口部603a。在开口部603a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切出阴螺母。当将支轴部602a拧入到开口部603a中时,支轴部602a的阳螺丝与开口部603a的阴螺丝啮合。由此,套筒602与主体安装部件603接合。在主体安装部件603的内壁上设置贯通孔603c。将从支轴部602a突出的轴601a的前端插入到该贯通孔603c中。
如图9所示,在轴601a上安装O环604。将O环604与轴601a的表面密接,同时将其夹在支轴部602a的上端和主体安装部件603的上壁之间。由此,密封了关节6。
在主体安装部件603的上壁的边缘部上设置安装O环605用的环状凹部603d。环状凹部603d收纳于中间部310中。将O环605夹在中间部310的里面和主体安装部件603的外面之间。由此,密封了中间部310。
通过这种结构,头支撑部件601可将轴601a作为旋转轴,相对套筒602和主体安装部件603相对旋转。由于将头2安装在头支撑部件601上,所以可以使头2旋转。旋转轴线7a与套筒20的摇动轴线8正交。
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0,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b。图10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1b的运动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放射线检测器1b除了设置在头2上的关节4之外,具有在主体3上设置的关节5和头2和主体3之间设置的关节6。这些关节的结构全部如所说明的这样。
由于放射线检测器1在三个部位中可动,所以全部操作性好。由于探头20的方向调整自由度非常高,所以可以容易使探头20向着希望的检查部位,可以迅速检测出放射线。
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1,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c。图11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1c的运动的立体图。放射线检测器1c除了关节4和5之外,进一步具有两个关节6a、6b。将关节6a设置在头2和主体3之间。将关节6b设置在中间部310上。显示部315位于关节6a和关节6b之间。这些关节6a和6b的任何一个都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关节6具有相同结构的旋转机构。因此,关节6a可将头2绕轴线7a自由旋转。关节6b可绕轴线7a自由旋转显示部315。在关节6a和6b上夹着的显示部315可与头2独立旋转。因此,使用者可单独调整显示部315的方向,使得显示部315容易看到。因此,调整显示部315的方向时,不改变到探头20的方向就可以了。其提供了迅速的放射线检测。
第五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2,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d。图12是表述放射线检测器1d的立体图。放射线检测器1d具有可与头2和主体3独立运动的显示部350。将显示部350设置在中间部310的侧壁上。显示部350为板状,通过铰链70安装在中间部310上。因此,显示部350可绕一个轴线相对中间部310的其他部分摇动。使用者可根据需要从主体3抬升显示部350。使用者可以调整显示部350的方向,使其可以不改变探头20和中间部310的角度,容易看到显示部350。其提供了迅速的放射线检测。由于显示部350下存在中间部310的侧壁,所以显示部350运动时,保持了检测器1d的密封。
第六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3,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1e。图13是表示放射线检测器1e的立体图。放射线检测器1e具有可与头2和主体3的双方独立运动的显示部351。将显示部351设置在把手32的侧壁上。显示部351是板状,经铰链71安装在把手32上。因此,显示部351可绕一个轴线相对把手32的其他部分摇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从把手32抬升显示部351。使用者可以调整显示部351的方向,使其不改变探头20和中间部310的角度,容易看到显示部351。其提供了迅速的放射线检测。由于显示部351下存在把手32的侧壁,所以显示部351运动时,保持了检测器1e的密封。
以上,根据其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头2的可动结构,使用了可自由摇动探头20的关节4。但是,也可使用其他可动结构。例如,也可在头2上设置如图14所示的球窝接头结构。球窝接头型的关节4a具有探头安装部件410和夹持部件411与412。探头安装部件410具有球部410a和从球部410a突出的圆筒部410b。在球部410a上设置布线用的贯通孔410c。圆筒部410b容纳连接管螺丝220。在圆筒部410b的里面切出阴螺丝,使其与连接管螺丝220啮合。夹持部件411和412具有容纳球部410a用的中空部411a、412a和布线用的贯通孔411b、412b。在夹持部件411和412的后端面上设置螺丝孔。
在夹持部件411和412的后端面上经O环419螺旋停止支撑部件418。将O环419配置在支撑部件418的前端面上设置的环状沟418a上。将O环419夹在夹持部件411和412的后端面和支撑部件418的前端面之间。由此,密封了关节4a。支撑部件418具有布线用的贯通孔418b。连接到放射线检测元件203上的引线通过探头安装部件410的贯通孔410c、夹持部件411、412的贯通孔411b、412b和支撑部件418的贯通孔418b。
将支撑部件418安装在中间部310中。由此,将关节4a和探头20连接到主体3上。由于关节4a为球窝接头,所以探头20可以沿各个方向摇动。由此,探头20的方向调整容易。
上述的关节4、4a、5和6的组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可以采用其他的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除了使探头可动的第一关节之外,在头或主体上、或头和主体之间具有第二关节,所以操作性好。因此,若使用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器,可以迅速检测出放射线。由此,当第二关节使头自由旋转时,可以将探头极其容易地向着希望的检测部位。另外,当将第二关节连接到显示部,使得显示部可动时,可以将显示部保持为可视性好的位置上,且使探头向着希望的检查位置。由此,放射线的检测极其容易。
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很好操作性的放射线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射线检测器,包括主体和连接到所述主体的前端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把手;所述头具有内置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探头、和连接到所述探头使得所述探头可动的第一关节;第二关节进一步设置在所述主体或所述头上、或所述主体和所述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使所述头相对所述把手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具有在所述把手和所述头之间连接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包括所述第二关节,经所述第二关节连接到所述把手上;所述第二关节使所述中间部相对所述把手自由摇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设置在所述头和所述主体之间;所述第二关节使所述探头和所述第一关节以一个轴线为中心自由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具有在所述把手和所述头之间连接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进一步包括第三关节,经所述第三关节与所述把手相连;所述第三关节使所述中间部相对所述把手自由摇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在所述主体上设置的显示部、与所述显示部连接的第三关节;所述第三关节使所述显示部绕一个轴线相对所述头和所述把手自由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在所述主体上设置的显示部;所述第二关节与所述显示部相连,使得所示显示部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使所述显示部绕一个轴线相对所述头和所述把手自由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可与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独立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相对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自由摇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自由摇动所述探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具有检测元件,该检测元件具有接收放射线的检测面,根据向所述检测面入射的放射线生成电输出;和瞄准开口,该瞄准开口从所述探头的前端向所述检测面延伸,瞄准入射到所述检测面的放射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密封所述第一和第二关节。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密封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关节。
全文摘要
放射线检测器具有头和主体。头具有探头和第一关节。在探头中内置放射线检测元件。通过第一关节,探头可动。在主体或头、或主体和头之间设置与第一关节不同的第二关节。由此,放射线检测器可进行由第一关节进行的与探头的运动不同的运动。通过组合由第一关节进行的运动和第二关节进行的运动,可以提高放射检测器的操作自由度。由此,放射检测器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文档编号G01T1/00GK1653355SQ0381081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4日
发明者富田康弘, 金原正典, 中田道笃, 白柳雄二, 松井信二郎 申请人: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