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721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储罐领域中所用的检测仪器,尤其是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
背景技术
在石油及石化和其他工业中,由铁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储罐不断增加。由于长年在自然环境和液位变化条件下运行,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损伤,尤其是环境中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引发的腐蚀穿孔、裂纹扩展以及破裂等,使介质泄漏,引起严重灾害和环境污染,所以每隔几年需对储罐底进行检查,对腐蚀程度做出评估。而目前普遍使用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仪器对储罐底板进行检测时,存在着加热盘管下、支撑柱附近及储罐边角的腐蚀缺陷不易检测或检测不到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检测仪易漏检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不仅检测准确率高、能对罐底表面腐蚀缺陷的壁减连续扫描检测,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检测到其他检测仪器检测不到的死角,还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包括传感器、衔铁及磁铁,传感器、衔铁及磁铁横向连接在车架的下方,衔铁上装有防撞块,磁铁下端连接有极靴,车架前端固定有前行走轮,车架后端铰接有后行走轮,后行走轮轴上铰接有下部带滚轮的手持杆。
上述方案中传感器采用聚磁结构,而且外罩有保护盒;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下;磁铁为永久磁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通过推动检测仪行走架的行走,可通过多通道传感器连续扫描,实现无死角检测,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检测仪存在检测死角的问题及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感器,2-磁铁,3-车架,4-前行走轮,5-后行走轮,6-极靴,7-滚轮,8-手持杆,9-衔铁,10-防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包括传感器1、衔铁9及磁铁2,传感器1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3中部下,传感器1采用聚磁结构,而且外罩有保护盒,磁铁2及衔铁9横向连接在传感器1右端车架3的中部下,磁铁2下端连接有极靴6,磁铁2为永久磁铁,衔铁9上装有防撞块10,车架3前端固定有前行走轮4,车架3后端铰接有后行走轮5,后行走轮5轴上铰接有下部带滚轮7的手持杆8。
实际使用时,将该行走架置于被检测的平板上,推动该行走架行走,通过磁铁2对铁磁性金属平板进行磁化,铁磁性金属平板腐蚀缺陷产生漏磁场,可通过多通道传感器1采集将缺陷的连续扫描信息显示在电脑上,这样就解决了用定点检测存在腐蚀缺陷易漏检的问题,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传感器1采用聚磁结构且高度可以调节,从而提高了传感器1的灵敏性,因传感器1外罩有保护盒,所以传感器1防撞,再因后行走轮5及手持杆8采用铰接结构,使整个结构可以上下左右转动,实现无死角检测,可以检测到加热盘管下,支撑柱附近、储罐底板边角等低矮边角处。所以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结构不仅检测准确率高、能对罐底表面腐蚀缺陷的壁减连续扫描检测,而且结构简单,能够检测到目前检测仪器无法检测到的死角。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包括传感器(1)、衔铁(9)及磁铁(2),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衔铁(9)及磁铁(2)横向连接在车架(3)的下方,衔铁(9)上装有防撞块(10),磁铁(2)下端连接有极靴(6),车架(3)前端固定有前行走轮(4),车架(3)后端铰接有后行走轮(5),后行走轮(5)轴上铰接有下部带滚轮(7)的手持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采用聚磁结构,而且外罩有保护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3)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其特征在于磁铁(2)为永久磁铁。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主要解决现有检测仪易漏检及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衔铁(9)及磁铁(2)横向连接在车架(3)的下方,衔铁(9)上装有防撞块(10),磁铁(2)下端连接有极靴(6),车架(3)前端固定有前行走轮(4),车架(3)后端铰接有后行走轮(5),后行走轮(5)轴上铰接有下部带滚轮(7)的手持杆(8)。该小型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漏磁检测仪行走架不仅检测准确率高、能对罐底表面腐蚀缺陷的壁减连续扫描检测,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检测到其他检测仪器检测不到的死角,还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G01N27/85GK2842418SQ20052010811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戴光, 杨志军, 李伟, 张颖, 龙飞飞 申请人:大庆石油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